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新分身死谏文风之弊,老朱人傻了!(2/2)
“殿下息怒!”礼部有官员反应过来了,一个新上位的侍郎忙出列拱手,“告示行文,自有规制章法,需彰显朝廷威严……”
“威严?!”
更加冰冷,乃至于悍不畏死的声音响起。
朱元璋人都傻了,自己大儿和这小官是一点不给他说话的机会,到底发生什么事了?
分身说完此反问,马上走上前几步,向老朱要朱标撕毁的告示。
朱元璋下意识就让太监递过去了,同时招呼礼部给他拿一份备份的告示来看。
这期间嘛……
“这位侍郎大人麻烦你好好看看这告示!”分身强硬的将告示丢到礼部侍郎脸上,不等对方愤怒,就指着鼻子骂道,“好一个规制章法!好一个朝廷威严!”
“太子殿下撕碎此告示,必然是因为这告示有大问题……尔至此还维护什么狗屁规制,朝堂威严,尔根本不配成为这礼部官员!狗官!!!”
“你……你怎这般辱我?!”这侍郎都被骂懵圈了,更别提很多官员也是一知半解……唯独胡惟庸注视分身手中拿着的废纸,眼神中闪过几分思虑。
分身也猛地抬头,目光看向御座上的朱元璋,也扫过满殿中依旧茫然的一部分百官。
“陛下!臣敢断言,太子殿下所经历之事,便是此告示根本就不是百姓能看懂的,下官猜都猜到,便是有学识的布衣士子,解读起来亦磕磕绊绊,曲解本意!朝廷革新之策,是利国利民之政,竟因这锦绣文章,成了百姓眼中高不可攀、莫测高深的天书!这……这岂非天大的讽刺?这告示,贴给谁看?说给谁听?!”
分身立刻对朱元璋跪下,语气沉痛而恳切:“所以陛下!臣说太子殿下明察秋毫,绝对没问题,此即乃臣所要言关乎国本之大弊的——文风之弊!”
“文风之弊?”朱元璋仿佛明白了什么。
叶言一用分身就开始不怕死,也热爱表演……所以他还是抢先转身,对着官员质问着。
“尔等高官贵人写这告示时,可曾想过目的是为使万民知晓朝廷恩泽,明晓自身权责?”
“然观此告示,里面充满了辞藻华丽的修饰,以及臭不可闻的引用经典之词……敢问满朝诸公,应天府街头的贩浆引车者流,京畿卫所里世代执戈的军户子弟,江南水田上挥汗如雨的佃户农夫,乃至那些埋头于锛凿斧锯间的匠人,他们……几人能解这深奥辞藻?几人能明其中深意?”
他指向殿外,仿佛指向那芸芸众生。
“他们看不懂!他们听不懂!朝廷的仁政,陛下的苦心,太子的革新,便如同隔着一层厚厚的障壁无法传达……”
“太子殿下撕毁的,不只是一张纸!他撕毁的,是这层隔绝圣听、阻塞民意的腐朽文风!他撕毁的,是这蒙蔽圣聪、扭曲政令的官场积弊!此等洞悉根本、心系民瘼之举,这难道……不是圣明吗?!”
一番话,如同重锤,狠狠砸在奉天殿的金砖上,也砸在朱元璋的心坎上!
好嘛,朱元璋终于听懂在讲什么了。
全因他有当初的底层百姓经历,他忽然想到自己当年在凤阳要饭时,看到官府那些贴出来却无人能懂的布告时的茫然与愤怒!
他想起了自己初掌大权时,对那些拐弯抹角、云山雾罩奏章的深恶痛绝!
是啊!
体统?文雅?若连告示都让人看不懂,这体统文雅有个屁用!
不过是狗官们自抬身价、故弄玄虚的把戏!是阻隔他朱元璋了解真实大明的绊脚石!
朱标更是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,看向那分身的眼神充满了激赏。
“正是如此……父皇,儿臣的意思便是这位谏官的意思!”
朱元璋立马点头,都忍不住借题发挥处理此事,敲打手下这群百官之时。
分身却再度迈出一步,在殿内中央大喝道:“陛下!陛下!臣王彦不惜死谏!”
“一、即刻废除此类华而不实、脱离百姓之官样文章!凡朝廷诏令告示,务必以白话书写,务使贩夫走卒、乡野村夫皆能明其意!此乃新政通达于民之根基!”
“二、敢如此闭门造车,弄出此等天书,主事者当以渎职论处,革职查办!”
“三、此撕毁之告示,便是前车之鉴!臣请陛下、殿下,将此告示及其拟定过程,明发六科廊、通政司,传示百官!以此为戒!再有阳奉阴违、以文害意、阻挠新政者——”
新分身猛地再抬起头,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杀意与决绝,一字一句,如同重锤砸在金砖之上。
“当如此纸!撕碎!踏烂!扫入粪坑!永世不得翻身!”
卧槽!
老朱都傻了,刚走一个李魁,又来一个王彦?
不是,你比我这当皇帝的处理事还极端吗?
这不就是个白话文和文言文的问题吗?干什么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