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王彦开始上强度,朱元璋,你就是官逼民反!!!(2/2)
皇帝他推行发宝钞作为百姓的工资,结果商人、官老爷都不愿意……我这手里一贯可不是前几年真金白银的一贯,我好像越来越穷了?这一贯换算过来,都不足真金白银的一半价值。
这不就是皇帝在耍流氓,在硬生生抢我家的钱,拿走我的真金白银换着废纸,想我一年收成卖出去赚的钱,明明还是那么多,就是换成了纸币而已……而我却过的越来越差,甚至感觉朝廷在帮商人剥削我们?
百姓是必须要看到拿着宝钞能换真金白银,他们才觉得手里的钱是钱,是和金银一样值钱的货币。
长此以往下去,百姓就是会发现他们手中的白银货币是越来越少,大家都有宝钞的大面值货币,好像大家也变成某种意义上的有钱?
商家也就会感觉大家有钱了,他该涨价了啊……
反正说到底,叶言虽然不说十分懂,但就这话他让分身说出来,他自己都迷糊,可其中的道理是无比简单的。
再不济……
“陛下,臣或许说的也有些混乱……然这道理还不清楚吗?这难道不是陛下您在抢百姓的钱吗?这宝钞当真有那么值钱吗?!”
这话说的是真有脾气了,朱元璋这时期各种问题,明明也有为百姓好的一面……
但这做的,说不好听的比元朝还狠,元朝最起码一开始就告诉汉人是下等人,你老朱嘴上说的好听,这不是暗地里剥削的更狠吗?
“荒唐,咱怎么可能抢百姓的钱,胡说,王彦!”
朱元璋直接走到王彦面前,指着鼻子大喝。
王彦却根本不在乎,只是摇头叹息。
“可臣说的就是事实,臣也认为诚意伯大人所言绝对无错,这信任不就是在这种操作下,在民间彻底崩塌的吗?”
王彦说话带着叶言那愤然的情绪,也就十分没有礼貌了,甚至也懒得用古代人说话的那种结构,就是现代人最容易理解的大白话。
“所以陛下,百姓手中的宝钞堆积如山,到彻底买不到几斗米、几匹布之际,陛下,您可能不认可,但诚意伯所言所说是未来也,李佥事所讲也是百姓肯定会说的话!”
王彦弯腰捡起宝钞,此时拿在手里,那眼神就是在看垃圾。
“到时候信任崩塌,朝廷说话可还有威信?陛下您英明神武,太子殿下也是雄才大略……可出了三代,不!按五代来说,那时的大明还会蒸蒸日上吗?”
王彦猛地一撕碎宝钞,直接口出狂言!
“到那时,这东西就是祸国之本!到那时真的就是李佥事嘴中的糊窗纸,甚至连糊窗在百姓眼里都嫌寒酸啊!”
“他们宁可藏起最后几枚铜钱私自交易,也再不肯信这朝廷强塞宝钞……想一想这种情况,陛下您还拿重法压民,姑且不论民不聊生,也是让百姓在缝隙中艰苦生存吧?”
这话说的实在是有道理,武将那头徐达都露出惊愕神情,摸着下巴思索片刻……好家伙,有道理啊!
这甚至说的夸张点,这不是官逼民反吗?
王彦也稍微和气点,可说的话依旧很直接。
“所以陛下啊!您要清楚的是,臣绝没有妄议宝钞之制,他的利处是真实存在的……可若连税赋征缴都遭百姓暗中抵制,在未来甚至因此过的艰辛,这和陛下您最初的立意何其相悖?国库现在是充盈了,未来我大明百姓们过的难道不是越来越穷?军饷何以为继?陛下是以刀兵强推之信没错,但最终……最终这或许会化作点燃民怨的干柴啊!”
叶言这都算抬举他朱元璋了,已经是用最好听的话在说这件事了。
历史已经证明他说的都不算过分,没起义是百姓最大的忍耐程度了。
而没起义也仅仅因为老朱一开始就奔着安抚士卒,保证士卒利益,大明刚刚建国武德充沛!
但王二事件,米铺老板被凌迟,同时也导致了洪武期间据记载多少米铺因此破产,他涨价卖米的同时,其他物件也在涨价,谁不是莫名其妙越来越穷?
后面还有洪武十九年的真实记录案件证明,是为江西伪钞村屠戮案,全村制造伪钞都被老朱杀干净,实际上是他们面对田赋强征宝钞,农民无钞完税而被迫造假。
永乐四年更狠,直接就因为宝钞导致福建盐户起义,盐课强折宝钞致盐户破产,万人围攻盐运司,永乐五年时期干脆被逼的河北出现人相食记录。
要不是朱棣赶紧想办法改革……就这样,百姓还选择了以布易粟,以盐兑铁,也拒绝宝钞交易的路数。
朱元璋……
这一刻气的直接捂住胸口了,他不信,他不信邪!
“放肆,危言耸听!!!”
他喊,他叫,但这有什么用?
历史就是最好的证明,虽然没办法让老朱清楚这一点。
可这绝不是危言耸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