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0章 山林休整(2/2)
陈山河推了推眼镜,仔细地观察着图纸,眼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芒。他带来的几名负责技术分析的队员也围拢过来,有人拿出相机从不同角度拍照,有人则开始用带来的设备尝试进行图像增强和分析。
胡八一和Shirley杨也处理完伤势,凑过来一起研究。
“这九条线,应该就是代表九鼎镇守的九处主要龙脉节点。”胡八一结合自己的风水知识分析道,“看它们的走向,大致符合华夏几条主干龙脉的分布,比如北干龙(昆仑-秦岭-太行)、中干龙(巴颜喀拉-大巴山-大别山)、南干龙(云贵-南岭-武夷),以及一些重要的支脉。”
Shirley杨则更关注那些伴生符号:“这些符号很古老,有些像是甲骨文或金文的变体,有些则完全陌生。它们可能代表着节点所在地独特的地理特征、能量属性,或者……某种激活或进入的‘钥匙’信息。”
张九歌补充道:“我之前在鲁王宫尝试用古镜感应时,看到了一些碎片画面,其中有一个是在黄河畔的祭坛,还有一个是有着巨大爪痕的山隙。黄河祭坛可能对应其中一条脉络,而那个爪痕山隙,感觉非常古老和……危险。”
陈山河一边听,一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快速记录,并与他掌握的资料进行对照。他带来的资料中,有一些模糊的古代星图、地脉能量异常点的记录,甚至还有一些零散的、关于上古神话时代的记载。
“结合我们现有的信息,”陈山河沉吟道,“我们可以尝试对这九处节点进行初步的推断和定位。”
他指着图纸上的一条感觉“灼热”、伴有类似“龙”字符号的脉络:“这条,结合张九歌同志看到的黄河祭坛画面,以及其‘灼热’的属性,很可能指向黄河中上游的某个区域,可能与夏商祭祀或早期文明起源地有关,比如龙门、壶口附近,或者更神秘的……比如传说中的‘禹王洞’之类的地方。”
他又指向另一条感觉“阴寒”、伴有层层旋涡符号的脉络:“这条,气息‘阴寒’且带有‘旋涡’属性,很可能指向极北苦寒之地,或者……某些深水、深穴,比如长白山天池深处,或者漠北的某个神秘冰窟?这与我们之前怀疑的某个可能存在‘鼎气信物’的地点吻合。”
接着,他指向那条感觉“生机”中带着“邪异”、伴有虫蛇符号的脉络:“这条,几乎可以确定与湘西的‘岭南蛊鼎’有关,指向苗疆深处的‘落花洞’。”
还有那条感觉“死寂”、伴有类似层层棺椁符号的脉络:“这条……可能与多处大型古墓群或者古战场有关,比如我们已经去过的鲁王宫、龙岭迷窟,或许还包括西夏黑水城、甚至……秦始皇陵?”
随着陈山河的逐一分析,结合众人的知识和线索,图纸上那九条原本模糊的脉络,似乎渐渐清晰了起来,与华夏大地上一个个神秘而危险的地点对应起来。
“这只是初步推断,误差可能很大,而且很多地点本身就充满未知和危险。”陈山河总结道,“但至少,我们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。接下来,我们需要确定优先顺序,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。”
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那张残缺的地图上,心情复杂。这不仅仅是一张寻宝图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,指引着他们前往那些常人难以想象的险地,去收集“鼎气信物”,稳定动荡的龙脉。
而他们的第一个目标,似乎已经隐隐指向了那孕育了华夏文明的滔滔黄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