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6章 那挨千刀的玄武卫,简直是黑了心了,(2/2)
“忠毅伯!”
“下官这是在和陛下奏对,还轮不到你来插嘴吧?”
“再者说,下官这也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。”
“自古以来卖恩市恩者不绝于途,而真正行仁义之举者少之又少。”
“他玄武卫既无救助灾民的义务,又无救助灾民的责任,行此逾越之举,到底所为何来?”
“下官就问忠毅伯一句,你觉得他玄武卫指挥使如此做,是图名还是图利!”
“呃呃……”
二虎虽有心帮秦牧,但他那笨嘴笨舌的,岂是伶牙俐齿的文官对手,没几句就败下阵来。
朱元璋见到二虎吃瘪,既没有斥责二虎,也没有肯定陈宗礼,只是淡淡的对二虎说道。
“扶咱过去看看。”
“唉!”
二虎听到这话,感激的看了皇爷一眼,皇爷这是替他解围呢!
实际上,朱元璋自己也挺矛盾。
从皇帝的角度来说,陈宗礼的进言没毛病。
自古以来武将专权,干出不少天怒人怨的事。
远有汉末的董卓,近又唐朝的藩镇,皆是朝廷对武将失去控制,造成的祸患。
因此,朱元璋近些年的执政,一直在重文抑武,就是不想重蹈唐朝藩镇的覆辙。
虽然陈宗礼的话有些刺耳,但却揭露一个残酷的事实。
那就是相比较天灾,兵灾对老百姓的伤害更大。
天灾之时就算饿死一些人,但还不至于让人死绝。
可兵灾之下,满城屠尽的例子数不胜数。
因此,在听到陈宗礼的话后,朱元璋心中也产生一丝疑虑。
秦牧为何要这样做?
他真的只是单纯的仁义之心,还是生了什么不该生的心思?
如果是后者,那此人心机之深,甚至连自己都被骗过!
朱元璋怀揣着复杂且矛盾的心情,走到一位靠在大树跟,正埋头唏律律喝粥的青年灾民身旁。
“这位小兄弟,你能给咱说说,城外这军帐是怎么回事吗?”
衣衫褴褛的小伙子,舔干净粗瓷大碗里最后一颗米粒,这才满脸不悦的开口。
“这咱咋能不知道哩!”
“还不是那挨千刀的玄武卫,硬要借给咱们哩!”
“不借都不行,谁不借他们就揍谁哩!”
“借这么一顶破军帐,一天就要十个铜子,他咋不去抢哩!”
小伙子说到这里,见几人的脸上露出不信的神情,立马激动的站起来,指着茅草棚里烤火的独臂军官骂道。
“就是那个田阎王!”
“非逼着俺们租借他们的帐篷,谁不借就拿鞭子抽谁!”
“还说还不上钱的,统统抓到矿上去做苦工!”
“啥时候赚够了租军帐的钱,啥时候放人走!”
小伙子说到这里,满脸都是委屈。
“俺一个穷苦人出身,百十里路都走了,还怕这点雪花?”
“随便找个草窝子一趴,咬咬牙也就挺过去了,哪用得着花这个冤枉钱!”
二虎听到这话实在忍不了了,对着青年怒斥道。
“你个没良心的刁民,借一顶军帐才收十文钱你还嫌贵?”
“那么大一顶军帐,少说也能睡十好几个,平摊下来一人连一文钱都不到……”
二虎话还未说完,就被那小伙子给打断了。
“你当俺是那丧良心的人吗!”
“要是一顶军帐十文钱,俺还说个甚!”
“那挨千刀的玄武卫,是收俺们每人十文!”
“辣么点个小帐子,硬生生给俺们塞进去十几个人,这一晚上光是收租金,就能收一百多文!”
“呃呃……”
二虎听到这话顿时愕然,嗫嚅着说道。
“确实有点黑心了……”
小伙子听到这话,脸上激动的表情才稍微平复些。
“谁说不是哩!”
“俺都打听了,城里客栈里的大通铺,一晚上也才三个铜板!”
“早知道这样,俺不如趁着关城门之前,跑城里去睡客栈的大通铺哩!”
“又便宜,又不用辣么挤,你说对不拉!”
二虎听到这话,除了点头附和,几乎说不出任何话了。
反倒是朱元璋,心里还对那混账孙子抱有一丝侥幸,想为自家大孙争辩几句。
“那这粥呢?”
“这粥总没要钱吧?”
“咱刚刚还喝了一碗哩,没见有人找咱要钱呀!”
青年看了看说话的老头,不屑的撇撇嘴。
“你都多大年岁了,当然没人收你的钱哩!”
“玄武卫的粥场只对老人小孩免费,俺们这样的年轻人,不分男女,统统五文钱一碗!”
“没钱就按手印,到时候上他们矿上做工,干活赚钱还他们!”
“咱要是有钱,才不稀罕吃他这破粥哩!”
“那挨千刀的玄武卫,简直是黑了心了,一碗白粥就要五个钱,呜呜呜……”
“俺听说城里的粮店买米,一斤也才十文钱,咱买上一斤米,能熬出一锅粥,省着点吃都够咱吃两天哩!”
朱元璋听到这话老脸一红,恨不得马上派人将那混账给抓过来,狠狠的抽他几十鞭子。
这混账简直钻钱眼里了,竟然什么钱都敢赚!
这些灾民已经够苦了,他竟然还如此黑心,一碗粥就要五文钱,他怎么不去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