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修真 > 百谏成圣下,大明死谏官! > 第79章 查账!来,你到底会不会算?

第79章 查账!来,你到底会不会算?(2/2)

目录

所以说的话贼重——“直接以欺君论处!”

欺、欺君?!

那不是明摆着隐瞒一点,就要九族一起跟着死吗?

那掌柜的一脸惊恐,耳边却听到王彦身后校尉和吏员轰然应诺的是字,然后这帮人,动作迅捷如风,立刻分头行动。

封账册的封账册,查库房的查库房,盘问伙计的盘问伙计。

整个瑞祥号瞬间被控制,陷入一片死寂。

掌柜瘫软在地,面如死灰。

而这也只是开始。

关键在于,叶言在几天内的调查中,当他走进当时的南京,或者说应天府城其下被划分为两个附郭县内,情况转折也无比迅速。

上元县内,刚刚带队来到县令衙内后,眼前的一幕让他不由一惊。

他此次前来查的并非是上元县的县令,查的是他麾下一名县丞,一名师爷。

而此刻。

“王大人,陛下交待今日需查清三户,时辰不早了啊……”毛骧按着刀柄,有些焦躁地低声劝说,他瞥了一眼衙堂内,“而这等民间纠纷,自有知县处置,我们还是先办皇差要紧?耽误了时辰,你我都不好交代。”

他说的其实没问题,关键在于此刻衙内好像正在处理一件民间的纠纷。

叶言他不是那种无情的人,尤其对于百姓之事,还是很看重的,毕竟他穿越前也是平头百姓。

因此操控王彦的目光扫过衙内那其中满脸冤屈的平民,或者说是商人...他不由微微摇头,声音平稳却不容置疑。

“毛指挥使,百姓鸣冤鼓响至公堂,便已是此地此刻最要紧的事情。况且……”他顿了顿,意有所指地看向那师爷县丞,“正可借此案,看看这县衙里要被查之人,斤两如何。”

他抬步便向堂内走去。

堂上知县一见王彦这身显眼的三品绯袍大官和那紧随其后,飞鱼服绣春刀的毛骧等人,顿时脸色一变,里面猜到了盛传的人册调查组来他这了,要查的应该就是他

由此。

此知县慌忙从公案后起身相迎。

“下官上元县知县吴庸,拜见王大人!毛指挥使!不知二位大人驾临,有失远迎,恕罪恕罪!”

王彦只略一颔首,目光便落在那跪着的商人身上:“本官路过,闻堂上有争。此人所讼何事?”

知县吴庸连忙道:“回大人,此乃刁商王富,无理取闹!朝廷今年收商税三十税一,天经地义,他竟敢质疑本县的县丞所核税额!”

而这一幕在叶言心里本不是大事,可接下来的发展让他触不及防。

王富这人见来了大官,顿时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,连连磕头。

“青天大老爷啊!草民冤枉啊!草民上月按商货交易额来算,按三十税一,应缴税八贯!草民也如数缴了,票据在此!”他高高举起一张盖着红印的票据,“可今日县丞老爷核账,非说草民上月交额应是九贯!那就硬逼着师爷在账本上记草民只缴了八贯,是少了一贯,这怎么还有突然要加税的说法?大人!草民不服啊!”

是缴税的问题?

“胡说八道!”旁边的县丞周禄立刻跳脚,指着王富鼻子斥道:“分明是你这刁商自己记错了账!上月分明就是该税收九贯!本官现在核得清清楚楚!你休想在此血口喷人,在县令大人面前状告、污蔑本朝廷命官!”

他语气相当激烈,可眼神却有些飘忽。

叶言听的也是迷糊了,还有收完税,突然又要税的情况?

九贯按照三十税一,应该是二百七十贯的交付税吧?

不过他也不在意,只是觉得赶紧处理就好,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
因此。

“吴知县,既然双方各执一词,且税收问题是这位县丞所负责?如此,孰是孰非,不是一查原始账目便知。着人取上月该商户的原始交易流水账册,以及税课司的征收底账与入库记录,当场核对。”

此言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,叶言也不知道他们在纠结什么。

而这话一说出口,县令其实也好奇到底是怎么回事,他只管让这县丞负责此事,只要每个月完成朝廷安排的工作即可,唯独这个月这位商人突然站出来反对?

难道真有问题?

他其实也不太懂算法,只是小时候背过一点算术的书籍内容,而且他是破格被提升成官的秀才,当年跟过朱元璋……对此事其实一窍不通,但这也是明朝洪武时期的常态。

毕竟《明实录》甚至记载载洪武八年时期,户部因误算致军粮短缺的案件,这离谱吧?但他这种情况放其他朝代是不正常,但放大明初期可太正常了。

老朱虽然也在《大诰》中严令官员需通晓算学——“凡知府、知州、知县,钱粮刑名,务必亲核,毋得委吏!”

可这是科举再开后规定的,鬼知道停的这十几年里,有多少官员是压根都不会算术。

叶言也通过分身眼睛看到这县令的茫然表情,心想不能那么巧吧?

对方此时也是听了自己分身的话,很干脆的着人去后面抬出账本的大箱子,立马准备让人查看账本上的记录。

至此,一个意外突然发生了。

“大人,难道您这样的大官,您也不懂税收吗?”王商人其实也不差那一贯,关键他就是气不过,乃至于突然指着王彦这个分身质问,“我且斗胆问大人一句,我王富一个月贩卖商货二百四十贯,难道三十税一,就是九贯吗?难道大人您也不懂算术吗?”

叶言当时愣了一下,居然有人敢质问朝廷命官,而且算术他怎么可能不会,不对!

“你说多少?!”

“二百四十贯,大人!”

王富都跪地上了,此时看王彦的反应,他恍惚间明白对方好像懂算法啊?

废话!

叶言说实话吓一跳,他能不懂吗?

况且不论其他的,这乘法的算术,在古代乘法口诀可在洪武时期相当成熟的,甚至秦朝记载就有乘法口诀的东西,完全和现代人学的毫无区别。

他以为是二百七十贯算出的九贯,结果你告诉我是二百四十贯算出来的?

这特么算的能对吗!

这可是最简单的乘法啊!

而且一旁的的县丞和师爷已经开始算了,可这还算什么?真就那么巧,真就不懂算术?!

然后就在他们算的过程中,就连王彦身后的男人,现在还不是锦衣卫指挥使,只是近卫指挥使的武官,粗人的毛骧都发现了不对劲。

“这账本算的没问题吧?张师爷。”

“放心吧,县丞大人,我办事你放心就可。”

之后。

“王大人,怎么回事……你听,这两人怎么仿佛看不懂账本,而且什么时候算账是反着算,三十税一,九贯应该是二百七十贯的商人店铺的总收益吧?怎么他们还算出了……额,拿九贯核算出得二百四十贯?”

这情况就离谱啊!

他们在干什么?

这算的是什么?

“大人,下官算好了,就是九贯!”

师爷说的相当自信,可听着他们算九贯倒推为二百四十贯的可笑算法,一旁的王商人也听得目瞪口呆,差点背过气去!

“县丞大人,师爷!您们这算的是什么天书吗?!三十税一!是每三十贯营收纳一税!九贯倒退怎么也就成了二百四十贯的税收?那你之前还收草民八贯呢,这是怎么回事?这还用算盘噼里啪啦打半天?您掰手指头都能数出来的吧!哪来的二百四十贯?那不是二百七十贯吗?”

叶言操控的王彦表情骤变,他想起自己革新科举的意义了,想起这古代官员可能会有的离谱情况了,但怎么能这么离谱?!

“停,这位县丞大人,还有这位师爷,本官现在只问你们一个问题。”

“既!上次王掌柜营收是二百四十贯吧?朝廷是三十税一的税率比,即每三十贯营收纳一税。这二百四十贯里有几个三十贯?该纳几税?!”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