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幻次元 > 平凡青云路 > 第126章 科研突破与暗流的新动向

第126章 科研突破与暗流的新动向(1/2)

目录

第一百二十六章:科研突破与暗流的新动向(庚子年季冬·续五)

郑学寿的坐镇,如同给南津关这艘在风浪中飘摇的破船打下了一根坚实的锚链。钦差的手书果然管用,邻近州府虽不情愿,但也不敢公然违抗,第一批修复关防急需的木材、石料和部分粮草很快被运送过来,虽然数量有限,且质量参差不齐,但总算解了燃眉之急。

关内军民士气大振,在韩奔的指挥下,修复关墙的工作热火朝天地展开。流民们也被组织起来,参与运输和辅助工作,以工代赈,关内呈现出一种罕见的同心协力的景象。

朱福友则一头扎进了他的“科研攻关”中。巨蟒的威胁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,驱寒药粉效果有限,必须找到更有效的方法。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两方面:一是进一步优化针对阴寒属性的药剂,二是尝试与孙海兵建立更稳定的“沟通渠道”。

优化药剂方面,他拉着郑学寿和胡医官一起研究。郑学寿学识渊博,尤其对药理和天地阴阳学说有独到见解,提供了不少思路。朱福友则将现代化学的某些概念(如氧化还原、能量中和)用古代能理解的方式(阴阳相克、五行生克)包装后提出,三人竟能碰撞出不少火花。

他们尝试在药粉中加入更多阳性烈性的药材,如雷击木炭末、至阳之地出产的赤石脂等,甚至朱福友还异想天开地提议试试硝石和硫磺的更剧烈反应(被郑学寿以“过于凶险,恐伤及自身”为由坚决制止)。最终,他们改良出了“烈阳驱寒散”,药性更猛,但制作也更困难,且对使用者有一定要求,无法大规模配备。

而真正的突破,来自于和孙海兵的“沟通”。

或许是那晚精神冲击消耗过大,或许是“破障丹”的后续效果,孙海兵之后几天异常安静,但朱福友能感觉到,他体内那种脆弱的平衡更加稳固,那残存意识对外界的感知也越发清晰,只是依旧如同惊弓之鸟,拒绝深度接触。

朱福友改变了策略,不再强行用精神力“敲门”,而是采取了“温水煮青蛙”的方式。他每天定时来到铁笼前,不做什么,就是自言自语地“汇报”关内的情况,比如关墙修到哪了,流民安置如何,今天伙食怎么样,甚至包括他对巨蟒的分析和担忧,就像对着一个沉默的战友聊天。

“兄弟,今天老韩又催我了,问有没有对付那大长虫的新招儿,我头都大了……你说它怕啥呢?火效果一般,音攻好像有点用,但郑大人那箫声也不能整天吹啊……”

“咱们那‘烈阳驱寒散’试制出来了,效果还行,就是成本太高,要是你能给点内部消息,比如那家伙有没有啥命门弱点,就帮大忙了……”

“对了,今天伙食不错,炖了肉,给你留了碗汤,虽然你现在可能喝不了,但闻闻味儿也好……”

起初,孙海兵毫无反应。但几天下来,朱福友敏锐地察觉到,当他提到“巨蟒”、“阴寒”、“弱点”等关键词时,孙海兵的精神波动会出现细微的涟漪。当他絮絮叨叨说起关内琐事,甚至插科打诨时,那波动会略显平静。

有门儿!朱福友心中暗喜,继续坚持这种“情感倾诉式”沟通。

这天夜里,朱福友照例来“唠嗑”,说到巨蟒可能含有与石碑同源的力量时,孙海兵的精神波动突然剧烈震荡起来!一段更加清晰、却依旧破碎的意念,断断续续地传递了过来:

“……非蛇……乃……蚀心魔蛟……残蜕……”

“……惧……至阳……雷火……纯……念……”

“……其逆鳞……颌下三寸……破之……可伤……”

“……碑文……记载……封印……”

信息量巨大!朱福友心中狂震!

蚀心魔蛟?残蜕?听起来这巨蟒还不是完全体,只是某个更恐怖存在的褪下的皮或分身?这就更吓人了!

至阳雷火,纯念?是指至阳之物、雷电之火以及纯净的精神力量?这是弱点?

颌下三寸逆鳞?这是具体命门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