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无亲族不行,互相推荐子侄总行吧?(1/2)
而当分身被拖出去后,百官那是瞬间松一口气,举荐制和其他制度还不同,若是绝了此法,他们手下的人可就没那么容易塞进这大明的官吏体系内了。
“圣上英明啊!”
“这等狂徒,这般被拿下,陛下真是圣人!”
“英明!”
这群人的反响,也证明了这一点。
然而叶言心里除了刚刚感受到的喜悦,此时看着群体中,或是兴奋,或是极端兴奋,还有几个一脸悲伤的官员。
‘不行,这举荐制虽然本质上不影响大明大方向的实际变化……但放任一些官僚去举荐,对百姓可一点都不友好,分身也不能白死!’
他想到了接下来该如何做的打算,老朱也果然没有戛然而止的意思。
此举虽然是打回了老朱想给举荐制解开限制的话头,但这位史书记载极为有自主意识的开国皇帝,他可不是那么容易被影响的。
目光直接锁定最初要追问的男人,分身李魁!
“李魁!”朱元璋的声音压抑着他那复杂的情绪,“张谏是你同僚?还是你指使?他口口声声说举荐已死,科举当兴!你前番为举荐立下规矩,如今规矩成了枷锁,举荐之路几近断绝……你告诉咱!这科举,停是不停?举荐,废,还是不废?!”
这问话极其刁钻,既是将难题抛给李魁,更是试探他与张谏是否有联系……
主要老朱也难以相信,这天底下怎么就真有这等不怕死的小儿,难道他洪武一朝遍地魏征吗?
他才不信呢!
而且,老朱也在测试分身,这点是个傻子都明白——‘老朱是果然被张谏捅到了痛处!举荐制被那条无亲族关系的规矩彻底玩死了,他其实也没想到……没了亲族关系,举荐只能通过三人,这怎么办?他急需台阶下,也急需解决方案。’
所以他在逼李魁表态,也是在试探李魁的骨头是否还那么硬!
分身深吸一口气,没有丝毫犹豫,一步跨出队列。
“陛下!”李魁的声音洪亮,带着他特有的,不知死活的耿直,“张谏之言,虽过激求死,但其言科举当兴,臣!附议!”
“哗——!”又是一片压抑的惊呼在奉天殿内出现
刚死了一个,又来一个?这李魁是真不怕剥皮成草人吗?
朱元璋眼神一厉,正要发作,李魁却紧接着道,语速极快,堵住了皇帝的怒火。
“然,其言尽废举荐,臣也以为不妥!此乃因噎废食,矫枉过正!”
这话一出,朱元璋和百官都愣了一下,他李魁居然还反对完全废除举荐?
这还是他吗……
分身也不管百官的喧哗,自顾自的讲必须要说的话。
“所以陛下!张谏所言‘尽是私心权欲之鬼’的言论虽过激,却道破举荐制积弊之根!”
李魁毫不畏惧的指着百官们,大声喝问道:“下官虽谏举荐要以无亲族为要,但这也正是照妖镜,尔等到底在怕甚么?!”
这又是什么意思?
分身不等百官开口,继续拱手对老朱讲:“即使有亲族之关系,监察司之判否……可若举荐之人真有才华,难道还怕这等小小的规矩?”
他又高声道:“举荐制并非全无是处,其可取者,在于能荐拔那些有真才实学,不介意因出身寒微,因不善八股文章而难登科举金榜的实干之才!如陛下当年麾下诸多开国功臣,岂非皆是举荐而来?举荐至今者,又岂都是酒囊之货?”
好嘛,叶言也是真会说,这边自己打击了下自己分身前番立的举荐限制,又说明举荐中也并非没有人才,同时也打压了下百官中那些世家者的面子。
说白了就是他既承认了另一个分身的谏言,又点出其中的问题,这天下,这举荐制又不是真毒。
刚刚分身的死也绝不是毫无意义!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