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最极端的一次死谏,老朱都呆滞了。(2/2)
嚯!
老朱人都愣住了,这和当初撞柱子死那位多像啊,这也多么像李魁那等不识趣的孤臣。
“尔是何意?”
“陛下圣明!深知臣所言之弊端……然臣又认为此前的不够,不足以警示万人!”
王彦又突然起身,不再看朱元璋,而是转身面向满朝朱紫,手指如戟,指向已经懵圈的大臣们。
尔等口口声声体统、威仪,视这繁文缛节、骈俪浮辞为圭臬!可尔等可知,这体统便是隔绝圣听的藩篱!这‘威仪’便是鱼肉百姓的虎皮!这古制便是阻碍革新的枷锁!”
他的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一种毁灭性的决绝!
“臣王彦,今日死谏!恳请陛下颁行‘三破三立’之策,以雷霆手段,荡涤文坛,畅通政令,重塑乾坤!”
“第一破,破文字之狱,立言路之畅!”
王彦的目光如同利剑,直刺朱元璋:“陛下!文字狱始于何朝?为的是巩固皇权,禁锢思想!然其流毒无穷,士子提笔战战兢兢,唯恐一字之失,招来灭门之祸!长此以往,谁还敢言实事?”
“臣请陛下,明诏天下,废除一切因言获罪之律!凡奏章、策论、告示、民谚,只要不涉谋逆谤君,不涉妖言惑众,皆可直言其事,不究其辞!让天下人,敢说话,能说话,说真话!”
此言一出,满殿皆惊!废除文字狱?这简直是捅破了天!
自秦汉以来,因言获罪便是帝王驭下的利器,王彦竟敢直接要求废除?这已经不是极端,而是疯狂!百官张口结舌,想反驳,可王彦的话句句戳在求直言的点上,更将文字狱与阻塞言路直接挂钩,谁敢说文字狱好?谁敢说禁锢思想对?尤其当着盛怒的朱元璋的面!反驳就是打皇帝的脸!
“第二破,破避讳之枷,立真名之实!”
王彦不等众人反应,矛头直指封建礼教的核心禁忌:“陛下名讳‘元璋’,太子名讳‘标’,乃至历代帝王、圣贤之名讳,动辄需避,书写需缺笔,言语需代称!此等陋习,劳民伤财,徒增繁琐,更扭曲史实!试问,史官记载陛下伟业,连陛下之名都不敢直书,百姓提及陛下恩德,连‘璋’字都不敢出口,如何表达赤诚?”
“臣请陛下,效法上古圣王‘尧舜禹汤’,其名直书史册,何曾避讳?让史册归于真实,让言语复归本真!陛下之名讳‘元璋’,当堂堂正正,书写于诏书,宣之于万民!此乃显陛下恢弘气度,开万世之先河!”
疯了!彻底疯了!
直呼皇帝名讳?!废除避讳?!这已经不是大逆不道,而是要将延续千年的礼教根基彻底掘断!
礼部尚书钱唐眼前一黑,几乎晕厥。
翰林学士们手指颤抖,指着王彦“你…你…”的说不出话来。
这谏言就太过惊世骇俗,太过颠覆,以至于百官大脑一片空白,根本找不到任何合乎礼法的词语来反驳!反驳什么?说避讳天经地义?可王彦抬出了尧舜禹汤!说直呼皇帝名讳是死罪?可王彦这是在死谏啊!
“第三破,破经典之桎,立实用之学!”
王彦的声音巨大,他最后指向了儒家经典本身。
“尔等言必称孔孟,行必引诗书!将四书五经奉为圭臬,视农工百技为末流!朝廷取士,只考经义文章,不问民生疾苦!此乃本末倒置,误国误民!陛下!孔孟之道,其核心在‘仁’,在‘民为重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’!而非在那些佶屈聱牙的章句训诂!臣请陛下,明诏天下学宫、书院、庠序:自今日起,罢黜‘皓首穷经、寻章摘句’之学风!”
他深吸一口气,吼出了最石破天惊的一句:
“将四书五经,列为‘选修’!”
“将农桑水利、钱谷刑名、天文历算、百工技艺、舆地边防……乃至商贾货殖之道,列为官学‘必修’之科!令天下士子,必学其一,精通一门!朝廷科举,亦以此等实务之学为重!让读书人走出书斋,脚踏黄土,手握锹犁,心算钱粮,眼观边防!让学问不再是空中楼阁,而是经世致用之利器!”
“选修四书五经?必修百工技艺?!”
“罢黜皓首穷经?!”
“这……这岂不是要掘了圣贤之学的根?!”
殿内终于爆发出一片无法抑制的,充满恐惧和难以置信的惊呼!
如果说前两条是捅破天、掘断根,那这一条就是要彻底焚毁文官集团赖以生存、引以为傲的精神圣殿!
将神圣的经典拉下神坛,与匠人农夫之学并列?!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!
朱元璋彻底呆滞了,前两天都想大骂出口了,后面这一条……嘶,稍稍有点道理?
可这个言官和李魁比都不同,汝是不是过于极端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