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5章 感谢上苍赐予大明如此优秀之储君!(2/2)
朱元璋见到两人赶来,脸上总算是露出一丝欣慰的表情。
虽然没笑,但也不像之前那样凝重和深沉。
“不等了,有你们四人就够了!”
几人一听这话,心中俱都一颤。
这是啥意思?
该不是说我们几个活够了吧?
就在几人忐忑不安,以为皇帝又要展开大清洗之时,皇帝陛下再次幽幽开口。
“都虽咱去城外看看吧,看看这一夜冻死多少人!”
几人听到这话齐齐松了一口气。
原来陛下是说赈灾呀!
如果是赈灾的话,那有他们四个确实是够了,甚至都有点多了。
礼部都显得多余,至于兵部和刑部,那更是没什么用处。
自古以来赈济灾民,就没有这俩部门的事!
尤其是兵部那帮棒槌,他们军方不跟着添乱就不错了,还敢指望他们赈灾?
几人在明白了陛下的用意后,顿时被皇帝陛下这份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。
这种事情放在别的皇帝身上,或许还存在作秀的成分。
可放在当今天子身上,那是在正常不过。
这位是真的把老百姓当回事的皇帝啊。
在场的每一个人,听到朱元璋最后那句话,心中听都仿佛梗着一团棉花,感动的热泪盈眶。
陛下久立雪中,竟然只是忧心城外的灾民!
我大明得此圣皇降世,何愁不兴,何愁不强!
原本跪着的两人,直接重重的一头磕了下去。
旁边站着的两位尚书,以及一个没心没肺的忠毅伯二虎,也齐刷刷的跪倒在雪地里,朝圣般的对着朱元璋磕下头。
如果说之前的磕头,还是依照的大明朝觐礼节规范。
然而,此时此刻磕的这个头,确实发自肺腑的钦佩和感动。
在朱元璋以实际行动的感召下,每一个人的灵魂都仿佛得到了升华。
这一刻,他们是崇高的人,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胖虎……
“陛下心忧百姓至此,实在是让臣等感愧的无地自容啊,呜呜呜……”
朱元璋苦笑着摇摇头。
“都平身吧!”
“咱不是那贪慕虚名的皇帝,不用跟咱搞这些虚头巴脑的。”
“有这个力气,还是替咱想想,怎么赈济城外城内的灾民吧!”
朱元璋说完这番话,就迈开僵硬的大腿。
在接连两个踉跄后,他终究还是滑到在雪地里。
二虎赶忙上前将其搀扶起来,嘴里一个劲的喊着叫太医。
朱元璋狠狠的瞪了他一眼。
“扶着咱!”
“咱要是不亲眼看看城外的情况,咱就算是死都不能闭眼!”
二虎心情沉重的扶着朱元璋,缓缓的向着几十丈外的太平门走去。
守门的官兵见到几人过来,早早的就开始拉动绞盘,使劲的推开城门。
当朱元璋走到城门的时候,他的心砰砰砰的跳动起来。
哪怕他经历大大小小上百场的战阵,见过的死人堆积成山,血流成河。
可一想到城外可能出现的惨状,他依然心生恐惧。
他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,认为自己即将面对的是成百上千冻饿而死的尸体!
然而,当他硬着头皮踏出城门之后,他霎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!
城门外虽然风雪依旧,但不知从何时起,竟然扎起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帐。
一干军帐之外,有一个茅草搭就的简易窝棚,窝棚前边并排摆放着十几口大锅,锅底下烧着黑乎乎的煤球,锅里更是呼呼的冒着热气。
在一排大铁锅旁边,十几个穿着军服的精壮少年,正拿着大铁锹在锅里来回的搅拌。
朱元璋见到此情此景,只感到一种天大的幸福扑面而来。
他情不自禁的走到茅草棚前,当他闻到铁锅里传出的米粥香气,只感觉腹中空空,甚至叽里咕噜的响了起来。
那个正在拿铁锹搅着大锅的青年,听到这老头肚子传来的咕咕声,当即放下铁锹,从边上拿过一只粗瓷碗,又拿起锅边的勺子在锅里一舀,盛了满满的一碗白米粥,送到了老头的面前。
“老爷爷,粥还没煮烂糊呢,您先少吃点垫吧垫吧……”
朱元璋看着青年憨厚的笑容,感动的接过粗瓷大碗,也不嫌脏,不怕烫,随便对着粗瓷大碗吹了口气,就唏律律的大口的喝了起来。
很快,一碗粥极为被朱元璋喝了个精光。
粥很稠。
虽然有点夹生,没有煮的完全烂糊,但吃着并不咯牙,反而一粒是一粒的囫囵。
有了这一碗粥垫底,朱元璋的精神和气色都好了很多。
正在这时,茅草棚的里的一个军中百户打扮的独臂汉子,朝着煮粥的众人吼了一嗓子。
“煮熟没哩,差不多得逑!”
“这年月有口热的就不错哩,谁还讲究好不好吃哩!”
“田六叔,粥煮好哩,你赶紧敲钟吧!”
“得逑!”
独臂汉子拿起一根铁棍,对着草棚上吊着的一面铜锣当当当的敲了起来。
随着铜锣声响,被雪掩埋的一顶顶军帐动了起来。
一个又一个衣衫褴褛的百姓,从军帐里爬出来。
军中三五个人用的军帐,竟然挤了十几个人!
随着军帐里的人爬出来,整个军帐都不由自主的瘪了下去。
同时,挂在帐篷上的霜雪也掉落一地,露出军帐上那一排歪歪扭扭的大字。
“玄武卫一排三班。”
“是玄武卫!”
虽然朱元璋看不懂一排三班是啥意思,可那“玄武卫”三个字,却是如此的清晰醒目。
这本是他的一个玩笑之举,只是想考验某个皮猴子而临时设置的卫所。
然而,在此等天灾面前,偌大的朝廷,甚至他这个皇帝都束手无策之时,这个小小的玄武卫,却默默的承担起了朝廷才该承担的责任。
这一刻,朱元璋只感觉胸中有一团火焰在燃烧。
若说夜里那股火是无能怒火,那么此时他胸中涌动的就是希望之火。
朱元璋情不自禁的跪在雪地中,对着缥缈的苍穹重重的磕下三个头。
感谢上苍赐予咱如此优秀之皇孙!
感谢上苍赐予大明如此优秀之储君!
感谢上苍……
感谢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