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5章(1/2)
27
甲一淡然颔首:属下唯主公之命是从。
暗卫疾步入内:吕布已将吕玲绮与严夫人送至商会,请统领示下。
甲一眉梢微动:看来吕布已受王允之命诛杀董卓,大计将启!
立即派遣预备人手护送二人前往襄阳,我这就禀报主公安排接应。
甲一当即提笔修书,命人快马送往苏烨处。
遵命!
暗卫接过密信,转身消失在门外。
晨曦微露,易容改扮的吕玲绮与严氏乘坐商队马车,在暗卫与苏氏商行的护送下悄然驶离长安,沿着官道向蓝田疾行。
午时刚过,苏烨案头便摆上了甲一的加急密报。
总算要见到这丫头了。
指节轻叩檀木案几,苏烨眼底泛起暖意,当年那个舞木剑的小女孩,如今也该出落得亭亭玉立了。
他当即签发数道手令,命武关至蓝田沿途暗卫接应。商队通关的关节早已疏通——这半年来往返长安的商队络绎不绝,满载着荆州特产的马车终日穿梭在武关古道上。
董卓大限将至......
苏烨突然搁下茶盏,狼毫在宣纸上游走如龙。徐荣的名字被朱砂圈起,这员被埋没的帅才,必须在长安变局中收入麾下。
三日后黄昏,襄阳城门落下最后一缕霞光。
烨哥哥!
绯红身影如离弦之箭穿过人群,绣着金线的裙裾在暮色中划出耀眼弧线。苏烨张开双臂,接住这枚带着长安风尘的人形炮弹。
长高了。
指尖轻点少女发髻,垂落的青丝间暗香浮动。昔日跟在他身后讨糖吃的小丫头,已成明眸皓齿的绝色佳人。
公元1159年
苏烨对此并不感到惊讶。
这也在情理之中。
无论是吕布还是严氏,容貌都十分出众。
事实上,吕布本人也是个美男子。
吕玲绮这才反应过来,发出一声轻呼,红着脸从苏烨怀里挣脱。她害羞地背着手,时不时偷瞄着苏烨,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。
虽然平时胆大,此刻却显得格外局促。
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对苏烨的真实心意,却不知该如何表达。
这孩子!
严氏瞪了女儿一眼,向苏烨行礼道:妾身吕严氏拜见州牧大人!
苏烨连忙运功扶起严氏,故作严肃道:嫂嫂何必如此见外?这不是折煞我吗?以我与奉先的交情,实在不必多礼。若让他知道,该作何感想?
这...
见苏烨如此态度,严氏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。
她原以为苏烨身份不同后会对她们母女疏远。现在看来是多虑了,他还是那个苏烨。
是妾身考虑不周。
严氏连忙致歉,神色轻松了许多。
苏烨满意地点头,伸手示意道:嫂嫂,这位是内人荀采,接下来由她安排可好?
总要避嫌,免得落人口实。
荀采上前向严氏行礼:嫂嫂,我是荀采,请随我来。
有劳了。
严氏感激地回礼,拉着依依不舍的吕玲绮随荀采离开。
随后,苏烨来到政务殿会见郭嘉等人。
他将洛阳近况告知众人,随后说道:董卓怕是活不过这几日了。
【战略决策会议】
幕僚甲断言:“关中局势必将大乱。”
主座者环视众人:“诸位对关中事务有何良策?”
“是趁机全盘接管,还是仅收编流民与精锐军力?”
“袁术方面又当如何处置?”
“是否该动用公达谋取豫州?”
“另报孙策正攻伐九江各县,其兵锋恐将直指庐江。对此诸位有何应对之策?”
“请畅所欲言。”
(其实他心中已有定见,但深知兼听则明之理。既为规避疏漏,亦为锤炼谋士——总让郭嘉等人依赖决策,岂非妨碍其成长?)
荀攸率先进言:“董卓虽亡,关中仍有天子与王允等旧臣盘踞。此时占据反受掣肘,彼辈绝难归附。更兼天子乃烫手山芋,不如暂缓经略,优先吸纳人口与西凉残部。”
(因其不知主君后续计划,此议确属老成谋国。活着的汉室天子对当前势力确为负累。)
戏志才附议:“我方目前缺乏足够官吏推行关中改制。相较之下,夺取庐江、九江乃至全扬州的战略价值更高——掌控扬州即掌控江南命脉,届时势力必将腾跃。若人才储备不足,可先据二郡为跳板,来日再图江东、豫州、徐州。”
夺取庐江与九江二郡,可使荆州大后方稳固无忧,彻底消除外敌侵扰之患。
占据此两郡要地,日后若有人图谋荆州,须先攻克庐江、九江。
苏烨欣然颔首:公达与志才此议甚佳!本亦有取庐江、九江之意;
豫州暂不作考虑,实因缺治世良才以行变革;
该地为袁术及豪强盘踞之地,各方势力犬牙交错;
若不能迅即整肃吏治,后必酿成大患。
此议当采纳。关中之事亦如公达所言,先以迁徙百姓、收编西凉军为重;
诸君另有高见否?
苏烨心中尚念及庐江皖县的大乔、小乔二美。
暗卫早已探得两女下落,只因年岁尚幼且庐江未定,故暂未动作。
如今时机渐熟。
真正迎娶尚需等待数载。
二女方十二三岁,待及笄之年方为妥当。
不过可先行纳聘。
田丰进言道:关陇与庐江之策已臻完善,臣无异议;
然汉中与益州亦当未雨绸缪,或可加强渗透,施以商战?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