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华娱: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 > 第63章

第63章(2/2)

目录

【《赤伶》旋律响起瞬间破防,原来歌词和剧情能如此天衣无缝!】

这一集让无数观众泪崩,\"玉兰\"这个角色完美诠释了那个年代普通百姓的质朴情怀。或许文化程度不高,但那份对祖国的赤诚之心令人动容。

无论是老剧迷还是新观众,看完这集后都情不自禁地抒发感想。口碑持续发酵,越来越多人开始向身边亲友推荐这部剧。

以往网剧常被视为\"难登大雅之堂\",很多人羞于在现实生活中讨论。但《灵魂摆渡2》凭借《赤伶》的热度和\"赤伶篇\"的精良制作,彻底扭转了这一印象。

部分追求深度内容的观众甚至形成了新的审美标准——比起那些充斥狗情的电视剧,这种家国情怀的作品才更值得推崇。这种观点在各大影视论坛迅速传播,带动剧集热度持续攀升。

播出数据堪称现象级:首周四天播放量破亿,刷新网剧纪录;第二周直接飙升至三亿。照此趋势,极有可能成为首部突破十亿播放量的网剧。

更惊人的是商业表现:乐时网股价应声大涨,逼近80元关口。这让其他视频平台压力倍增,高层们不得不紧急部署自制剧项目以应对竞争。

最让人眼红的莫过于乐时网刘军,接手网剧部门就遇上《灵魂摆渡2》这样的爆款,简直是躺着完成KpI。

刘军心里也有自己的道理,怎么能说\"啥都没干\"呢?要不是他当初顶着压力跟董事会敲定了\"绿藤系列\"和\"超级网剧\"计划,哪能和弧光影视建立这么紧密的合作关系。

眼下除了乐时网,业内最炙手可热的当属屡创佳绩的弧光影视。

更准确地说,是弧光的掌舵人孟浩。

各大平台纷纷打起算盘,琢磨着怎么把这个香饽饽挖到自家来。

毕竟弧光影视与乐时网仅限于项目合作,并无更深层次的绑定关系。

想当初孟浩带着《灵魂摆渡1》的剧本四处奔走时,几乎跑遍了所有平台,各家都存着他的联系方式。

最近他的电话就没停过,各大视频平台拐弯抹角地探口风,想撬动这块金字招牌。

投资额度?五千万以下的项目随时可以启动。

\"绿藤系列\"有难度?那就打造全新的\"红蔓系列\"。

想要明星阵容?除了电影圈那几个顶级大咖,其他随你挑。

连乐时网也坐不住了。一直忙着鼓捣\"乐时手机\"的贾老板特意找孟浩长谈,开出\"一千万美元换10%股份\"的条件,要给弧光影视注资。

这个报价意味着对弧光影视的估值达到一亿美元。

单论弧光在影视行业的实际价值,这个数字确实有些虚高。

但考虑到弧光这一年多来为乐时网带来的市值增长,这个估值又显得合情合理。

面对各家的拉拢,孟浩始终以\"等网剧审查新规落地再说\"为由婉拒。

这个理由确实让人无话可说。对主打悬疑题材的弧光而言,审查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资本市场的判断。

万一刚签完合作协议,弧光就不得不转型,那投资方岂不是成了?

反过来,如果审查政策放宽,弧光的发展空间自然更大。

从资本角度考虑,现在锁定收益才是明智之举,大不了见势不妙及时抽身。

孟浩的选择等于把风险扛在了自己肩上。

这也充分说明,他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\"老实人\"。

虽然\"老实人\"容易吃亏,但谁都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。

临近春节,娱乐圈平静了许多。一月份的热点基本都集中在明星感情生活上。

周董的英国古堡婚礼、吴起隆刘诗师官宣领证、凭借\"跑男\"翻红的陈赤赤宣布离婚并公开新恋情......

对吃瓜群众来说,这些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,除了粉丝群体,没多少人真正在意。

网剧方面,《灵魂摆渡》的爆红虽然对其他平台造成一定冲击,但并未引发恶性竞争或打压行为。

并非这些平台有多么高尚。一方面,当前网剧市场仍处于上升期,相互倾轧并无必要;另一方面,《灵魂摆渡》的优异表现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价值,此时内斗只会造成多方损失。

因此即便乐时网势头强劲,即便刘军令同行眼红不已,网剧圈仍保持着难得的平静。但这份平静仅限于业内,视频平台与传统媒体的暗战已呈白热化态势。

这场恩怨要追溯到去年触发\"网剧审查改革\"的争端,随后演变为年初的举报潮。最初乐时网与孤光影视是矛盾焦点,但随着事态升级,这已演变为两个行业间的利益博弈,最初的反而无人问津。

原以为这场较量会持续到\"网剧审查改革会\"召开,不料芒果卫视《武媚娘传奇》突然停播整改。据电视台内部透露,该剧所有暴露镜头必须删除。这对电视台堪称重创——不仅打乱排播计划,更将流失大量观众热度。毕竟观众注意力转瞬即逝,鲜少有人会等待复播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