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 突然抨击朱元璋,造假是因为你老朱要求严苛!(1/2)
“臣,刑部给事中汉林,有本奏!”
看朱元璋没反应,这次是叶言顶号分身了,他非得和朱元璋较真一下。
而且在他看来,老朱还特么没发现他自己的问题在哪里。
此话再次出口,老朱也回神了,只能默默看了分身几眼,他强压被打断退朝的不悦,冷冷的道:“讲!朕倒要听听,你又有何高见!”
他心中已认定,这汉林不过是于正一党,或是见风使舵之辈,想要趁火打劫的投机之徒,亦或者真有不满的狂徒言官罢了。
他还真猜对了,叶言这次谏言准备来一波有层次的‘先抑后扬’,而且他确实不爽朱元璋的某一点。
只见分身汉林闻言是深吸一口气,目光先是扫过依旧跪伏在地的胡惟庸,而后看向朱元璋朗声道:
“陛下!于给事中所言形式主义之弊,臣深以为然!然臣以为,光是针对并非是根本……此弊能蔓延至今,这胡惟庸,胡政事他难辞其咎,其罪是有二!”
二?
嘶,出列难道只是踩胡惟庸几脚?
朱元璋认定这个分身在投机,但踩胡惟庸的话,他倒是乐的听。
“哦?”朱元璋马上表情稍缓,颇为玩味的反问一声,“胡政事他有哪两罪?来!细细说来!”
胡惟庸现在也马上回头看向这个分身,好家伙,他是惹众怒了吗?
难道是于正的人?
这家伙真是疯子!
叶言毫不客气,他此次并非单纯针对胡惟庸,他为的是铺垫之后的玩意……
而此刻。
“是!陛下,臣抨击胡政事其一,便是苛察邀功,打压异己!”
嚯!
这话真敢说啊?!
于正都知道避讳着来,他胡惟庸根本就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倒了,你说你个给事中图什么?
百官不理解不要紧,叶言的分身汉林声音是再度拔高——
“正如于给事中所讲,我大明昔日扬州知府杨贤,为官清正,任上兴修水利,安抚流民,实绩有目共睹!”
“然其人性情耿直,不擅文书雕琢,上报公文偶有格式疏漏、数据涂改。”
这话,胡惟庸和朱元璋表情骤变,可,可不是生气。
居然是想笑?
妈的,杨贤那会在地方当官确实是这样没错,可后来进了中书省,那为了争权,他和李善长斗的差点脑浆子都斗出来了,你特么就说他为人性情耿直?
你玩呢!
叶言知道明史,他说这话时,自己都差点绷不住……不过逻辑其实没问题。
总之!
“陛下,胡政事当时又是如何做的?”
胡惟庸不笑,非得抓着他曾经的作为来说事,他怎么笑得出来?
汉林还更加认真的说:“他是揪住此等细微末节,当日在御前与圣上您慷慨陈词,言必称法度纲纪,他硬生生将一位实干之臣打成玩忽职守之辈,最终罢官去职!此乃对杨贤之苛,苛如秋霜,不留余地!”
哪里仅仅是不留余地的程度,胡惟庸当时是李善长的麾下,说是门生都不为过……但在他头上除了李善长就是杨贤。
当初的胡惟庸可什么都不是,他建国初期那一年是硬生生的针对了杨贤数月,是派人,是费尽心思备足了能扳倒对方的证据,才拿下对方。
此并非真正的大义凌然,乃最纯粹为夺权而做的争锋!
胡惟庸内心清楚是怎么回事,老朱也有数,新分身这个调子……他倒是喜欢听,他不介意借机发挥再去恶心这个他不得不用,可官瘾极大的臣子。
现场,百官中谁都没胆量出来打断,帮胡惟庸说话……这事,他们参和不了,胡惟庸也松口气?
文书的事其实是小事,最多暴露自己的两面派罢了,当官的谁不两面派?
叶言也清楚,这只是单纯恶心胡惟庸罢了,他所为都是为了铺垫另一件事。
这分身汉林也顿了顿,干脆语气更厉的讲第二点——“其二,便是胡政事他纵容包庇,默许造假!”
“陛下手中这份奏疏,数据浮夸若此,违背常理若此,那胡政事他总揽中书省事务去审议天下奏报,难道就真如他所言仅是‘失察’?”
“臣斗胆请问,若今日这奏疏是出自某个不附权阂、无门无派的地方官之手,胡政事还会如此失察吗?还会觉得无伤大雅吗?其对杨贤之苛与对同党之纵,判若云泥,此非双标而何?非党同伐异而何?!”
不过别管叶言话里他自己都想笑的东西存在,他抨击胡惟庸这点还真是内心所想。
胡惟庸做事太绝,这个人太飘,以老胡在洪武初年的操作和大力发展大明的能力来看,他什么都懂,他这些操作其实肤浅到极致,而且几乎对朱元璋是不加掩饰的。
理由,他总是有。
但事,他也总是出。
此番话也是句句诛心,将胡惟庸的双面嘴脸揭露无遗。
殿内的百官都噤若寒蝉,也都感到一阵寒意。
胡惟庸这人在有权力后,他所作所为与其说是两幅嘴脸,不如说他是特意如此——他就是在结党,他就是借权力,借着文书造假不造假的问题去吸引人,你来我这,我就不管你为了难处造假的事了……而不来的,他就是用此法在震慑所有于他之下的官吏。
对方跪在地上的身体假意微微颤抖,可却依旧没有抬头辩解。
老胡很清楚一点,此刻任何辩解在皇帝盛怒和这凌厉的指控下,都是苍白无力的。
而朱元璋听着,内心也松口气。
他心中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?
汉林的话,不过是把他心里那层窗户纸捅破了而已。
但胡惟庸就算混账,他确实也还要用……可他不介意借机发挥,这给事中的投机,他倒是很满意。
如此之下,他猛地一拍御案,指着胡惟庸就骂道:“胡惟庸!他汉林所言,你可有话说?咱看他说的对,对比当年杨贤那厮事,你是好一个铁面无私!好一个维护法度!”
“可你的法度到了如今就是对着自己人网开一面,对着不听话的人往死里整吗!朕看你这个中书政事,当得是越来越糊涂了!”
嚯!
叶言表情都微变,倒是不气。
这番朱元璋的斥骂,看似是严厉,实则完全留了余地。
这叫骂人?
只谈糊涂啊,不提问题呀。
所以朱元璋就是很明白,在眼下的洪武四年,北伐、赈灾、河工千头万绪,中枢是离不开胡惟庸这等能吏处理具体政务的。
他累,他能干,要是彻底拿下他,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者,反而可能引发朝局动荡。
因此,他骂是要骂的,但板子只能高高举起,却未必会狠狠落下。
虽说……
叶言感官和王彦是共享的,他抬头就看到老朱说完这话若有若无看向他的视线……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