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1章 巫峡休整(1/2)
巫峡的清晨,江面上弥漫着淡淡的雾气,如同轻纱般笼罩着两岸的峭壁。鸟鸣声清脆悦耳,与江水奔流的哗哗声交织成一曲自然的乐章。阳光艰难地穿透云层和雾气,在江面上洒下斑驳的光点。
胡八一第一个醒来,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保持着警惕。他仔细检查了周围的环境,确认安全后,才轻轻叫醒了其他人。
经过一夜的沉睡,虽然身体依旧酸痛,精神和体力却恢复了大半。王胖子伸了个懒腰,骨头发出噼啪的响声,他摸了摸咕咕叫的肚子,哀叹道: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吃饭啊!老胡,九歌,咱们得赶紧找地方搞点吃的,再弄身行头,这跟叫花子似的,怎么见人?”
他们现在的样子的确狼狈不堪。衣服虽然烤干了,但布满污渍和破损,脸上、手上还有不少细小的伤口和淤青。
胡八一点点头:“得找个附近的村子或者镇子。我们先顺着江往下游走,应该能找到人烟。”
四人熄灭了篝火,仔细清理了痕迹,然后沿着江岸,向下游跋涉。一路上,张九歌不时停下,采集一些认识的草药,捣碎了给大家敷在伤口上,清凉的感觉缓解了疼痛,也加速了愈合。
约莫走了一个多时辰,江面逐渐开阔,远远地能看到对岸有炊烟袅袅升起。
“有村子!”王胖子兴奋地指着对岸。
他们找到一处水势较缓的江湾,轮流泅渡了过去。上岸后,又走了约莫半小时,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落出现在眼前。村子不大,看起来有几十户人家,土墙黑瓦,鸡犬相闻,充满了宁静的生活气息。
他们的到来引起了村民的好奇和些许警惕。几个在村口玩耍的孩子看到他们这副衣衫褴褛、面带疲色的样子,吓得跑回了家。很快,一个穿着旧中山装、戴着眼镜、看起来像是村干部模样的中年男人带着几个青壮年迎了出来。
“你们是干什么的?从哪里来的?”中年男人打量着他们,眼神中带着审视。这也难怪,七十年代末期,地处偏远的巫峡深处突然出现四个形容狼狈的外地人,任谁都会起疑。
胡八一上前一步,脸上挤出尽可能和善的笑容,用事先商量好的说辞解释道:“同志,您好。我们是北京来的地质勘探队员,在山里考察的时候不小心遇到了滑坡,设备和行李都丢了,好不容易才摸出来,想到村里讨口水喝,买点吃的,再想办法联系单位。”
他这话半真半假,地质队员的身份是很好的掩护,遇到滑坡也解释了他们狼狈的原因。
中年男人将信将疑,又看了看他们四人。胡八一虽然狼狈,但气质沉稳;Shirley杨明显是混血儿,气质不凡;张九歌书卷气很浓;就连咋咋呼呼的王胖子,细看之下也有点干部子弟的派头(虽然他爹早没了)。这组合看起来确实不像坏人,更不像普通的农民或者盲流。
“原来是北京来的勘探队同志!”中年男人的脸色缓和了不少,甚至还带上了几分敬意(这年代人们对首都来的、有文化的人天然有种信任),“快请进村!我是这里的村支书,姓王。你们受苦了!”
王支书热情地将他们请进村里,安排在了村委会的空房子里,又让媳妇烧了热水,拿来干净的旧衣服给他们更换,还张罗着做饭。
洗去一身污垢,换上虽然不合身但干净温暖的粗布衣服,再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包谷碴子粥,四人感觉仿佛重新活了过来。
“王支书,太感谢您了!”胡八一由衷地说道。
“哎呀,客气啥!你们为国家找矿,遇到困难了,我们帮一把是应该的!”王支书摆摆手,很是朴实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