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直接死谏,上来就要砍我?!(2/2)
“井田制?你当咱是那周幽王吗?”朱元璋站起身,龙袍下摆无风自动,“北元还在漠北虎视眈眈,各地流民尚未安置妥当,你让咱现在去搞什么八家共耕?”
叶言说实话都惊呆了,历史小说都写不出这么扯的剧情,这哪里是腐儒,这是大大的蠢货啊!
“陛...陛下...”周德芳抖如筛糠,“老臣只是...”
“只是什么?”朱元璋突然又笑了,缓步走下丹墀,“咱问你,可知现在应天府一亩地年产几何?河南水患后流民几何?边关将士月饷几何?”
周德芳的冷汗已经浸透官服,这些问题他一个都答不上来,礼部主事本就不管这些。
“来啊!”朱元璋突然转身,“给咱把周爱卿的奏章取来,咱要亲眼看看这圣人之道怎么写!”
当值太监立刻捧上一叠文书。
朱元璋随手翻开最上面那本,突然冷笑:“洪武三年二月,你上书反对征收商税,说‘士农工商各安其分’...”又翻一页,“同年六月,你弹劾户部清丈田亩是‘与民争利’...”
每念一句,周德芳就矮一分,最后几乎趴在了地上。
“好个圣人之道!”朱元璋猛地将奏折砸在他头上,“你读的是哪门子圣贤书?孔夫子教你盘剥百姓了吗?!”
下一刻。
“直接把这胡言乱语之辈拖下去,重打十军棍!”
“不,陛下,陛下!!!”
侍卫已经架起瘫软的周德芳就往外拖,经过叶言身边时,他闻到一股尿骚味,这老儒生竟吓得失禁了。
而且十军棍什么概念,人都说古代军棍分轻、中、重,这十下重的打过去,就这老匹夫和死了无疑。
果然,短短数秒,殿外痛苦大叫的老臣,现在已经没了动静。
叶言也看到周围官员,脸上露出了仿佛家里死人一样的恐惧表情,老朱是真性情啊,那家伙也确实不是个好人。
但杀伐过于果断了……
而大明能在洪武当政的官员,那果然都是猛人,接着又出现了一个马上谏言的官员。
只见一位身着青袍的瘦高官员快步出列,叶言通过系统一看——工部员外郎刘秉,洪武二年举人出身,年约四十许。
“陛下!臣有富国良策!”刘秉声音洪亮,却带着几分虚浮,“臣以为当效仿宋制,行‘青苗法’!官府春季贷粮与民,秋收加息二成收回,如此既可解民困,又能充实国库!”
叶言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,这蠢货居然要在明朝搞王安石变法?谁不知道老朱最恨宋朝那套?
果然,朱元璋的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:“哦?爱卿倒是说说,这青苗法要怎么个行法?”
刘秉见皇帝垂询,顿时来了精神:“陛下,可命各州县设常平仓,春耕时...”
“住口!”朱元璋突然暴喝,吓得刘秉一个趔趄,“你当咱没读过史书?那王安石搞得大宋民不聊生,你也想让咱大明步其后尘?!”
刘秉慌忙跪倒:“陛下明鉴!臣只是...”
“只是什么?”朱元璋一脚踹翻御案,笔墨纸砚哗啦洒了一地,“那青苗法逼得百姓卖儿卖女,你也想让咱大明的子民如此?!来人,给咱送出去杀头!这等祸国殃民之言,斩立决!”
“陛下饶命啊!”刘秉突然暴起,竟要扑向御阶,却被侍卫一记刀鞘砸在膝窝,当场跪倒。
叶言眼睁睁看着这个刚才还意气风发的官员,像死狗一样被拖出奉天殿。
片刻后,远处传来一声凄厉的‘冤枉——’,继而戛然而止。
百官队列中传来几声压抑的干呕。
朱元璋却像没事人似的,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袖口:“还有哪位爱卿要献策?”
殿内死一般寂静,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。
叶言突然发现自己的官袍后背已经湿透。
这哪是朝会?分明是阎罗殿上点生死簿!现代人哪见过这场面——电视剧里演的砍头还要等秋后,老朱这是当场就要见血啊!
就在这时,叶言突然察觉老朱的眼神一变,在大批言官中扫了一圈,最后居然正好选中了自己的分身。
“你!对,就是你,你可有良策,爱卿!”
叶言人都麻了,赶紧控制分身出列,而后双手一躬。
然后……
‘不对,我就是要送分身去死吧?那就来点爆论!’
“行,别说废话,你什么想法?”
“臣!议土断之法,检括侨郡,悉归本土户籍,纳赋服役!”
老朱直接愣住了,转而竟然气笑的也不废话,直接招手。
“来,直接给咱收押下去,斩立决!”
卧槽,一点不给我解释的机会吗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