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快穿:小狐狸她漂亮但能打 > 第127章 火葬场的懦弱原配(三十四)

第127章 火葬场的懦弱原配(三十四)(2/2)

目录

证据确凿,加之茯苓如今是平定宫变有功、深得皇后与新帝青眼的皇商,更是此次刺杀事件的苦主,官府哪敢怠慢?办案的效率出奇地高。

不过数日,京兆府的衙役便将涉案的孙家主要成员一一锁拿归案。而在深入查办孙家案件的过程中,顺藤摸瓜地牵扯出了前朝几位与孙家往来密切、素有贪墨劣迹的官员。

此举正中新帝下怀。新皇登基,正欲整顿吏治,清除前朝积弊,安插提拔属于自己的得力干将。孙家一案,以及由此牵扯出的前朝贪官,恰好为他提供了一个突破口。

于是,新帝借此机会,雷厉风行地将那些盘根错节的前朝势力一一剪除,干净利落地换上了自己信任的官员。

孙家本想趁着乱局铲除商业对手,却万万没想到,最终竟成了新朝立威、肃清朝堂的第一块垫脚石,落得个家破人亡、倾覆族灭的下场。而茯苓,不仅彻底清除了宿敌,更为新朝的稳定贡献了一份力量,其地位愈发稳固,再也无人敢轻易撼动。

春日融融,贡院门口挤满了送考的家人。茯苓与沈清和并肩而立,看着沈自然背着书箱,步伐坚定地随着人流走入考场。

茯苓的目光一直追随沈自然,直到他消失在门内,才轻轻呼出一口气。她侧过头,看向身旁一直默默给予她支撑的沈清和,阳光洒在他俊朗的侧脸上,柔和了平日的棱角。

她伸出手,轻轻握住了沈清和的手,“等自然考完,放了榜,我带你们回家吧。回江南沈家,回我们的家。”

她顿了顿,抬眼望进他深邃的眸中,带着郑重,“我要带着你,带着自然和月归,堂堂正正地回去,在父亲母亲面前,重新正式地介绍你们。”

不是作为寄人篱下的亲戚,不是作为需要庇护的孤儿,而是作为她沈茯苓认定的家人。

沈清和感受着她手心的温度,听着她话语中描绘的那个属于“我们”的未来,心口被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填满。他回握住她的手,力道坚定,他低下头,在她耳边低声回应,“好。”

科考放榜那日,沈自然的名字赫然在列,虽名次不算顶尖,但稳稳地考中了秀才。少年郎脸上虽努力保持着镇定,但那微微颤抖的指尖,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与喜悦。

“感觉尚可,秀才功名应当无虞。”他当日走出考场时的话语,如今果然一语中的。这仅仅是一个开始,接下来,他需要为三年后考试攻读。

茯苓看着沈自然初战告捷,心中满是欣慰。她将沈自然和沈月归唤到身边,告知了他们即将启程返回江南沈家小住的消息。两个孩子一听,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。对于他们而言,京城固然繁华,但江南才是他们血脉中的根,是承载着父母模糊记忆的故土,听到能回去,自然是欢喜不已。

启程之前,茯苓将诸事安排得井井有条。随行护卫、伺候的仆从皆挑选了稳妥得力之人;京城中名下所有的铺子、田庄,也都委托给了精心培养的几位大掌柜从旁照看,确保他们离开期间一切运转如常。

待到一切准备就绪,已是草长莺飞的暖春。一行人辞别京城,登上了南下的客船。

春水碧于天,画船听雨眠。船只沿着京杭大运河缓缓南下,两岸杨柳依依,暖风熏人。越是靠近江南地界,空气中湿润的水汽便愈发明显,偶尔顺风传来软糯婉转的乡音,也越发清晰熟悉。

这熟悉的乡音,轻轻拨动着茯苓心中最深的那根弦。她站在船头,望着眼前逐渐开阔的水乡景致,恍若隔世。沈自然和沈月归也兴奋地趴在船舷边,指着远处的身影,以及偶尔掠过水面的白鹭,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。

完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