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次元 > 大明铁血帝:吾乃天启,重塑乾坤 > 第361章 求和文书至京!朝堂震动!

第361章 求和文书至京!朝堂震动!(2/2)

目录

“陛下,老奴请和,正是我朝喘息之机。宜暂息刀兵,重整辽东防务,修筑直道,巩固边备。”

“臣以为,可议和,但不可轻率定论,大明必须掌握主动权,将局势牢牢掌控于掌中。”

兵部尚书王在晋率先陈词,态度鲜明。兵部左右侍郎皆未提出异议,显然站在上司一边,支持其立场。

其余六部官员却多持反对之意,对王在晋之言颇不以为然。

“大司马此语,实乃祸国之论!莫非已受老奴笼络,或与熊蛮暗通款曲,欲效李成梁故技,养寇以固权位?”

都察院右都御史李进贤直言斥责,一开口便将“通敌”“养寇”两顶重帽扣下,言辞凌厉,不留余地。

他之所以敢如此放言,并非仅凭胆识,而是早已窥透圣意——皇上最忌讳者,莫过于内外勾连、纵敌自重之事。

若非确信触碰的是天子底线,纵有十倍胆量,也不敢在御前当众攻讦这位手握兵权、地位显赫的兵部主官。

其用心亦极明确:与其政见相左,便须彻底压制王在晋所倡之和议,不容其成。

“启奏陛下,老奴今来请和,实因山穷水尽,气数将尽。臣断然反对议和之举。”

“此时正应调集大军,兴师北伐,一举剿灭奴酋,收复辽东,使边境重归安宁。”

“臣绝难认同大司马之主张,岂能与杀我百姓、焚我城池之贼谈和?”

“老奴屠戮大明子民无数,祸延朝鲜及诸边族,其所作所为,天地难容。”

“陛下年少,或未深知叶赫女真之忠义。昔年我朝征讨建州,叶赫部倾力相助,毫无保留。”

“今日若与建奴媾和,何以面对叶赫那些为我大明殉节捐躯的英灵?此举必令天下忠义之士寒心。”

“老奴罪孽滔天,陛下身为万民之主,理应代天行罚,扫除此患,以安社稷。”

于文官而言,上纲上线、借义立威早已熟极而流,此类手段运用起来如呼吸般自然。

王在晋虽不如熊廷弼性烈如火,却也非任人欺凌之辈。遭此污蔑,当即反唇相讥。

他侧目怒视,声如刀锋:

“我看是你收受老奴贿赂,妄图在陛

“老奴困窘,难道我大明就真的宽裕无忧?”

“关外几十万百姓,因战火被迫离开故土,流离失所,朝廷难道不该先安顿他们,助其重建家园?”

“抚顺、铁岭、开原这些被建奴毁掉的城池,难道不该修复如初?”

“国库早已空虚,粮饷皆无,要集结大军讨伐建奴,军费从何而来?莫非靠一张嘴就能变出银子?”

这番话直击要害。

建奴固然势大,可大明内部也早已千疮百孔。别说边关动荡,单看山东与陕西两地天灾频发,饿殍遍野,流民成群,已是触目惊心。

眼下国库几近枯竭,根本无力支撑一场大规模战事。当务之急,是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,恢复民生根基。

可朝中除兵部与内阁少数人尚有清醒之见外,其余多数官员皆主战不主和。他们纷纷上奏,恳请皇上下诏出兵,扬言要一举荡平建奴,永绝后患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