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8章 皇爷是个小气鬼,皇爷是个墙头草!(1/2)
朱允炆在送走黄子澄师傅后,深呼吸一口气,直奔朱元璋的寝宫而去。
当他走到朱元璋的寝宫外边之时,直挺挺的跪在地上,从袖子里抽出一份早已拟好的赈灾之策,将其高高举过头顶。
“皇孙朱允炆,有赈灾之策上奏,请求陛下允准!”
朱允炆连说三遍,直接将门外站着的小太监吓尿,赶忙跑进宫里向朱元璋禀报。
朱元璋正愁如何处理灾民之事呢,听到小太监的奏报赶忙走出大殿。
当他看到朱允炆直挺挺的跪在地上,高举着奏折的动作,一下子就想到了已故的太子。
想当年,他的标儿也曾如此上书,请求咱赦免他的师傅……
朱元璋想到此处,只觉得鼻子一酸,赶忙跑下御阶,将朱允炆给扶了起来。
“好孩子!”
“你能有这份心,咱的心里就欢喜的紧了。”
“快快跟咱进宫,外边冷,再把你给冻坏喽!”
朱允炆闻言赶忙从地上爬起来,虽有牵着皇祖父的手,一边走一边哭。
“皇祖父,外边那些灾民太可怜啦!”
“一个跟孙儿一般大的女孩儿,才只能卖十两银子,呜呜呜……”
“孙儿实在是看不下去了,拿出自己的全部体己钱,给他们买了粮食分下去。”
“可孙儿的体己钱毕竟有限,能救得了几十、几百个灾民,却救不了天下之灾民……”
“因此孙儿恳请皇爷爷,您下令让朝廷赈灾吧,呜呜呜……”
朱元璋听到这话,心里更是感动不已。
朱允炆这孩子确实仁义,是他诸多皇孙中最像他大儿朱标的孩子。
也正是因为此,他才格外看重朱允炆,甚至动念册封他为皇太孙。
如果不是意外发现秦牧这孩子,可能此时的朱允炆,已经被他册立为皇太孙了。
一想到此处,朱元璋就倍感唏嘘。
或许,这就是造化弄人吧?
朱元璋将朱允炆领到寝宫中,命人给他搬了把椅子,自己则坐在龙椅上认真的翻看所谓的赈灾之策。
朱元璋在看过之后,不由满意的点点头。
“不错!”
“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?”
朱允炆听到皇帝如此问,老老实实的回答。
“并不是!”
“有一部分是黄师傅帮我想的,还有一部分是孙儿观看历朝历代的赈灾之策,从而进行总结的……”
朱元璋见朱允炆并没有全将功劳揽到自己身上,对其更加满意。
如果他说全是自己想的,他反而会使失望。
因为这奏折中的很多策略,根本就不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所能想到的。
可朱元璋想到此处,莫名其妙的想到了秦牧。
秦牧也只比允炆这孩子大三岁,可秦牧那脑袋瓜……
唉,权当那货是个妖孽吧。
“允炆,你这赈灾之策咱认真看过了。”
“很好!”
“里边的很多策略都非常中肯,很有见地。”
“咱决定就照着你说的办啦!”
朱允炆得到皇祖父的肯定,脸上立马洋溢出喜色。
“多谢皇爷爷夸奖!”
“这都是黄师傅教导有方,否则孙儿哪能想到这么多!”
朱元璋看到朱允炆一脚的泥泞,在看看他身上、脸上的尘土之色,顿时知道他说去城外赈灾之事不是撒谎,心中更加感动。
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孙,能够深入灾民之中,亲眼见识灾民的困苦,这是非常难得的表现了。
而且这孩子居功不自傲,还知道替其师傅说话,可见这孩子的人品之贵重,比起某个无赖小子来说,强了可不是一点半点!
朱元璋这些天一直坚定的信念,在朱允炆如此优秀的表现下不由有些动摇。
或许,为大明立一个稍微笨点,但性格温和,品性纯善的孩子,或许是更好的选择?
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逝,他一想到秦牧那皮猴子,心里不知不觉的就有些偏向。
朱允炆确实像已故的太子标儿,可秦牧那个皮猴子更像咱年轻的时候。
机智、狡猾,还有那么一点固执的坚持。
咱能开创大明,这小子也一定能带领大明走得更远。
“允炆这次做的很好,爷爷心中甚是高兴。”
“你去随师傅们读书吧,这事爷爷会交给朝廷的衙门去办……”
朱元璋说完这番话后,一向乖巧懂事的朱允炆却并未离去,而是一脸坚定的再次跪下。
“皇爷爷,孙儿斗胆向您请命,我想亲自参与此次赈灾!”
“哪怕孙儿的才能不堪引领此事,也愿意一旁协助。”
“唯有如此,孙儿的心中才能稍微好受一点,觉得对得起那些灾民……”
朱元璋听了这话激动的直拍桌子。
“好好好!”
“咱的孙儿真是长大了,都知道替咱分忧了!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