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!(1/2)
当奉天殿再次拥挤的时候,群臣说没有怨气那是不可能的,大早上三点就上朝刚回家准备休息一会,或者各司其职的干今天的工作。
这皇帝朱元璋抽的什么风?
这群人这般想着,可一个个还是到点就赶紧进殿,老朱这皇帝是杀人不长眼的家伙,谁敢忤逆他?
至于科举结束,此时一些人也意识到或许就是科举的问题导致的这一结果。
难道革新有问题了?
不知道多少人在此时内心兴奋,他们是做梦都想科举被暂停的人,或是自私,或是单纯胡党之辈。
唯有暂停科举,他们的举荐才能让自己的门生、故里,上这朝廷成为命官!
寒门的死活关他们什么事?
无论是贫穷的百姓子弟,还是各类户籍子弟……或者说是落寞的大户子弟,这些人的利益他们很多人根本就不在乎。
叶言当时在贡院内也是一愣,但马上意识到或许是革新考题的问题,毕竟...最后一题,多少是沾点冒犯了。
当朱元璋看到所有人到场后,他那是演都不演了,上来就猛然喝道!
“叶言,李魁,给朕出列!”
叶言和分身马上迈出一步,内心也在想这朱元璋会怎么做。
同时。
另一个分身王彦,叶言操控他以无比巧妙的目光注视陈宁,注视此前那位被发现字画的胡党成员。
“……”陈宁沉默着,也想起对方做好后的人事档案,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还给了自己看。
但……
上面根本没有这个字画可能分析出的贪腐记录。
那么对方的意思?
‘要我和胡大人作对吗?’
这等事,陈宁光是想一想都浑身发抖……洪武元年至今的四年,这群大臣斗的那是难以想象呀。
先有左丞相李善长大人斗掉一批又一批的臣子,让他们死于老朱的治贪刀下。
后有杨宪大人进中书省,斗着李善长大人、胡惟庸大人不提,还搞的当时有希望成为右丞相的汪大人辞官。
现在……
李善长大人要被清理的信号多么明显,多少月前李善长大人刚谏言,老朱就巧妙的让其闭嘴,现在和一个活死人一样站在朝廷中,多少月都不敢发表意见了。
胡惟庸……
一家独大!
陈宁这般想着,内心也推测王彦应该是也喜好权力,但对方谏言的内容、做法,极端之下却有他的路数,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他抬头看去,朱元璋此时经过大发雷霆后,直言不讳的讲出这位皇帝的愤怒核心!
“哼!咱对你们革新出的科举考题虽极为满意,但这最后一题……李魁,还是叶言?”
朱元璋猛地一拍扶手!
“说!尔等究竟是谁,竟然认为咱苦心焦虑创造的大明宝钞有问题,站出来,咱好好和你说道说道!!!”
老朱为何如此愤怒呢?
这很好理解的,大明刚刚建国,老朱为了治理国家,为了继续实行打压元朝余孽的清扫计划,哪一次出征不要钱?
国库的钱能支撑大明这般战争,以及治国的损耗吗?
当然不能!
所以,发行宝钞,以朝廷信用强行推广,在朱元璋看来,几乎是他绞尽脑汁才想出来的救时良策!
此计一就可解燃眉之急,缓解铜银不足,也能彰显新朝气象,确立大明法统。
纵然他心知此物犹如纸片,终有力竭之时,但这毕竟是他呕心沥血的妙手。
推行之初困难重重,争议不断,是他凭借无上权威才强行推开。
如今科举考题,竟公然质疑宝钞之根本?这几乎就是在扒龙椅上的鳞片,在挑战他殚精竭虑定下国策的权威!
这最后一题,简直是捅了他最敏感的逆鳞!
奉天殿内落针可闻,只有朱元璋粗重的喘息声回荡。
群臣都觉得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,双腿僵硬,这朱元璋已经很少会这般愤怒,且这一次是真正的愤然!
叶言注视着老朱,深知该接招了。
李魁这分身率先拱手,并且言语依旧像之前那般锐利。
“回禀陛下!考题内容皆为臣李魁拟定、整理!叶副使只负责统筹与提议,具体问策皆出自臣手,陛下若有疑虑,臣愿一力承担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