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修真 > 百谏成圣下,大明死谏官! > 第87章 王彦:多收百姓的税,是不是也应该归还于民呢?

第87章 王彦:多收百姓的税,是不是也应该归还于民呢?(1/2)

目录

说实话到这一步为止,叶言带来的改变已经明朗了。

这也是还了百姓一个税收、要账干净的大明。

但是……

“郝建!”

朱元璋记得是这个名字,此刻,他看向叶言这个分身,这一刻这位糊涂官的反应啊,在朱元璋看来,多少能折射出一些臣子们真实的惶恐。

“现在咱的决定出现了,你又有何话要说否?”

被点名的分身郝建浑身猛地一激灵,仿佛从某种混沌中惊醒。

他几乎是手脚并用地从人群中爬出,官帽都歪了也顾不上扶正,脸上瞬间堆满了那种混合着极度惶恐和受宠若惊的复杂表情,似乎被皇帝点名问话是天大的恩典。

“陛…陛下……”

郝建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,甚至带上了点哭腔,他没有立刻回答朱元璋的问题,而是咚咚咚地磕了三个响头,力道之大,让前排几位官员都替他额头疼。

这蠢货又是在干什么?

然后难以置信的情况真的出现了,这分身完全没有他们想的那样惊恐和害怕,反倒是仿佛很认真的在赞美皇帝。

“陛下圣明!陛下圣明啊!”郝建抬起头,额头一片通红,眼中竟真的泛起了泪花,也不知是疼的还是演的,看向朱元璋的眼神充满了近乎狂热的崇拜,“陛下今日之决断,真真是…真正的拨乱反正,再造乾坤啊!”

他没有直接评价朱元璋的决策内容,而是先疯狂拍马屁,定下基调,陛下就是绝对正确的。

然后,他话锋巧妙地一转,看似在赞扬朱元璋,实则开始往胡惟庸那边递话头,或者说,是在为胡惟庸开脱。

“胡相……不,胡政事胡大人先前所言。”郝建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跪伏在地的胡惟庸,语气带着一种‘我懂你’的笨拙理解,“他老人家定是…定是本想为陛下分忧,为朝廷安稳!他提议用吏员专司算术,那也是…那也是怕陛下您太过操劳,想着多一层人手帮着查验,总归是好的!胡大人一片公忠体国之心,天地可鉴啊!”

我去!

胡惟庸也忙抬起头,好像看一个神人一样注视这位叶言分身,这真是他胡党的人?

只见郝建说完,忽然故意停顿了一下,仿佛在努力组织语言,也给了胡惟庸和百官一个信号——

这糊涂玩意居然还想帮胡大人说话?

就是这样!

“只是…只是胡大人可能也没想到一种痛心疾首的夸张,“他们连基本的账目都可能看不明白,连那些吏员算得对不对都搞不清楚!这是白白辜负了胡大人的一片苦心啊,辜负了陛下让他们明察的信任!也幸好陛下圣明想到了什么,那可能是臣愚钝不懂的地方,这是好事啊,胡大人也并非圣人总有出错的时候不是吗?”

“噗,哈哈哈!”

在这种时刻,突然的一道笑声出现,完全把正听的认真的老朱吓一跳。

转头看去后……

“蓝玉,你笑甚么?”

“陛下!”

“滚出奉天殿!”

其实朱元璋也莫名想笑,他本想责罚叶言这分身郝建,结果这家伙说话……过于直白和愚钝的帮胡惟庸说话了吧?

这那是拍马屁,这是明摆着帮忙讲话,看起来属实好笑啊。

但你蓝玉怎么能笑出声呢?

这是不给我朱元璋面子!

蓝玉的笑脸马上一凝,听这话,他面色一跨,不过却没动。

朱元璋也并不在乎,只是下意识骂了蓝玉一句,继续转回头看向郝建。

“继续说。”

“是!”郝建也仿佛被这笑声吓到,不过还是很激动的说着他的看法,“但胡大人心思是好的,只是结果…结果可能有很大问题,还是陛下您圣明,您知道不通算术就会弄出很多糊涂账,那多收了百姓钱粮的人啊,还让陛下您现在如此震怒…真是该打!该死!”

“可胡大人是真正的爱国之人,现降低职位已是大罚,陛下也息怒,息怒啊!”

叶言还是想让这分身活下来的,毕竟分身本身也没犯错,老朱要是就这样杀了这分身也是白死,虽然这条分身的命也帮到自己改变大明的事上了。

但不值,而且不如借此机会也示好胡惟庸,到时候用这分身每次谏言时,都捎带着胡惟庸一起来,顺手借助他的影响力。

所以这话的本质是——他在给胡惟庸搭了个台阶下,摆明说胡相没错的!是要再借题发挥了。

当然,这是一个正常官员能从话里听到的音,可现在大多数人反而觉得郝建只是单纯想对胡惟庸示好,想加入他的胡党之内升官发财而已。

朱元璋也是忍不住咧起嘴,这家伙倒是有意思,笨的令人发指啊。

胡惟庸此时虽然依旧跪着,但紧绷的肩膀也似乎微不可查地松弛了一丝。

这个郝建,虽然蠢笨浮夸得让人想踹一脚,但这番话,倒像是…在帮他撇清关系?帮他说话,让朱元璋息怒?而且对方也没落井下石。

真是想加入自己党派的自己人?

老朱此刻也是内心一叹,认真倾听这分身郝建颠三倒四却又暗含维护胡相逻辑的话,也听着他不断赞扬自己多么多么圣明的言语。

内心在无奈的同时,本来盛怒的心却也松弛了。

‘这蠢货,倒是懂得抱团!倒是想借着胡惟庸这人的势力升官呐……还知道安抚自己的情绪。’

不过,这也在朱元璋的意料之中,胡党本就树大根深,他胡惟庸也并不是像其他人靠其他人的帮衬才走到今天的,说他是一步步爬上来的也不为过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