首页 > 科幻次元 > 大明铁血帝:吾乃天启,重塑乾坤 > 第326章 由检的封号、藩地

第326章 由检的封号、藩地(1/2)

目录

朱由校安排孙承宗做弟弟的老师,本意就是想让其远离朝堂纷争。

文官对政局的敏感度一向很高。他们早已察觉,皇帝与他们并不同心,也无法再去影响这位君主。

因此,这些政坛上的投机者迅速寻找新的目标,妄图扶持一个符合他们利益的“圣君”。

所以他才会将朱由检以特殊方式软禁起来,并严禁他与宫外之人往来。

尽管孙承宗是东林一脉,朱由校对他那张多言少行的作风也并不欣赏,但其为人尚算正直,不会做那些暗中勾当。

可刘时敏一番汇报之后,他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太过低估了那些士大夫的手段。

这些官员可谓无所不用其极,见无法直接接触朱由检,便打起了书信往来的主意。

他们将某些“大儒”的着作托孙承宗带给朱由检阅读,以为神不知鬼不觉,却不知一切尽在内厂的监视之中。

看来,这些人并未死心。

俗话说得好,不怕贼来偷,就怕贼惦记。唯一可行之策,便是尽快将朱由检送往外地就藩。

朱由校并非对自身安全毫无信心,而是深知防人之心不可无,必须杜绝一切隐患。

只要这位弟弟仍留在京师、住在宫中,无论自己如何防范,都无法阻止那些文臣持续不断的试探。

更关键的是,这位弟弟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地被儒家那一套所占据,与他这位兄长的理念截然不同。

他弟弟的思维方式,与建文帝如出一辙,凡事只重虚名与礼法,讲究所谓的“圣人之道”,却难以担当治国大任。

在听完刘时敏对自己那位“纯真”弟弟近况的汇报后,朱由校又向他问起边镇将官的监察情况。

内厂刚刚重新设立,人员都是从锦衣卫与内监中调派而来,对于这种新开展的事务自然还显得生疏。

边关重镇的将领们,警惕性本就比寻常武将高出许多。

要在他们身边安插耳目,原本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。

现在的这些边将,哪一个不是克扣军饷、贪污粮草,将朝廷拨下来用于养军的银钱物资,尽数中饱私囊?

再用这些非法所得大肆招募私兵,豢养只听命于自己的武装力量。

想要真正掌握他们的底细,首要条件就是至少要成为他们的亲兵或家丁。

而目前的锦衣卫,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,所以他也没有责怪刘时敏。

虽说个人能力确实有不足之处,但更多的还是受到时代的限制。

朱由校现在也不着急了,自己的基本势力已经稳固下来,只要自身不出差错,对北方诸省的掌控力只会越来越强。

内库以及皇家仓储的清查过程同样困难重重。

不少太监在得知皇帝派人前来盘点查核之后,纷纷以各种借口推脱敷衍。

甚至有几处直接遭遇了火灾,但火从何起,始终无人知晓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