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儒林外史大白话 > 第11章 搜神记?十一

第11章 搜神记?十一(2/2)

目录

颜含,字弘都。他的二嫂樊氏因病失明,医生开的药方里需要蚺蛇胆,颜含四处寻找,想尽办法也没能找到。他为此忧愁叹息了很久。有一次白天独自坐着,忽然有个穿青衣的童子,年纪大概十三四岁,拿着一个青色布囊递给颜含。颜含打开一看,里面正是蚺蛇胆。童子犹豫着走出房门,化作一只青鸟飞走了。颜含拿到蛇胆配好药,嫂子的病立刻就好了。

郭巨是隆虑人,也有人说他是河内温县人。他兄弟三人,父亲早逝,守丧结束后,两个弟弟要求分家,家里有两千万钱,两个弟弟各分走一千万,郭巨只和母亲住在客舍里,夫妻俩靠做雇工挣钱供养母亲。过了一段时间,妻子生了个男孩,郭巨心想:一是养孩子会妨碍侍奉母亲;二是老人有吃的,总喜欢分给儿孙,自己的食物就会减少。于是他就到野外挖地,想把孩子埋了,却挖到一块石盖,石盖釜,赐给你用。”从此郭巨的名声传遍天下。

新兴郡的刘殷,字长盛,七岁时父亲去世,他因悲伤过度,守丧的礼仪超过了常规,服丧三年里,从没笑过。他侍奉曾祖母王氏时,曾祖母夜里梦见有人对她说:“西篱笆下有粮食。”醒来后去挖掘,挖出了十五钟粟米,粟米上的铭文写着:“七年粟百石,赐给孝子刘殷。”从此家里吃这些粟米,整整吃了七年才吃完。后来王氏去世,刘殷夫妇因悲伤而形容枯槁,几乎丧命。当时灵柩还在停放,西邻突然失火,风势很猛,刘殷夫妇对着灵柩叩头号哭,大火竟然熄灭了。之后有两只白鸠飞来,在他家院子的树上筑巢。

杨公名伯雍,是雒阳县人,原本以做中间人介绍买卖为生,生性笃实孝顺。父母去世后,他把父母葬在无终山,于是就在那里安了家。无终山高八十里,山上没有水,杨公就到山下汲水,在山坡路口设免费茶水,过往行人都能喝到。这样过了三年,有一个人来喝茶,给了杨公一斗石子,让他到地势高且平坦、有石头的好地方种下,还说:“石头里会生出玉来。”杨公当时还没娶妻,那人又说:“你以后会娶到好妻子。”说完就不见了。杨公于是种下石子,几年里常常去查看,发现石头上长出了玉籽,这事没人知道。有个姓徐的人,是右北平的名门望族之女,品行很好,当时很多人求亲,徐家大多不答应。杨公试着向徐家求亲,徐家的人笑着认为他狂妄,就开玩笑说:“你要是能拿来一双白玉璧,就答应和你成婚。”杨公到自己种玉的田里,挖出了五双白玉璧,用它们作为聘礼。徐家的人非常吃惊,于是把女儿嫁给了杨公。天子听说这件事后觉得很奇异,任命杨公为大夫。后来人们在种玉的地方四角立起大石柱,每根高一丈,中间那一片地被命名为“玉田”。

衡农,字剽卿,是东平人。他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,侍奉继母极其孝顺。有一次他住在别处,遇到雷雨天气,多次梦见老虎咬自己的脚。衡农喊妻子一起到院子里,叩了三次头。随后他住的屋子突然倒塌,压死了三十多人,只有衡农夫妇幸免于难。

罗威,字德仁,八岁时父亲去世,侍奉母亲极其孝顺。母亲七十岁时,天气特别寒冷,罗威常常先自己躺到床上把被褥暖热,然后再让母亲睡。

王裒,字伟元,是城阳营陵县人。他的父亲王仪被魏文帝杀害,王裒在父亲墓旁搭建茅屋居住,早晚都要到墓前跪拜,抱着墓旁的柏树悲痛号哭,眼泪滴在树上,树因此枯萎了。王裒的母亲生性怕打雷,母亲去世后,每当打雷,王裒就会到母亲墓前说:“裒在这里呢。”

郑弘升任临淮太守时,郡里有个叫徐宪的人正在守丧,极尽哀伤之情,有白鸠在他家门口的树上筑巢。郑弘举荐徐宪为孝廉,朝廷上下都称徐宪为“白鸠郎”。

汉朝时,东海郡有个孝顺的媳妇,供养婆婆非常恭敬。婆婆说:“媳妇供养我辛苦,我已经老了,何必可惜这剩下的岁月,长久拖累年轻的你呢?”于是就上吊自杀了。婆婆的女儿到官府告状说:“是媳妇杀了我母亲。”官府把孝妇抓起来关押,用酷刑拷打审问,孝妇受不了痛苦,被迫承认了罪名。当时于公担任狱吏,说:“这个媳妇供养婆婆十多年,以孝顺闻名,肯定不会杀人。”太守不听他的意见。于公争辩无效,抱着案卷在官府里痛哭后离开了。从那以后,郡里遭遇大旱,三年没下雨。后来新太守到任,于公说:“孝妇不该死,前任太守冤枉杀了她,灾祸应该就是因为这个。”太守立刻亲自去祭奠孝妇的坟墓,还为她立碑表彰,天马上就下雨了,这一年庄稼大丰收。老人们流传说:“孝妇名叫周青,周青临刑前,让人在车上载了十丈长的竹竿,上面挂着五面幡旗,当着众人发誓说:‘我周青如果有罪,愿意被处死,血会顺着竹竿流下来;我如果是被冤枉而死,血会逆流而上。’行刑之后,她的血呈青黄色,沿着幡旗竹竿往上流,一直流到顶端,又顺着幡旗流下来。”

犍为郡的叔先泥和,他的女儿名叫叔先雄。永建三年,叔先泥和担任县里的功曹,县长赵祉派他携带文书去拜见巴郡太守。他在十月乘船时,在城边湍急的水流中落水而死,尸体没找到。叔先雄悲痛大哭,不想活了,她告诉弟弟叔先贤和丈夫,让他们努力寻找父亲的尸体,如果找不到,自己就跳江寻找。当时叔先雄二十七岁,有个儿子叫贡,五岁,还有个儿子叫贳,三岁。她给两个儿子各做了一个绣香囊,里面装着金珠、玉环,预先给儿子们系在身上,悲伤的哭喊声一直没停,亲族们都私下为她担忧。到了十二月十五日,还是没找到父亲的尸体,叔先雄坐着小船到父亲落水的地方,哭了几声后,最终跳了下去,随着漩涡沉入水底。她托梦告诉弟弟说:“到二十一日,我会和父亲一起浮出水面。”到了那天,果然像梦里说的那样,她和父亲互相搀扶着一起浮出了江面。县长把这件事上报给郡太守,郡太守肃登又上报给尚书,朝廷于是派户曹掾为叔先雄立碑,刻下她的形象,让人们知道她极致的孝心。

河南乐羊子的妻子,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儿,亲自辛勤劳作供养婆婆。有一次别人家的鸡误闯进她家院子,婆婆偷偷把鸡杀了煮着吃。乐羊子的妻子面对鸡肉却不吃,还哭了起来。婆婆奇怪地问她原因,她说:“我是伤心家里贫穷,让您吃了别人家的鸡肉。”婆婆最终把鸡肉倒掉了。后来有强盗想侵犯她,就先劫持了她的婆婆,她听到动静,拿着刀冲出来。强盗说:“放下你的刀,顺从我的话,就能保全你和你婆婆的性命;不顺从,我就杀了你婆婆。”她仰天长叹,自刎而死,强盗也没杀她的婆婆。太守听说这件事后,派人捕杀了强盗,赏赐给她丝织品,按照礼仪安葬了她。

庾衮,字叔褒。咸宁年间发生大瘟疫,他的两个哥哥都病死了,二哥庾毗也病危,瘟疫正严重的时候,父母和其他弟弟都搬到外面居住,只有庾衮留下来没走。父兄们强行劝他离开,他说:“我天生不怕瘟疫。”于是亲自照料庾毗,日夜不睡觉,还时常对着哥哥们的灵柩哀伤哭祭不停。这样过了十多天,瘟疫的势头退去,家人才回来。庾毗的病好了,庾衮也没染上瘟疫。

宋康王的侍从韩凭娶了何氏为妻,何氏很美,宋康王就把她抢了过去。韩凭心怀怨恨,宋康王把他囚禁起来,判了他服城旦(一种筑城的苦刑)的刑罚。何氏偷偷给韩凭写信,信里的话隐晦曲折:“雨水连绵,河水又大又深,太阳照在心上。”不久宋康王得到这封信,拿给手下人看,手下人都不明白意思。大臣苏贺解释说:“‘雨水连绵’,是说她忧愁又思念;‘河水又大又深’,是说两人无法往来;‘太阳照在心上’,是说她有了必死的决心。”没过多久,韩凭就自杀了。何氏暗中把自己的衣服泡得腐烂,宋康王和她一起登台时,她趁机跳台自杀,手下人急忙去拉,衣服一拉就破,没能拉住,何氏死了。她在腰带里留下遗书说:“大王想让我活着,我却愿意死,希望能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合葬。”宋康王大怒,不听从她的请求,让同乡人把他们分开埋葬,两座坟墓遥遥相对。宋康王说:“你们夫妻俩既然这么相爱,要是能让两座坟墓合在一起,我就不阻拦你们。”没过多久,两座坟墓的顶端各长出一棵大梓树,十天就长到一抱粗,树干弯曲着互相靠近,树根在地下交错,树枝在上面缠绕。又有一对鸳鸯,一雌一雄,一直栖息在树上,早晚都不离开,脖子互相依偎着悲伤鸣叫,声音让人感动。宋国人同情他们,就把这树叫做“相思树”,“相思”的名称就是从这时开始的。南方人说,这对鸳鸯就是韩凭夫妇的魂魄变成的。现在睢阳还有韩凭城,关于他们的歌谣至今还在流传。

东汉末年,零阳郡太守史满有个女儿,喜欢上了门下的书佐(掌管文书的小吏)。她偷偷让侍女取来书佐洗手后的剩水喝了,于是怀了孕。后来生下一个儿子,等孩子能走路了,史满让手下人抱着孩子出来,让他去找自己的父亲。孩子爬着径直扑进书佐怀里,书佐把他推开,孩子摔倒在地上,变成了水。史满追问女儿,女儿把之前偷喝洗手水的事全说了,史满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书佐。

鄱阳郡西边有个望夫冈。从前县里有个叫陈明的人,和梅氏定了婚,还没成婚,梅氏就被妖魅骗走了。陈明去找占卜的人,占卜的人说:“往西北走五十里去找就能找到。”陈明按照这话去做,看到一个大山洞,深得没有底。他用绳子吊着人下去,终于找到了梅氏。陈明让梅氏先出来,可他带来的同乡秦文,却丢下陈明自己走了。梅氏于是发誓坚守节操,登上这个山冈顶端眺望丈夫,这个山冈因此得名望夫冈。

东汉时,南康郡的邓元义,父亲邓伯考担任尚书仆射。邓元义回故乡时,妻子留下来侍奉婆婆,非常恭敬。但婆婆讨厌她,把她关在空屋子里,克扣她的饮食,她变得瘦弱不堪,处境一天天艰难,却始终没有怨言。当时邓伯考觉得奇怪,就问原因,邓元义的儿子邓朗,当时才几岁,说:“母亲没病,只是饿得难受。”邓伯考流着泪说:“没想到亲生母亲反而制造这样的灾祸!”于是把邓元义的妻子送回娘家,让她改嫁,后来她嫁给了华仲。华仲担任将作大匠时,她乘着朝廷的车马出门,邓元义在路上看到她,对别人说:“这是我以前的妻子,没有别的过错,我母亲对她实在太苛刻了,她原本是个尊贵的人。”他们的儿子邓朗,当时担任郎官,母亲给他写信,他都不回信;母亲给他送衣裳,他就烧掉。母亲却不放在心上。母亲想见他,就到亲家李氏家的正屋,让人用别的借口请邓朗来。邓朗来了,见到母亲,拜了两拜就哭了,接着起身要走。母亲追着对他说:“我差点死了,自从被你家抛弃后,我有什么过错,你竟然这样对我!”从此母子俩就断绝了来往。

严遵担任扬州刺史时,巡视部属,听到路边有个女子在哭,哭声却不哀伤。严遵问她哭的是谁,女子回答说:“我丈夫被火烧死了。”严遵命令官吏把尸体抬来,对着尸体查看后,对官吏说:“死人自己说不是被烧死的。”于是把女子抓起来,让人看守尸体,说:“这里面肯定有冤情。”官吏报告说:“有苍蝇聚集在死者的头部。”严遵让人拨开死者头发查看,发现有一根铁锥穿透了死者的头顶。经过审问,女子承认是因为通奸杀害了丈夫。

汉朝的范式,字巨卿,是山阳郡金乡人,又名范泛。他和汝南郡的张劭是朋友,张劭字元伯。两人一起在太学读书,后来范式要回乡,对元伯说:“两年后我会回来,到时候去拜见你的父母,看看你的孩子。”两人于是一起约定了日期。到了约定的日子,元伯把这事详细告诉母亲,请母亲准备酒菜等候范式。母亲说:“分别两年了,又相隔千里,你怎么这么确定他会来呢?”元伯说:“巨卿是讲信用的人,肯定不会违约。”母亲说:“要是这样,我就为你酿酒。”到了约定的那天,范式果然来了。两人走进厅堂,拜见饮酒,尽情欢乐后才分别。后来元伯生病,病情很重,同郡的到君章、殷子征日夜照料他。元伯临终时,叹息说:“遗憾的是没能见到我的死友。”子征说:“我和君章都尽心照顾你,难道我们不是你的死友,你还要找谁呢?”元伯说:“你们两位是我的生友(生前的朋友),山阳郡的范巨卿,才是我所说的死友(生死与共的朋友)啊。”不久元伯就去世了。范式突然梦见元伯戴着黑色礼帽,帽带垂着,穿着鞋子,喊他说:“巨卿!我在某天去世,会在某个时辰下葬,永远回到阴间去了。你没忘记我,能不能赶过来送我?”范式一下子醒过来,悲痛叹息,流下眼泪。他立刻穿上为朋友吊丧的衣服,赶在元伯下葬的日子,骑马飞奔过去。还没到,元伯的灵柩已经出发前往墓地了。到了墓穴,准备下葬时,灵柩却不肯进穴。元伯的母亲抚摸着灵柩说:“元伯,难道你在等谁吗?”于是停下灵柩等了一会儿,就看到一辆白车、一匹白马,有人哭着赶来。元伯的母亲望着那辆车马说:“这一定是范巨卿来了。”范式到了之后,叩拜灵柩,说:“元伯,一路走好!生死不同路,从此永别了。”参加葬礼的有上千人,都为他们流泪。范式于是拉着牵引灵柩的绳子,灵柩这才向前移动。范式随后留在墓地旁,为元伯修整坟墓、栽种树木,之后才离开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