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儒林外史大白话 > 第18章 搜神记?十八

第18章 搜神记?十八(2/2)

目录

手下的官吏、士兵都很害怕,说应该离开这里。亭吏传话说:“督邮想在楼上观望,快打扫干净。”一会儿,到伯夷就上了楼。天还没黑,楼梯台阶下又有火光,到伯夷下令:“我在思考道义,不能见火,把火灭了。”官吏知道肯定会有变故,需要用火照明,就把火藏在了壶里。

天黑后,到伯夷整理好衣服坐下,背诵完《六甲》《孝经》《易经》原文,就躺下了。过了一会儿,他转身朝东躺着,用头巾绑住双脚、盖住头,悄悄拔出剑、解开腰带。夜里,一个四五尺高的漆黑怪物慢慢变大,走到柱子边,突然朝到伯夷扑来。到伯夷用被子盖住怪物,光着脚差点摔下来,反复用剑和腰带打怪物的脚,同时喊人拿火上来照。

一看,原来是只红色的老狐狸,身上几乎没毛。众人把狐狸拖下去烧死了。第二天早上,拆了亭楼,发现里面有一百多束被剃下来的人的发髻,从此这个亭子的妖怪就绝迹了。

吴地有个书生,头发花白,自称胡博士,教很多学生读书,后来突然不见了。九月初九那天,读书人结伴登山游玩,听到有人讲书的声音,让仆人去寻找,结果在一个空坟里看到一群狐狸排成队,见到人就跑,只有那只老狐狸没走,正是之前那个头发花白的胡博士。

陈郡人谢鲲因病辞官,到豫章避难,曾路过一个空亭子,夜里就在亭子里住宿。这个亭子以前总有人被杀。到了夜里四更,有个穿黄衣服的人喊谢鲲的字:“幼舆!开门。”

谢鲲态度淡然,毫无惧色,让对方把胳膊伸到窗户里来。黄衣人真的把胳膊伸了进来,谢鲲立刻用力拽,结果把对方的胳膊拽断了,黄衣人赶紧逃走了。第二天一看,断胳膊竟是鹿的胳膊,谢鲲顺着血迹去找,抓到了那只鹿。从此,这个亭子再也没闹过妖怪。

晋时有个姓王的读书人,家在吴郡,返回时到了曲阿县,天色已晚,他把船拴好,停在大坝边,看见坝上有个十七八岁的女子,就喊她上船留宿。

天亮时,王生解下金铃系在女子胳膊上,派人跟着她回家,可到了地方根本没有这样的女子。跟着的人走到猪栏边,发现一头母猪的胳膊上系着那只金铃。

汉代齐国人梁文喜欢修道,家里有座神祠,建了三四间屋子,神座上挂着黑帐子,梁文常在里面祭祀,这样过了十几年。后来一次祭祀时,帐子里突然有人说话,自称“高山君”,特别能吃,还能治病,而且很灵验。

梁文恭敬地侍奉它,又过了几年,终于能进帐子里。一次“高山君”喝醉了,梁文请求看看它的样子。“高山君”对梁文说:“把你的手伸过来!”梁文伸手进去,摸到它的下巴,胡子很长;梁文慢慢用手绕住胡子,突然用力一拉,听到了羊叫的声音。

帐子外的人吓得赶紧进来帮梁文拉,结果拉出一只羊——是袁术家丢失了七八年的羊,没人知道它去了哪里。梁文把羊杀了,神祠的怪事就结束了。

北平人田琰在为母亲守丧,一直住在守丧的茅庐里。一天夜里,他突然走进妻子的房间,妻子悄悄奇怪地说:“你在守丧期间,不该这样啊。”田琰不听,还是和妻子同床了。

后来田琰又暂时回了家,却不跟妻子说话。妻子奇怪他不吭声,还拿之前的事指责他,田琰这才知道之前是鬼魅作祟。当天傍晚,田琰没睡觉,把丧服挂在茅庐里。

没过多久,就有一只白狗闯进茅庐,叼起丧服,变成人的样子,穿着丧服走进妻子的房间。田琰跟在后面追,看见白狗正要爬上妻子的床,立刻打死了它。妻子又羞又愧,最后死了。

司空南阳人来季德去世后,尸体还在灵堂停放着,一天,他的鬼魂突然现身坐在祭床上,容貌、衣服、声音都和生前一模一样,还按顺序教导孙儿、妇女,说的事有条有理,甚至鞭打奴婢时,都能说中她们的过错。

鬼魂吃喝完,告别后就离开了,家里人都悲痛欲绝。这样过了几年,家人渐渐感到厌烦痛苦。后来一次,鬼魂喝多了酒,醉后现了原形,原来是只老狗。家人一起把狗打死了,追问后才知道,这是村里酒馆的狗。

山阳人王瑚,字孟琏,担任东海兰陵尉时,每天半夜,总有个戴黑头巾、穿白单衣的官吏来县衙敲门。手下人去迎接,那官吏却突然不见了,这样过了好几年。

后来王瑚让人暗中观察,发现一只老狗,身体还是白色的,一到县衙门口就变成人。手下人把这事告诉了王瑚,王瑚杀了老狗,怪事就绝迹了。

桂阳太守李叔坚当从事时,家里有只狗会像人一样走路。家人说:“该把它杀了。”李叔坚说:“人们常用犬马比喻君子,狗看见人走路就学着走,有什么错!”

不久,狗戴着李叔坚的帽子跑,家人都很吃惊,李叔坚又说:“它不小心碰到帽带,挂住了而已。”后来狗还在灶台前帮着生火,家人更惶恐了,李叔坚仍说:“仆人和孩子都在田里干活,狗帮着生火,省得麻烦邻居,这有什么不好。”几天后,狗自己突然死了,始终没发生什么灾祸。

吴郡无锡有个上湖大陂(池塘),管理陂塘的官吏丁初,每次下大雨都会巡查堤防。一年春天大雨,丁初在塘边巡查,傍晚回头时,看见一个穿青色上下衣、戴青伞的妇人,在后面喊:“丁掾(对官吏的称呼)等等我!”

丁初心里有些犹豫,想停下来等她,可又觉得之前没见过这个妇人,现在突然冒雨出现,恐怕是妖怪,于是赶紧快跑。回头看那妇人,也追得很紧。丁初越跑越快,拉开了距离,再回头时,看见妇人自己跳进陂塘里,发出“扑通”一声,衣服和伞都散开了。仔细一看,原来是只大苍獭,衣服和伞都是荷叶做的。这只獭常变成人形,迷惑年轻人。

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,中山人王周南担任襄邑县长。一天,一只老鼠从洞里出来,在厅堂上说:“王周南!你在某月某日会死。”王周南没理它,老鼠回洞里了。

到了那天,老鼠又出来,还戴着头巾、穿着黑衣服说:“王周南!你中午会死。”王周南还是没理,老鼠又回洞了。一会儿,老鼠又出来,进进出出好几次,反复说同样的话。

中午一到,老鼠又说:“王周南!你不该死,我还有什么话说!”说完就倒在地上死了,它戴的头巾和穿的衣服也不见了。上前一看,这老鼠和普通老鼠没区别。

安阳城南有个亭子,夜里不能住宿,住过的人都会死。有个懂法术的书生,却要去那里住宿。亭子里的人说:“这里不能住,之前住过的人没一个活下来。”书生说:“别担心,我自有办法。”于是住进了亭舍。

他端坐着读书,过了很久才停下。半夜后,一个穿黑单衣的人来到门外,喊亭主。亭主答应了,黑衣人问:“亭子里有人吗?”亭主答:“刚才有个书生在这儿读书,刚停下,好像还没睡。”黑衣人叹息着走了。

过了一会儿,又有个戴红头巾的人喊亭主,问答和黑衣人一样,最后也叹息着走了。两人走后,四周瞬间就安静下来了。书生知道没人再来了,就起身走到刚才有人喊亭主的地方,学着喊亭主,亭主也答应了。书生又问:“亭子里有人吗?”亭主回答和之前一样。

书生接着问:“刚才穿黑衣服来的是谁?”亭主答:“是北边屋子的母猪。”又问:“戴红头巾来的是谁?”答:“是西边屋子的老公鸡。”书生再问:“你又是谁?”答:“我是老蝎子。”

书生于是悄悄继续读书,到天亮都没敢睡。天亮后,亭子里的人来查看,吃惊地说:“您怎么能活下来?”书生说:“快拿剑来,我帮你们抓妖怪!”他握着剑到昨晚对话的地方,果然找到一只像琵琶那么大的老蝎子,毒刺有好几尺长;在西边屋子找到老公鸡,北边屋子找到老母猪,杀了这三个东西后,亭子的灾祸就平息了,再也没发生过意外。

吴时,庐陵郡都亭的二层楼里总有鬼魅,住过的人都会死,后来派来的官员没人敢在亭子里住宿。当时丹阳人汤应很有胆量和武力,奉命到庐陵,就决定在亭子里住宿。官吏劝他不要住,汤应不听,让随从去外面住,自己只带一把大刀,独自留在亭中。

到了三更,突然听到有人敲门,汤应远远问是谁,外面答:“部郡(地方官)派来传话的。”汤应让他进来,那人传完话就走了。过了一会儿,又有人敲门,和之前一样说:“府君(对太守的称呼)派来传话的。”汤应又让他进来,见这人穿黑衣服,走后,汤应以为都是真人,就没怀疑。

很快,又有人敲门说:“部郡和府君来拜访。”汤应这才起疑:“这么晚了,部郡和府君不该一起过来。”他顿时就知道来的是鬼魅,就拿着刀去迎接。只见两个人都穿着华丽的衣服,一起进来坐下,自称府君的人开始和汤应聊天。聊到一半,部郡突然起身走到汤应背后,汤应回头,用刀砍中了他。府君从座位上跳起来逃走,汤应赶紧追到亭后的墙下,追上后砍了好几刀,才回去躺下。

天亮后,汤应带人去寻找,顺着血迹找到了两个妖怪:自称府君的是只老猪,自称部郡的是只老狐狸。从此,亭子的妖怪就绝迹了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