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7章 暗流涌动观世局(2/2)
她逐字逐句地阅读,目光在“立后事”与“萧氏外戚”两处停留最久。
李治在为立后之事烦恼?是因为王皇后无子,且与萧淑妃争斗已影响后宫安宁,让他动了易后之心?还是朝中元老,如长孙无忌、褚遂良等人,对王皇后仍有维护,形成了阻力?他的“忧色”,是犹豫,还是对某种局面的无力?
而萧淑妃家族的肆意扩张,更是取祸之道。帝王之心,深似海,岂能容忍外戚如此张扬?眼下或许因宠爱而纵容,但猜疑的种子一旦种下,迟早会生根发芽。
至于薛延陀残部、地方春旱,这些军国大事,看似与她这个感业寺尼姑无关,实则牵动着整个帝国的神经,也影响着朝堂的注意力与皇帝的精力分配。
所有这些信息,如同散落的珍珠,在她脑海中迅速串联起来。她仿佛能看到长安城中,那座宏伟的太极宫内,年轻的皇帝在各方势力夹缝中的挣扎;能看到后宫之中,王皇后与萧淑妃为了后位进行的惨烈搏杀;也能看到朝堂之上,元老重臣与新晋势力之间的暗流汹涌。
而她,虽身处这方外之地,却凭借这隐秘的信息渠道,得以冷眼旁观这盘天下大棋。
她将素帛凑近灯焰,看着那薄薄的丝帛卷曲、焦黑,最终化为一点灰烬,消散在空气中,没有留下任何痕迹。
心中却因这些信息而波澜涌动,但并非惶恐,而是一种洞悉局面的冷静,甚至带着一丝隐匿于暗处的、狩猎者的耐心。
她走到窗边,推开一条缝隙。春寒依旧,远处传来隐约的钟声。感业寺依旧是一片死水,但她知道,这片死水之下,连接着外面那个风云激荡的世界。
萧淑妃与王皇后斗得越狠,朝局越是微妙,对她而言,或许越是机会。“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”,古老的智慧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。她现在要做的,就是继续扮演好这个与世无争、安心礼佛的“明空”,继续在这青灯古佛下,读书,思考,积蓄力量,同时通过这隐秘的渠道,密切关注着外界的每一丝风吹草动。
她甚至开始有意识地,在整理那些勋贵家眷祈福经文时,更加留意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,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关于权力格局变迁的密码。
权力场上的信息,便是最锋利的武器。而她,正在这看似与世隔绝的牢笼里,悄悄地打磨着属于自己的兵刃。
潜龙在渊,非止养锐,亦在观风。
观这天下之风云变幻,待那属于她的惊雷炸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