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2章 我张邋遢到底造了什么孽,让皇帝如此惦记我呀,呜呜呜!(1/2)
挨骂的不止是秦王朱爽。
其他磨蹭着不走的藩王,也基本上都挨骂了。
只是相较于朱爽,他们少了二十巴掌。
燕王朱棣因为听了姚广孝的话,一路上算是跑得快的。
当钦使追上他的时候,他们都快赶到通州了。
“燕王朱棣恭谨仁孝,治理封地有方,足以为藩王之楷模,赏赐锦缎三百匹,黄金千两……”
朱棣接过圣旨的一刹那,心虚的冒了一身的冷汗。
尤其在得知秦王被削去三卫兵马,他更是心有余悸。
在送走钦使后,朱棣一把抓住姚广孝的手,当场就要给他跪下。
“多谢姚上师指点,孤王险些酿成大错!”
姚广孝岂能让燕王给自己下跪,赶忙出手扶住他。
“燕王殿下!”
“自古以来谋嫡都是大事,必须要有耐心!”
“咱们此次也算是因祸得福,最起码在皇帝心中留下个好印象!”
朱棣本来也没想跪,就是做做样子。见到姚广孝阻拦,他也就借坡下驴了。
不过,在听到姚广孝提到“皇上”两个字,朱棣心中又是一阵后怕。
这次真是太险了!
别的藩王裹足不前,父皇顶多是斥责一番。
然而,自己和秦王不同。
父皇在催促他们离京之时,特意对他二人加封。
其用意非常明显,就是老子给你们加封了,你们赶紧滚蛋,皇位没你们的份!
朱棣心中不禁暗想,如果自己也跟秦王一样,此时自家的三卫兵马,估计也被老爷子给收了!
一个藩王,没有了兵马,那还是个藩王吗?
那就是一头肥猪!
朱老爷子在整治了一干藩王后,又把屠刀对准了朝廷的官员。
只不过,这次没有杀人,只是不痛不痒的斥责了一些墙头草。
比如说黄子澄之流。
朱老爷子还剥夺了太子妃吕氏父亲吕本的一切荣誉称号,并将其迁出钟山,发回原籍安葬。
朱元璋的这个旨意,直接将朝廷里的官员搞懵了。
皇帝陛下这是何意?
是厌恶了太子妃吕氏吗?
皇帝这样毫不留情面的打击皇长孙母亲那边的家族,就不怕影响到皇长孙殿下的威望吗?
一时间,文官集团纷纷为已故的吕本求情,言说他为了大明,也算立过汗马功劳。
甚至有人搬出八议来进行劝阻。
所谓八议,即议亲、议贵、议故、议贤、议能、议宾、议勤、议功。
这八条,算是古代专门为权贵开的后门。
权贵犯法,可依据八议进行减罪,或者免于处罚。
按照八议来算,吕本至少占了议勤、议功、议亲、议贵这四条。
然而,大臣们上书的奏章,全部如同泥牛入海,没有半点声息。
太子妃吕氏,更是把自己关在东宫里闭门不出,不敢针对这件事表示任何态度。
她之所以如此,主要是想到了一个可能。
汉武帝晚年立刘弗陵为太子时,为了防止出现母壮子幼,外戚专权的局面,直接赐死了钩弋夫人。
太子妃吕氏惊恐的认为,老爷子有效仿汉武帝的想法,哪还敢为自己死去的爹强出头!
这件事在朱元璋强有力的推动下被执行下去。
不过,在这件事之外,还有几件小事引起了朝臣们的注意。
皇帝下令拆毁怀王陵寝,并派人从家庙中撤出怀王的灵位。
所谓怀王,即已故皇长孙朱雄英的谥号。
与此同时,朱元璋还下令史官删去朱雄英去世的一切记载,将其改成为幼年重病,随武当山掌教张三丰真人避世修行等字样。
本来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,可联想到陛下刚刚处置完太子妃一家子,这个旨意就耐人寻味了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