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9章 国运图的积极变化,倒计时稳定(2/2)
“谁能想到,当个纵火犯,居然也能成为爱国行为。”林渊在心里默默地吐槽了一句,脸上的神情却愈发平静深邃。
那黄太监见林渊不说话,只当他是少年得志,心性沉稳,心中的敬畏又多了几分。他眼珠子一转,压低了声音,用一种分享秘密的语气说道:“林大人,您是不知道,昨夜万岁爷一夜未眠。天不亮,就把内阁和六部的几位大人都召进了乾清宫,一个个脸色都跟死了亲爹一样。直到城墙上捷报传来,说闯贼攻势暂缓,万岁爷那紧锁的眉头,才算是松开了一丝丝。”
他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出一个极小的缝隙,表情夸张又传神。
“后来,李总兵官的奏报一到,提到了您的神勇,万岁爷当场就从龙椅上站了起来,连声说了三个‘好’字!奴婢在宫里伺候了二十多年,就没见万岁爷那么……那么高兴过。所以啊,才立刻派奴婢来请您。”
林渊不动声色地听着,心中却已了然。
崇祯,这个刚愎自用又极度缺爱的皇帝,此刻必然是将自己当成了那根救命的稻草。他的信任,在此刻达到了顶峰。这既是天大的机遇,也是无形的枷锁。
说话间,一行人已经穿过了长安街。街道两旁的店铺依旧门窗紧闭,但门缝里、窗户后,已有不少眼睛在悄悄向外窥探。那些脸上,交织着恐惧、茫然,以及一丝丝小心翼翼的希冀。当他们的目光触及到林渊身上那件醒目的飞鱼服时,眼神中又多了一抹敬畏。
锦衣卫,在往日是百姓恐惧的根源。但在这乱世之中,当朝廷的军队都靠不住时,这抹飞鱼服,反而成了秩序与武力的象征。
承天门、端门、午门……
随着一步步深入,外界的喧嚣被彻底隔绝。四周的空气仿佛都变得粘稠而沉重,红墙高耸,殿宇森严,每一块砖石,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百年的威仪与腐朽。阳光被切割成整齐的形状,投射在地上,光与影的界限分明,一如这里的规矩,森然而冷酷。
黄太监的腰弯得更低了,脚步也放得极轻,连呼吸都刻意压制着。
终于,他们停在了乾清宫的门外。两名小太监躬身拉开了那两扇厚重的朱漆大门,发出一声沉闷的“吱呀”声。
林渊抬头望去。
殿内光线有些昏暗,巨大的蟠龙金柱支撑起高远的穹顶,显得空旷而威压。崇祯皇帝朱由检,身着一身略显陈旧的蓝色常服,正负手站在殿中央的舆图前,背对着门口。他的身形消瘦,龙袍穿在身上甚至有些空荡,那背影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疲惫与孤寂。
内阁首辅范复粹、兵部尚书张缙彦等几位朝中重臣,分列两侧,一个个低眉垂首,噤若寒蝉,整个大殿的气氛,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。
“万岁爷,锦衣卫指挥同知林渊,带到。”黄太监尖着嗓子通报了一声,便悄无声息地退到了一旁。
殿内所有人的目光,瞬间都聚焦到了林渊的身上。有好奇,有审视,有嫉妒,也有着难以掩饰的惊疑。
崇祯皇帝缓缓转过身来。
他的脸色苍白,眼下是浓重的青黑色,显然是彻夜未眠。但那双深陷的眼窝里,却燃烧着一簇炙热的、几乎是病态的光芒。他死死地盯着林渊,就像一个在无边黑暗中即将溺死的人,终于看到了一丝从天而降的光。
“林渊,”他的声音沙哑,却带着一丝急切的颤抖,“你来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