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修真 > 百谏成圣下,大明死谏官! > 第78章 也算改变了大明吧?

第78章 也算改变了大明吧?(2/2)

目录

一段时间后。

朱元璋却瞬间猛拍桌子,都震得笔架上的毛笔都跳了起来了。

“放屁!就算如此,照他这么说,咱印宝钞倒成了抢百姓钱的强盗了?!咱印宝钞修城墙、养大军、赈灾民,哪一样不是为了这江山社稷?哪一样不是为了咱大明的子民?!”

你看,朱元璋他还是下意识的为自己辩解啊。

他的急切也是因为他听懂后,想到了朱标想到的事。

百姓越来越穷,那不就是当年他们起义的缘由吗?

难道他大明和暴元一样吗?

“……父皇息怒。”朱标听得出自己这父亲的情绪为何如此,所以他起身后语气更加恳切的劝道,“父皇您的励精图治,是为国为民之心天地可鉴!然叶先生……不,叶言所揭示之理,也就是李魁、刘伯温、王彦乃至韩国公辞官前所言,其忧心处正在于此!此弊若积重难返,恐动摇国本,非危言耸听!”

“而此刻提前预知,难道不是好事?”

“……”

老朱的愤怒其实无法压制,他愤怒的不是叶言和分身,包括胡惟庸等人的谏言把这事挑明。

而是关键在于,大明初立,这宝钞之法不能停!

停了,国库就没钱,打仗都没办法打,国家也会瞬间穷的叮当响,什么都做不了的!

如此情况下。

“是好事...但他们还是在放屁!”朱元璋的声音还是很大,他还是很急,“咱还是那句话,咱的作为标儿你看的清楚,他们当官的叶看的清楚,这印宝钞修城墙、养大军、赈灾民,咱哪一样不是为了这江山社稷?哪一样不是为了咱大明的子民?!北伐大军每月十万两的饷银从天上掉下来的?凤阳中都那高耸的宫墙是风吹出来的?!江南水灾,十几万嗷嗷待哺的灾民,是用唾沫星子喂饱的吗?!”

他胸膛剧烈起伏,指着窗外应天府的方向,仿佛在质问整个天下。

“咱不印这宝钞,拿什么填这些窟窿?!用咱老朱家的人命去填吗?!天下被咱的兄弟拿下了,咱要对天下负责!”

虽说这个天下也许只是朱家的天下,但老朱此言确实没毛病。

“标儿,你看看叶言!李魁!王彦!刘伯温,还有辞官的那个李善长!以及他胡惟庸……他们一个个身为大臣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罢了,就知道指着咱的鼻子骂这宝钞是祸害!骂咱是抢钱的强盗!可他们明白咱的苦心吗?不印宝钞,这八十万边军的肚子、中都的宫墙、灾民的命!谁来养活?谁来修?谁来救?!啊?!你告诉咱!”

朱标看着父亲赤红的双眼和微微颤抖的手指,心中酸楚更甚。

他明白,父皇的咆哮并非全然否认那通货膨胀的歪理,而是被逼到绝境的困兽之吼。

大明这台庞大的机器,运转所需的巨量银钱,就像一个无底洞,宝钞是目前唯一能快速填进去的东西。

“父皇…”朱标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,但依旧坚定,“儿臣明白父皇的难处!父皇殚精竭虑,皆为社稷黎民!儿臣绝非指责父皇,更非要父皇即刻停印宝钞,那无异于自断臂膀!”

朱元璋喘着粗气,死死盯着儿子。

朱标深吸一口气,迎上他父亲那恐怖的目光,脑海中却出现了叶言的话。

“但父皇!儿臣恳请您细想叶言、李魁他们死谏之言的核心!且叶言今日叶谈及此事时也无比动情,也谈到宝钞之关键在于度和信!此法当革新改革,以度定宝钞之稳定,以信停百姓俚语中的‘糊窗纸’之患啊,宝钞变糊窗纸,万民生计都维艰!”

他顿了顿,语气更加沉重。

“尤其是信,诚意伯从前也教导过儿臣,此信乃朝廷法度之公信!父皇欲以刀兵立信,强令通行,此乃雷霆手段,可震慑一时!然若宝钞因滥发而日贱,百姓持之如废纸,朝廷却仍以严刑峻法强征宝钞税赋,强令市面交易……此非立信,实乃毁信!毁的是万民对朝廷最后一点敬畏之心!此信若崩,则民怨如沸,社稷根基动摇,纵有百万雄师,刀兵再利,又能斩尽天下民心吗?!”

朱标就差说,民信或者说民心一没,万民起义那日,父皇您不怕吗?

“……度……信……”

朱元璋的咆哮戛然而止,如同被扼住了喉咙。

这俩个字实在是有用,尤其至此他也该明白,最可怕的不是宝钞的度,最可怕的就是信。

但……

刘伯温当初实乃过分,可他所说的信之崩塌,朱元璋是终于懂了。

但这是在叶言完全说清楚情况下才懂的,而现在他只觉得当初的刘伯温在指着他鼻子告诉他,你朱元璋在这样治国,早晚有一天全民起义的反你,你这皇帝狗屁不是!

朱元璋此时甚至还想继续大骂下去,把这些说出宝钞问题的大臣都杀了。

但……不能,也绝对不行!

很快,他脸上的暴怒如同潮水般迅速退去,只留下深深的疲惫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茫然。

他又重重跌坐回椅子上,仿佛全身力气都被抽空。

过了许久,他才再度开口,而这一次已经带着一种近乎认命的沉重,也带着一丝帝王最后的倔强。

“咱啊…知道了。可这宝钞……暂时停不了。北元的刀架在脖子上,中都的宫城都不能半途而废…该印,还得印……”

朱标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。

“但是!”朱元璋猛地抬起头,布满血丝的眼睛看向朱标,他直接猜到了他儿子的想法,“咱让你问一嘴叶言看来是正确的,标儿你说的对,他们说的也对……甚至他娘的刘基那货说的也没问题!”

从前是万万不能在老朱面前提起开国后的刘伯温,此时却由他嘴说出了。

朱标眼睛一下子亮了,朱元璋也最后重重一叹。

“罢了,度和信……尤其是信是万万不能毁!”

他目光扫过朱标,又仿佛穿透了墙壁,看向户部和宝钞提举司的方向!

“传旨吧!即日起,宝钞印制之数,由户部会同中书省重新核定!给咱定个章程出来!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!要量入为出,要看田亩收成,看商税收缴!王彦那套‘兑付所’的章程,明天早朝让他上来讲!胡惟庸主理,给咱议出个可行的法子!哪怕先开一个时辰,兑出一钱银子,也得让百姓知道,咱大明的宝钞,不是他娘的糊窗户纸!背后还有朝廷的银子顶着!”

成了!

贡院内的叶言猛地眼睛一亮,这算不算成功改变了大明……改变了经济?

爽!

虽说老朱真是倔啊,但这一步已经足以!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