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9章 兰室承欢笑语疏(2/2)
就在她俯身斟茶之际,一缕青丝自鬓边垂落,带着淡淡的馨香。她并未立即将其拢回耳后,而是就着这个微微倾身的姿势,声音放得极低,如同耳语,却又字字清晰地传入李治耳中:
“殿下心系天下,日理万机,妾身省得,岂敢时时以儿女情长羁绊?北疆大捷,自是普天同庆的喜事。殿下如今运筹帷幄,听得进‘墨羽’的奇谋妙策,看得见晋阳公主姐姐的英姿飒爽,她们皆是能助殿下定鼎乾坤的栋梁之才,妾身……唯有替殿下欢喜。”
她的话语依旧柔顺,甚至带着恭维,但李治握着茶盏的手指,却微微收紧了些。她再次提到了“墨羽”,提到了青鸾(晋阳公主)。而且,这一次,她将“欢喜”二字,咬得格外轻,格外飘忽,与其说是欢喜,不如说是一种自怜自艾的酸楚。
她续完茶,直起身,将那缕不听话的发丝优雅地别回耳后,目光平静地看向李治,唇角甚至带着一丝浅笑:“只是,妾身愚钝,于军国大事上半点忙也帮不上,除了这点微末的陪伴,只怕日后……连为殿下分忧解劳的资格都没了,心中着实惶恐。”
终于说出来了。
不是抱怨冷落,而是质疑自身价值。不是争宠,而是害怕被取代,被遗忘在他日益广阔的世界之外。
李治看着她强装镇定却难掩失落的眼神,心中一时五味杂陈。有被她点破心思的些微恼意,有对她这份不安的理解与怜惜,更有一种深深的无奈。他放下茶盏,发出轻微的磕碰声。
“良娣何出此言?”他的声音依旧维持着平稳,“你是东宫良娣,身份尊贵,打理好宫内事务,让孤无后顾之忧,便是最大的功劳。至于墨羽、青鸾她们……”他顿了顿,似乎在斟酌词句,“她们所做之事,凶险异常,并非女子常态。你安稳居于宫中,便是福气。”
他试图安抚,告诉她她的位置无可替代。然而,“凶险异常”、“并非女子常态”这样的字眼,无形中却似乎加深了那道界限——她们身处的是波澜壮阔的传奇,而她拥有的,只是方寸之间的“安稳”与“福气”。
萧良娣的睫毛轻轻颤动了一下,那抹强撑的笑意几乎维持不住。她低下头,盯着自己裙摆上繁复的海棠花纹,声音更轻:“殿下说的是,是妾身妄自菲薄了。能得殿下庇护,安稳度日,确是妾身的福分。”
话虽如此,那语气里的落寞,却比任何直接的抱怨都更让李治感到无力。
他看着眼前这张娇美却笼罩着轻愁的脸庞,昨日那份不快已然化作了更复杂的情绪。他知道,单纯的赏赐和言语安抚,似乎已无法驱散她心中的阴霾。而这阴霾的根源,与他自身对那股暗影力量的忌惮,以及青鸾身份转变带来的微妙冲击,紧密地纠缠在一起。
兰室的香气依旧清幽,但两人之间的空气,却仿佛凝滞了。那份曾经的亲密无间,似乎隔了一层看不见的、却真实存在的薄纱。李治知道,有些东西,已经不一样了。他今日带来的温言软语与珍贵礼物,并未能真正慰藉这颗被嫉妒与不安啃噬的芳心。
而这,仅仅是一个开始。东宫这片看似平静的水面下,因朝廷的巨大胜利而激起的暗涌,正悄然改变着其内的生态。他这位储君,不仅要面对朝堂的风云,如今更要直面这身边咫尺之地的、无声的波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