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修真 > 百谏成圣下,大明死谏官! > 第25章 游南京,世袭制的显现啊!

第25章 游南京,世袭制的显现啊!(2/2)

目录

虽然乡试还有短时间,但现在都七月二十八了,该来备考的人也是到了。

不知不觉间,他走到了贡院附近。

乡试虽还有些时日,但已有不少士子提前来此熟悉环境,或三五成群低声议论,或独自捧着书本在墙根下苦读。

看起来也是十分符合当前的气氛,但忽然间的一声喧哗声,引起了叶言的注意。

在贡院那森严大门斜对面的一棵老槐树下,此时正围着一小圈人,两个年轻人似乎正在激烈争执?

他不由几步走过去,打眼就看出了争吵者的差别。

一个身着洗得发白但还算整洁的儒衫,面容带着书卷气,显然是来备考的士子。

而另一个,却让叶言瞳孔微微一缩。

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,身材比同龄人粗壮些,皮肤黝黑粗糙,一看便是常年劳作或习武的痕迹。

他就是穿着一件普普通通,还打着补丁的粗布短褂,袖口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,与周围那些宽袍大袖的读书人格格不入。

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怀里紧紧抱着几本破旧的书籍,书页边缘磨损严重,显然被翻看过无数次。

那士子读书人,此时似乎和对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。

“哼!张石头!你也配来此?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!一个军户的贱胚子,世代都是扛枪吃粮的命!不好好跟你爹在卫所里刨地,竟也妄想蟾宫折桂?简直污了这圣贤之地!凭你肚子里那点墨水,连给少爷我提鞋都不配!”

粗布少年的张石头,脸涨得通红,不是因为羞愧,而是因为愤怒。

他梗着脖子,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:“王秀才!军户怎么了?军户子弟就不是人?就不能读书识字?太祖皇帝当年也是穷苦出身!这科举取士,说的是‘天下士子’,可没说只准你们这些穿长衫的考!我爹在卫所种田,是朝廷的军令!可这不妨碍我张石头想读书!想靠自己的本事,博一个前程!这犯了大明哪条王法?!”

“王法?”那王秀才嗤笑一声,声音尖刻,“王法就是告诉你,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的儿子只会打洞!”

“你们这些军户,生下来就是当兵种地的命!识几个字,会写自己名字,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!还妄想科举?简直滑天下之大稽!”

他猛地一指四周的士子们。

“你且问问在场的诸位同窗,哪个不是十年寒窗,家学渊源?你爹会教你四书五经吗?你家里有藏书阁吗?你交得起束脩请得起名师吗?血脉里的泥腥味儿都洗不掉,也配谈功名?滚回你的卫所去吧,别在这儿丢人现眼!”

周围的几个士子也纷纷附和,发出轻蔑的哄笑。

张石头孤立无援,气得浑身发抖,抱着书却倔强地不肯退让半步。

轰!

这一幕,如同惊雷般在叶言脑海中炸开!

他忽然想起此前在狱里用分身说的话,尤其关于军户的三条弊端。

“陛下,这军户世袭,枷锁难除啊……”

“这世袭之制,将万千军户子孙世代捆绑于田亩与低微军籍之上,怨气难道不是日积月累?”

“想想看,这点虽和臣提及的第一点相似,但军户子子孙孙皆为兵卒,本应看似兵源稳定,实则百年后必成僵化之师啊!”

恰逢此时,少年愤怒的喊道:“凭什么我生来就只能当兵?太祖,圣上也没说吾辈不能科举,你们何与我有如此之敌意呀!”

李魁分身那日在奉天殿柱前,在牢狱中对着朱元璋和朱标掷地有声的谏言,此刻与眼前这个名叫张石头的军户少年那屈辱、不甘的呐喊,似乎无比清晰地重叠在了一起!

纸上谈兵终觉浅,叶言始终站在后世人的角度说问题,他谏军屯制度,谏其中对军户世袭制的弊端分析得头头是道……

但眼前这一幕,却是血淋淋、活生生的现实!

一个活生生的少年,仅仅因为出身军户子弟,就被剥夺了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最基本权利,求学的权利!乃至参加科举的权利!他

那抱紧书本的姿态,那眼中不屈的感情色彩,远比任何奏章和谏言都更具冲击力!

阶层固化!

这四个冰冷残酷的大字,从未如此清晰地烙印在叶言的心头。

‘我……一定要做点什么!’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