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3章 凤阙辞·星槎渡辽(2/2)
“青鸾谨记先生教诲。”她低声道,心中涌起一丝暖意。
“高句丽,”东方墨忽然转换了话题,声音沉静如水,却瞬间将两人之间的氛围从儿女情长拉向了天下风云,“其权臣渊盖苏文,已于月前发动宫廷政变,弑其王高建武,立傀儡新君,把持朝政。此人野心勃勃,刚愎暴虐,对大唐向来阳奉阴违。此变一起,辽东必乱,大唐东疆,再无宁日。”
青鸾屏息凝神,她知道,这才是他东归的真正原因,也是他口中“更险”的前路。
“陛下雄才大略,必不会坐视藩国悖乱,天威受损。对高句丽用兵,已是迟早之事。”东方墨继续道,像是在分析,又像是在教导,“然高句丽地势险要,城坚兵悍,兼有辽泽天堑,绝非西域戈壁可比。盲目兴兵,恐重蹈前隋覆辙。‘墨羽’东行,意在知己知彼,于辽东布下星火,以待天时。”
他的话语为她揭开了一幅波澜壮阔又杀机四伏的画卷。她仿佛看到了白山黑水之间的烽烟,看到了朝堂之上关于战与和的激烈争辩,也看到了眼前之人,如何在这巨大的棋盘上,悄然落子。
“所以,先生东归,是要先行布局,为将来可能的战事做准备?”青鸾若有所悟。
“是,也不全是。”东方墨收回目光,看向她,眼神锐利,“辽东之局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新罗、百济、靺鞨诸部,乃至隔海之倭国,皆在其中。我要的,不仅是军事谍报,更是人心向背,地理山川,物产交通。唯有算无遗策,方能于雷霆降临之时,指引方向,减少我大唐儿郎的无谓伤亡。”
他的声音依旧平静,但青鸾却从中听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隐藏在冷静下的磅礴力量。她忽然明白,他所谓的“危险”,不仅仅是刀光剑影,更是这斡旋于各方势力、洞察先机、甚至可能影响国策的巨大压力与风险。
“青鸾愿学,愿为先生分忧。”她郑重道,眼中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渴望与坚定。
东方墨凝视她片刻,终于微微颔首。“既如此,便跟上吧。”他站起身,拂了拂衣袍上并不存在的尘埃,“不过,在前往辽东之前,你需先随我回一趟长安。”
青鸾愕然抬头。
东方墨的目光似乎能洞穿她的心思,声音平淡却不容置疑:“既已决意斩断过去,便需做得彻底。以你如今‘青鸾’之身份,去与你父皇,与太子,做一次真正的告别。如此,方能心无挂碍,真正踏上新的征途。”
月影西斜,星槎待发。青鸾望着东方墨走向谷外的背影,又回头看了一眼流淌的溪水与洒满月光的山谷,心中最后一丝彷徨已然散去。她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,握紧了拳,迈步跟上了那道青色的身影。
前路同舟,虽险不惧。她的新生,从这一刻,才真正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