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3章 贾卿有后,帝大用之(1/2)
“刺啦!”
平儿满脸娇羞,连声不依之际,
贾琏抬手抬手拆开了林如海所写之信函。
望着信函之上,笔力苍劲,见字如面的文字,贾琏的眉头微微一挑,嘴角微微勾起了一抹弧度。
林如海所来信函之上,清晰的书写着,其认为此刻便是将两淮盐区财政大权,尽皆收拢之良机。
并表示,已然向照寰帝传讯,令贾琏前来两淮,同林如海一并收尾此事……
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:便是林如海邀贾琏前来两淮,分润这场功劳盛宴。
两淮距离神京足有千里之遥,书写此信函之刻,贾琏还在草原拼杀妖清。
“砰砰砰!”
看着信函的内容,贾琏曲起指节,轻轻的敲击木质车窗。
贾琏自获封冠军侯,身上司职却未曾得以拔擢之刻,就一直在思索,照寰帝究竟是因何缘故,未曾加职自己。
在贾琏的分析之中,照寰帝是在试探自己的忠诚。
毕竟能够匹配超等武勋侯爵的司职,无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朝中重职。
旁的不说,若是神京城中想要给予一个同冠军侯爵位相匹配的司职的话,
怕不是就只有王子腾曾花费大代价,得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全力推举,还未曾摘下代字的京营三大营代节度使。
若此刻天下权柄,尽皆归照寰帝一言而决,照寰帝自然愿意为贾琏加职。
然而,此刻大乾双日同天,
哪怕边疆遭妖清八旗,蒙古诸部侵扰,甚至就连辽东、山海关都沦陷在妖清铁蹄之下,
深居大明宫身体愈发康健,几年下来给照寰帝增添了几个皇弟皇妹的太上,仍未曾将手中权柄移交照寰帝。
甚至于,根据贾赦的转述,在大乾积极应对妖清、蒙古侵扰的过程中,
份属太上皇的势力适时而动,拿下了土木堡,及蓟州城周边重要司职。
当然,太上皇势力扩张的同时,照寰帝这边,也没有闲着,将神京城周边数个重要司职纳入囊中。
甚至于贾琏猜测,原本准备耗费几年光阴,逐步蚕食两淮盐区财政大权的姑父林如海,
之所以突然动手,欲一举拿下两淮盐区财政大权的原因,大概率是因为照寰帝的命令。
在照寰帝加紧脚步收拢无上皇权的节点,每一个能够匹配冠军侯爵位的司职都是照寰帝的重要筹码……
‘姑父虽然在信笺之中邀我前往两淮分润功劳。’
思虑至此,贾琏抬头,朝着皇城方向望去心道:
‘然而,爵高难封,照寰帝对我的安置问题,却很是为难。’
‘现在就看,我这些时日所做的一切,能否打动照寰帝了。’
‘若是我自回京以来,便请辞三不朝,解下兵权,从未接触过我在妖清草原聚拢之兵马,任由照寰帝将其分割打散重组。’
‘甚至连贾氏事务,都概无隐瞒,堪称将自身、贾府,一览无余,尽皆纳入照寰帝的监视与掌控之下的行为,都无法打动照寰帝的话。’
‘我就必须另想他法了啊!’
……
……
且不提贾琏这边的想法,
单说照寰帝这边,林如海虽然在边疆战起不久,便得到了照寰帝的旨意,
令林如海寻找机会,趁此混乱之际,将两淮盐区财权,紧紧的握在掌中。
林如海素有远虑,加之正妻爱女,已然被贾琏送至神京,无有后患之下,
纵有甄家掣肘,林如海仍鲸吞蚕食的吞下大盐商被拆分之后的盐区势力。
依照儒雅稳健的林如海原本的计划,其会在稳固自己所吞下的财权之后,再行图谋两淮剩余三大盐商,以及那盘踞两淮数十载的甄家。
然而,计划跟不上变化,
端人碗受人管,得到照寰帝的命令之后,
哪怕稳健如林如海,亦是不得不将拆解剩下三大盐商,以及针对甄家的计划提速。
经过十数次的修改,林如海终于编撰出了一份,令自己满意的奏疏,
而后,通过巡盐御史的特殊通道,以最快的速度,送抵神京,呈上照寰帝桌案。
林如海备受照寰帝信任,加上两淮巡盐至今,大有成效,所受圣眷自是每日剧增。
虽说此刻辽东城、山海关,仍旧为妖清所侵,土木堡蒙古诸部之威胁也未曾解除,
照寰帝桌案之上,每天都有数百斤重的奏疏,等待照寰帝圣阅。
晚来一步的林如海奏疏,仍旧是被整理奏疏的夏守忠,贴心的放在了一众奏疏的最顶端。
甚至在照寰帝闲暇之刻,还提醒照寰帝,林如海的奏疏其还未曾圣阅。
“如海啊!”
伏案批阅奏疏至今,早已疲乏的照寰帝闻言,眉宇之间浮现出了一抹感慨怀念之色的抬手,自一众奏疏之中,拿起了林如海的奏疏:
“此刻来疏,想必如海心中,已有城府。”
说着,照寰帝打开奏疏,
首先映入照寰帝眼帘的便是,当年殿试之刻,被照寰帝评点为才貌双绝的林如海那俊秀儒雅的文字。
见字如见人,望见奏疏之上的文字,
批阅奏疏至今,已然心有疲乏的照寰帝,心中竟好似炎炎夏日,饮了一杯冰饮一般,通体舒畅,圣心大悦。
再看奏疏内容,有理有据,稳中有进。
望着林如海上表奏疏之内容,照寰帝满意的点头道:
“如海又有长进啊!”
“若依如海此法施行,两淮盐区无虑矣。”
林如海所奏表的一切,照寰帝都非常满意,
独独林如海想要贾琏前往两淮盐区一事,令照寰帝有些为难。
若是贾琏前往辽东之前,司职仅仅只是锦衣卫千户的状态下,
照寰帝会毫不犹豫的满足林如海的诉求,派遣贾琏前往两淮,助力林如海,肃整两淮盐事。
然而,此刻却不同了。
贾琏这小子,极类爷祖,谁都没有想到,这仅仅只是带了二十几个人前往辽东的双十年岁青年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