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3章 大海捞针,在数万件物证中寻找!(2/2)
“当然,我们督查组也不是不近人情。”林渊的语气十分体谅,“我们的人,会和你们的工作人员一起找。这样效率高一些,也算是我们互相学习嘛。”
周源彻底没话说了。人家把话说得滴水不漏,姿态放得又低,你再推三阻四,那就是明摆着心里有鬼。
“好,好,就按林书记说的办!”周源咬着牙,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。
一场声势浩大的“大检查”,就此拉开序幕。
林渊带来的四名调查员,加上物证中心的五六名工作人员,分成了几个小组,拿着林渊那份“随机抽样单”,钻进了钢铁森林之中。
“A区,98年,编号7345,凶杀案证物,带血的匕首一把。”
“c区,02年,编号,诈骗案证物,伪造公章一套。”
调查员们装模作样地大声报着编号,物证中心的工作人员则爬上爬下,满头大汗地从高高的货架上取下一个个尘封的箱子。
林渊并没有亲自去翻找,他只是背着手,在这迷宫般的通道里缓缓踱步,像一个视察工地的总工程师。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一排排货架,实际上,【明察秋毫】早已开启到最大功率。
他的大脑如同一台超级计算机,飞速地处理着视野里的一切信息。货架的新旧程度、标签的字迹颜色、箱子上的落尘厚度……所有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,在他眼中都构成了有意义的数据流。
他知道,邓毅所说的那盘录像带,属于三年前的一起“小案子”,按理说,应该存放在比较新的区域。但为了掩人耳目,它很可能被故意藏在了某个陈年的、不起眼的角落。
而那份所谓的“随机抽样单”,自然也是他精心设计过的。上面的三百个编号,大部分都是真实的、无关紧要的物证,但其中夹杂的几十个编号,都巧妙地指向了仓库里几个最古老、最混乱的区域。
他要做的,就是在对方察觉到他的真实意图之前,找到那个关键的号码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。
仓库里,只有搬运箱子的摩擦声和偶尔的报号声。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。
调查员小王负责的,正是最里面的一片区域。这里的货架锈迹斑斑,标签上的字迹很多都已模糊不清。他打开一个纸箱,一股浓烈的霉味扑面而来,里面放着几件破烂的衣服,标签上写着“无名浮尸案”。他皱了皱眉,合上箱子,继续寻找下一个编号。
另一边,周源的额头上已经满是油汗。他频频地抬起手腕看表,又时不时地拿出手机,借着货架的遮挡,偷偷地看一眼屏幕,似乎在等待什么消息。
他的这些小动作,全都被林渊用眼角的余光尽收眼底。
林渊的心也渐渐提了起来。他知道,赵凤年绝不会坐以待毙。他派人来“清理”是必然的。现在,就看谁的速度更快。
“林书记,您看这个!”一个年轻的调查员抱着一个巨大的证物袋,哭笑不得地走了过来。袋子里,装着一个严重漏气的充气娃娃,上面还贴着“特大网络招嫖案主犯作案工具”的标签。
林渊看了一眼,强忍着笑意,板着脸说道:“放回去。注意影响。”
小小的插曲,让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一瞬,但随即又被更加沉重的寂静所取代。
两个小时过去了,清单上的编号已经核对了一小半,但依然没有发现任何与邓毅案有关的线索。调查员们的额头上也开始冒汗,不仅仅是因为累,更是因为一种无形的压力。
就在这时,林渊的脚步,停在了仓库西南角一个最偏僻的角落。
这里的货架比其他地方更加古旧,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,像是已经被遗忘了十几年。与其他区域按年份和案件类型整齐排列不同,这里的箱子摆放得杂乱无章,编号体系也完全是另一套逻辑。
林渊开启【天眼】,他能看到,这片区域的货架上,萦绕着一股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、混乱而又刻意被掩盖的微弱浊气。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上,被人用橡皮反复擦拭过,虽然表面干净,却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。
他的目光,落在了正陪在他身边的孙科长脸上。这位看似老实巴交的老警察,从他们进入这片区域开始,呼吸的频率就比平时快了百分之十五,眼神有三次下意识地避开了最顶层的一个货架。
林渊伸出手,指着那片蒙尘的货架,声音平静地打破了寂静。
“孙科长,”他开口问道,“那一片架子,存放的是什么时候的案子?”
老孙的身体,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。
林渊的目光如刀,紧紧地盯着他,问出了第二个问题:
“为什么这里的编号体系,和其他区域的,完全不一样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