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儒林外史大白话 > 第12章 搜神记?十二

第12章 搜神记?十二(2/2)

目录

秦朝时,南方有“落头民”,他们的头能飞。这类人聚集的地方有祭祀活动,名叫“虫落”,所以他们也叫这个名字。吴国时,将军朱桓得到一个婢女,每天晚上睡下后,头就会飞出去,有的从狗洞飞,有的从天窗飞,用耳朵当翅膀,快天亮时再飞回来。这种情况发生了好几次,身边的人觉得奇怪,晚上点灯查看,只见婢女只有身体没有头,身体有点凉,还有微弱的气息。于是用被子把她的身体盖住。到了天亮,婢女的头飞回来,被被子挡住没法回到脖子上,掉在地上两三次,发出忧愁的叫声,身体气息急促,像要死去一样。人们掀开被子,头才重新回到脖子上,过了一会儿,婢女就恢复正常了。朱桓觉得这太怪异,不敢留着她,就把她放走了。后来仔细打听,才知道这是“落头民”的天性。当时去南方征讨的大将,也常常抓到这样的人。还有人曾用铜盘盖住婢女的身体,头飞回来进不去,婢女最终死了。

长江、汉水一带,有“?人”,他们的祖先是廪君的后代,能变成老虎。长沙郡所属的蛮县东边高山上的居民,曾做了陷阱捕虎,陷阱触发后,第二天众人一起去捉虎,却看见一个亭长,戴着红头巾、大帽子,坐在陷阱里。众人问:“您怎么会在这陷阱里?”亭长大怒说:“昨天突然被县里召唤,晚上躲雨,不小心掉进这里,快放我出去!”众人说:“您被召唤,不该有文书吗?”亭长立刻从怀里掏出召唤文书,众人于是放了他。刚走开没多远回头看,亭长就变成老虎,上山跑了。有人说:“?是老虎变成的人,会穿紫色葛布衣服,脚没有脚后跟;老虎中,有五个脚趾的都是?变的。”

蜀地西南的高山上,有一种生物,像猴子,高七尺,能像人一样走路,擅长追人,名叫“猳国”,也叫“马化”,还有人叫它“玃猿”。它们会盯着路上有美貌的妇女,趁机偷走,没人能发现。如果有行人经过它们附近,它们会用长绳子拉人,行人还是躲不过。这种生物能分辨男人和女人的气味,所以只偷女人,不偷男人。要是偷到女人,就把女人当妻子。女人要是没生孩子,一辈子都不能回家;过了十年,女人的外形会变得和“猳国”一样,意识也模糊了,不再想回家。要是女人生了孩子,“猳国”就会抱着孩子把女人送回她家。生下的孩子,都像人。如果女人不养孩子,自己就会死去,所以女人们都害怕,不敢不养。孩子长大后,和普通人没区别,都姓杨。所以现在蜀地西南有很多姓杨的人,大都是“猳国”(马化)的后代。

临川郡的各座山里,有一种妖物,出现时常常伴随着大风大雨,发出像呼啸一样的声音,能“射”人,被“射”中的人,过一会儿身体就会肿起来,毒性很强。这种妖物分雌雄:雄性“射”的毒发作快,雌性的发作慢;发作快的,不到半天人就不行了,发作慢的,能撑到第二天。身边要是有人救,还能活下来,救得晚了就会死去。民间叫它“刀劳鬼”。所以其他书籍说:“鬼神是那种能在世上显现祸福征兆的东西。”老子说:“从前得到‘道’的:天得到‘道’就清澈,地得到‘道’就安宁,神得到‘道’就灵验,山谷得到‘道’就充盈,诸侯君王得到‘道’就能成为天下的主宰。”这么说,天地鬼神和我们是同时存在的,气的成分不同,本性就不同,生存的区域不同,形态就不同,没法同时拥有多种特性。活着的生物主宰阳气,死去的事物主宰阴气,本性依附的载体不同,各自安于自己的生存状态,在极阴的地方,就有怪物存在。

越地的深山里有一种鸟,像斑鸠那么大,羽毛是青色的,名叫“冶鸟”。它会在大树上打洞做巢,巢像能装五六升东西的容器,洞口直径几寸,周围用泥土装饰,红白相间,像射箭用的靶子。伐木工人看到这种树,就会避开;有时晚上看不见鸟,鸟也知道人没看见,就会鸣叫着说:“咄咄上去!”意思是第二天应该赶紧往山上走;要是叫“咄咄下去!”就是第二天应该赶紧往山下走;要是鸟没让人离开,只是不停说笑,人就可以留下来伐木。如果有人在鸟栖息的地方做了肮脏的事,就会有老虎整夜守在那里,人要是不离开,老虎就会伤人。这种鸟,白天看它的样子,是鸟;晚上听它的叫声,也是鸟;有时它想玩乐,就会变成三尺高的人,到山涧里捉石蟹,找路人帮忙烤蟹吃,人不能冒犯它。越地人说这种鸟是越地巫师的祖先。

南海之外,有“鲛人”,住在水里,像鱼一样,但不停止纺织。他们哭的时候,眼泪能变成珍珠。

庐江郡的耽县、枞阳县一带,山野里有大青、小青、黑三种怪异事物,时常能听到哭声,多的时候有几十人在哭,哭声里有男有女、有老有少,像刚办丧事的样子。邻居们听到会很吃惊,赶到哭声传来的地方,却总是看不到人。但在哭声出现的地方,之后一定会有丧事发生:哭声大,就是大户人家办丧事;哭声小,就是小户人家办丧事。

庐江郡的大山里,有“山都”,像人一样,光着身子,看到人就跑。有男有女,身高能到四五丈,会呼啸着互相呼唤,常常在昏暗的地方活动,像山林里的鬼怪。

汉灵帝中平年间,江水里有一种生物,名叫“蜮”,也叫“短狐”,能含着沙子射人。被射中的人,会身体抽筋、头痛、发烧,严重的会死去。江边的人用偏方治疗,能从伤口里取出沙子和小石子。《诗经》里说“是鬼是蜮,难以揣测”,说的就是它。现在民间叫它“溪毒”。古代的学者认为,男女在同一条河里洗澡,行为不检点的女人引发混乱的气,就会生出这种生物。

汉朝永昌郡不韦县有一条“禁水”,水里有毒气,只有十一月、十二月勉强能渡河;从正月到十月不能渡河,一渡河就会生病,甚至死亡。水里的毒气里有凶恶的东西,看不见它的样子,但它活动时会发出声音,像有东西在撞击。撞到树木,树木会折断;撞到人,人就会受伤。当地人称它为“鬼弹”。所以郡里有罪犯,会把他们流放到禁水旁边,过不了十天,罪犯都会死。

我妻子的姐姐的丈夫蒋士,家里有个雇工得了病,大便带血。医生诊断是中了蛊毒,就偷偷把蘘荷根铺在雇工的床席下,没让雇工知道。之后雇工突然疯癫地喊:“吃我蛊虫的人,是张小小!”接着又喊“小小快跑”之类的话。现在人们治蛊毒,大多用蘘荷根,常常有效。蘘荷,也有人叫它“嘉草”。

鄱阳郡的赵寿养了狗蛊,有一次陈岑去拜访赵寿,突然有六七群大黄狗跑出来咬陈岑;后来余相伯回家,吃了赵寿妻子做的饭,吐血不止,差点死掉,把桔梗磨成粉冲水喝,才痊愈。蛊有各种怪物,像鬼一样,它们的妖形能变化成不同种类的生物:有的变成狗、猪,有的变成虫子、蛇。养蛊的人自己不知道蛊的形态,却用蛊来害百姓,被蛊毒中的人都会死。

荥阳郡有一户姓廖的人家,世代养蛊,靠养蛊发了财。后来娶了新媳妇,没把养蛊的事告诉她。有一次家里人都出去了,只有新媳妇在家看家,她忽然看到屋里有个大缸,就试着打开,发现里面有一条大蛇,于是烧开水把蛇烫死了。等家人回来,新媳妇把这事全说了,全家人又吃惊又惋惜。没过多久,廖家人生了瘟疫,几乎全死光了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