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6章(2/2)
李儒苦笑道:\"阳奉阴违者又岂止他一人?各路诸侯当初谁不是受了您的封赏,如今却联兵来犯?何必独独对苏烨大动肝火?\"
话虽如此,李儒心中对苏烨的忌惮却愈甚。
此人用兵如神,麾下兵马堪称诸侯之冠,实乃心腹大患。
眼下唯一值得宽慰的,是观其出兵规模应当不会全力来攻——大半精锐仍驻守荆州。
然兵者诡道,终需慎之又慎。
\"你还有脸说?当初若非你献此计策,老夫何至于此?\"
董卓气得须发戟张,狠狠瞪着这个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女婿。
血色残阳下,李儒的官袍已被冷汗浸透,他慌忙拱手道:\"太师,速遣精兵驰援汜水三关为要!\"
\"若迟恐生变。\"
\"八关天险俱在,纵百万联军亦难破洛阳分毫!\"
董卓抚摸着腰间玉带,瓮声道:\"准了。\"
\"传令各关**,调西凉铁骑星夜驰援。\"
\"太师明鉴!\"
此时牛辅军帐内,油灯忽明忽暗。
竹简堆中的贾诩突然抬头,指节已按在剑鞘机簧上:\"来者何人?\"
黑影抱拳行礼:\"荆州苏将军麾下乙三,特来献书。\"
\"此信或解先生毕生之惑。\"
贾诩接过帛书的手指微微发颤。
当他看清内容时,瞳孔骤然收缩,立即闭目内视——识海中竟悬浮着诡谲道纹。
精神力如泥牛入海,那道纹依旧**。
\"好霸道的魂魄禁制...\"
\"世人皆低估了这位荆州之主啊。\"
他暗自心惊,原来帛书末尾写着:展信即结魂契。
---
**843**
“你主果然手段高明!”
确认一切后,贾诩缓缓睁眼,神情复杂地看向乙三:“你们究竟要我做什么?”
他已明白,自己彻底落入苏烨的算计。若无法抹去精神海中的符文,便只能效忠于苏烨。
乙三答道:“眼下暂无具体安排,但先生的答复是?”
“答应便是!”贾诩苦笑,“我还有其他选择吗?主公行事霸道,连反悔的机会都未给我。早知如此,当初便不该接你那封信!”
后悔已迟。谁能料到苏烨手段如此凌厉?
乙三听出他话中怨气,轻笑道:“先生不妨先修炼《星辰练气决》第一层。待成功后,定会庆幸今日之抉择。”
他此行旨在让贾诩心悦诚服。若留下芥蒂,便是任务失败。
“哦?”贾诩一怔,惊讶道,“这**竟是真的?”
“自然。”乙三笃定道,“主公信中已言明,一试便知。追随我主,先生与家人安危皆可无忧。”
贾诩却无喜色,沉脸道:“如此说来,你们已找到我的家人?甚至……莫非早已将他们送至荆州?”
这算什么?苏烨麾下竟有这般能耐之人?
---
这个苏烨又想干什么?
要翻天不成?
未免太心急了吧?
\"咦?\"
乙三明显怔了怔,诧异道:\"先生果然厉害!这都能猜中!\"
\"确实!您的家眷早已被我们找到并妥善安置。\"
\"不过他们暂时留在蓝田,尚未送往荆州。先生若是想见,随时可以安排。\"
乙三暗自思忖:\"贾文和果然不简单,难怪主公认准他是只老狐狸。\"
\"心思这般敏锐,仅凭蛛丝马迹就能推断出这么多。\"
这种人若不能为主公所用......
\"怪了。\"
贾诩没察觉乙三的心思,追问道:\"为何安置在蓝田?为何不直接送去荆州或带来洛阳?\"
乙三笑着解释:\"主公特意交代过原因——\"
\"因为董卓很快就要迁都长安!\"
\"再者,主公深知先生最重身家性命。\"
\"若不让您亲眼确认家眷平安,您岂会真心归顺?\"
\"所以,贾文和先生,您的选择是?\"
\"厉害!竟已料到这一步。\"
贾诩不禁惊叹,对这个素未谋面的苏烨越发好奇。
此人将他性格心思拿捏得分毫不差,根本不给他回绝的余地。
这般精准的算计,他还是头次遇见。
荆州牧苏烨,当真深不可测!
\"倒是叫人期待与苏烨相见了。\"
贾诩如是想道。
乙三目光诚恳地望向贾诩:\"答案方才已说得很清楚——我应下了。愿为荆州牧效力,愿效忠主公。\"
他郑重地补充道:\"此番是真心臣服。但有一事相求——望能安排与妻儿一见。\"
尽管推测家人应当无恙,可他仍觉不安。唯有亲眼确认,方能踏实。
\"这有何难?\"乙三爽快应下,\"将尊眷暂留蓝田,本就为此。主公特意交代,须让你们团聚,好教你安心。\"
他意味深长道:\"主公...当真深知先生脾性啊。\"
贾诩瞳孔微缩,苦笑道:\"确是如此。主公算尽我每一步,仿佛对我了若指掌。可我分明不曾见过他...\"
眼中闪过疑惑,他望向乙三求解。
乙三摊手:\"此事我亦不知。但主公乃天人降世,能窥天机也不稀奇。\"他话锋一转,\"连练气法都能创出,还有何不可能?\"
贾诩眉头微动:\"自天地异变后,灵气修炼早被封锁。主公理应知晓...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