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回 圣天子求贤问道 庄征君辞爵还家(2/2)
庄征君告别台儿庄后,就雇了一艘马溜子船,这船里还挺适合看书。没过几天,他就到了扬州,又在钞关住了一晚,打算换乘江船回南京。第二天一早,庄征君刚登上江船,就瞧见岸上停着二十多顶华丽的轿子,原来是两淮的大盐商们来拜访他,还递上了名帖。
因为船上空间狭窄,庄征君就先请了十位盐商上船。这些人里有和他沾亲带故的,有的喊他叔公,有的叫他尊兄,还有称老叔的,大家互相行礼后坐下。坐在第二位的人叫萧柏泉。众盐商纷纷夸赞:“皇上想要重用您,您却不愿做官,这品行真是高尚啊!”萧柏泉说:“晚辈明白老先生的想法。您胸有大才,想通过科举正途进入仕途,所以看不上这征辟的方式。这次回来,肯定是等着下次科举夺魁吧。皇上既然已经关注到您了,那将来中状元、榜眼、探花就是很有希望的事了。”庄征君笑着回应道:“征辟可是朝廷的重要选才方式,怎么能说看不上呢?要说科举夺魁,下次高中的肯定是您。我只想归隐山林,等着听您的好消息。”萧柏泉又问:“您在这儿还会见巡抚、道台这些官员吗?”庄征君回答说:“我归心似箭,马上就要开船走了。”说完,这十位盐商便告辞下船了,剩下的十几位盐商又分两次上船与庄征君见面。这么频繁的拜访,让庄征君十分厌烦。
紧接着,盐运使、盐道官员、盐运分司官员、扬州知府、江都县令等也都纷纷前来拜访,这可把庄征君折腾得够呛。送走这些官员后,他赶忙吩咐船夫立刻开船。当晚,盐商们凑了六百两银子,想送到船上给庄征君当路费,可船早就开走了,他们追不上,只好把银子拿了回去。
庄征君乘船时遇上了顺风,所以很快就顺利抵达了燕子矶。他满心欢喜地感叹:“我今天又见到江上美景了!”随后,他就雇了一艘凉篷船,装上行李,一路摇摇晃晃到了汉西门。到了汉西门后,他就让人挑着行李,自己则是步行回家,到家后先拜祭了祖先,然后才与妻子相见,笑着说:“我之前说最多三个月,最少两个月就回来,今天果然到了吧?我没说假话吧!”妻子也跟着笑了,当晚就准备好酒菜为他接风洗尘。
第二天早上,庄征君刚洗完脸,小厮就进来禀报:“六合的高大老爷来拜访。”庄征君就出去接待,他刚回来,布政司、应天府、驿道的官员,以及上元、江宁两县的官员,还有本地的乡绅们又接连上门拜访。这一圈下来,庄征君不停地穿靴子、脱靴子,烦得不行。他跟妻子抱怨道:“我真是自找麻烦!朝廷既然把玄武湖赐给了我,我何必还住在这里,跟这些人纠缠不清?我们赶紧搬到湖上去住,享受清净日子吧!”于是,夫妻俩当晚就收拾东西,搬到玄武湖去了。
玄武湖特别大,面积跟西湖差不多。从湖左边的台城能望见鸡鸣寺。湖里种着菱角、莲藕、莲花、芡实,每年能收获几千石。湖中有七十二艘打鱼船,南京城里每天早上卖的鱼,都是从这湖里打捞上来的。湖中间有五座大岛:四座岛上存放着书籍资料;中间那座岛上,有一座大花园,是皇上赐给庄征君住的,里面有几十间屋子。花园里长着好几人才能合抱的老树,还有梅花、桃花、李花、芭蕉、桂花、菊花,一年四季花开不断。还有一大片竹林,竹子足有数万竿。花园里的屋子门窗一打开,湖光山色尽收眼底,美得就像仙境一样。花园门口拴着一条小船,想去哪儿,划船就能到;要是把船收走,别人想过来,那根本没辙。庄征君就住在这座花园里。
有一天,庄征君和妻子倚着栏杆看湖水,就笑着说:“你瞧瞧这湖光山色!现在都是咱们的啦!以后咱们天天都能在这儿游玩,不像杜少卿,还得带着夫人跑去清凉山赏花!”要是闲着没事的时候,庄征君就备好一壶酒,让妻子坐在旁边,并把杜少卿写的《诗说》念给他听。每当念到有趣的地方时,两人就会喝一大杯酒,然后相视大笑。庄征君在湖中的日子过得十分自在惬意。
突然有一天,有人在湖对岸喊船。这边把船划过去接来人,庄征君也迎了出去。来人就进屋行礼,原来是卢信侯。庄征君特别高兴,说:“自从路上分别后,我一直盼着能再见到你,你今天怎么到这儿来了?”卢信侯说:“昨天我去你府上,没找着人,今天才找到这儿。你在这儿的生活简直像神仙一样,太让人羡慕了!”庄征君说:“这地方跟外界离得远,虽说比不上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,但也差不了多少。你就在这儿多住些日子,说不定下次再来,你都找不着路了。”说完,庄征君准备好酒菜,两人一起喝酒聊天。
两人一直喝到半夜三更,就有一个小厮慌慌张张跑进来,说:“中山王府派了几百个士兵,举着上千个火把,把湖中的七十二艘渔船都扣下了,还派兵渡湖,把咱们花园围了个水泄不通!”庄征君大吃一惊,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。这时,又有一个小厮跑进来报告:“有个总兵大人到大厅来了。”庄征君赶忙出去迎接。总兵见到庄征君后行礼,庄征君问:“不知道我家出了什么事?”总兵说:“跟您府上没关系。”接着就凑到庄征君耳边小声说:“因为卢信侯家里藏着《高青邱文集》,这是禁书,被人告发了。京里听说这人会武功,比较勇猛,所以就派兵来抓他。今天他们跟着卢信侯到了您这儿,所以我来带人,您可别让他察觉跑了。”庄征君说:“总兵大人,这事交给我吧。我明天让他自己去投案,要是人跑了,您就找我问罪。”总兵听了这话,就说:“既然您这么说了,那肯定没问题。我就先告辞了。”庄征君把总兵送到门口,总兵一声令下,那些士兵就全都渡河回去了。
卢信侯把这番对话都听见了,他说:“我是个硬汉子,怎么能逃跑连累您呢?我明天就自己去坐牢!”庄征君笑着安慰他:“你就去那儿暂且待几天,不出一个月,我保证把你弄出来,到时候你又能自由自在啦。”于是,卢信侯就主动去监狱投案了。
而庄征君却是偷偷写了十几封信,又派人送到京城,拜托朝廷里的大官们帮忙。后来,从相关部门发出文书,把卢信侯给放了,反倒治了那个举报人的罪。卢信侯特别感谢庄征君,之后又留在花园里住下。
过了几天,又有两个人在湖对岸喊船,等船渡过来后,庄征君迎上去一看,原来是迟衡山和杜少卿。庄征君高兴地说:“太巧了!真是‘正想找人好好聊聊,客人就到了’。”于是他就把两人请到湖中的亭子里坐下。迟衡山说这次来是为了商量之前定好的泰伯祠祭祀礼乐的事儿。庄征君留两人吃了一整天酒,大家才一起仔仔细细地把泰伯祠祭祀要用的礼乐都商量妥当,然后把相关内容交给迟衡山带走了。
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就过完年了。到了二月中旬,迟衡山约上马纯上、蘧駪夫、季苇萧、萧金铉、金东崖,在杜少卿家河边的屋子里,商量祭祀泰伯祠的具体事情。大家说:“得找个人来当主祭才行,可到底找谁合适呢?”迟衡山说:“咱们祭祀的可是大圣人,必须得找个圣贤的门徒来主持祭祀,这样才配得上,现在一定要把这个人找出来。”大家连忙问:“你说的到底是谁啊?”迟衡山掰着手指头,准备说出这个人的名字。
这人到底是谁呢?欲知后事如何,我们下回再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