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华娱: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 > 第103章

第103章(1/2)

目录

“第二个争议点是血腥镜头过多。不过这一点并非全是负面评价,也有不少观众支持这种写实风格。”花妍继续道,“第三个问题是镜头晃动明显,部分观众反映观看时感到眩晕。”

听完助理的汇报,孟浩说道:“第二个问题涉及风格差异,高还原度的场景是本剧特色之一,无需大幅调整。最多考虑在‘突脸’镜头前添加提示,提醒观众注意。”

王伟点头回应:“好的,我会和剪辑团队讨论,看能否处理得更柔和一些。”

“你们研究看看。至于第三个问题,我也有同感。老王,纪实风格可以理解,但确实有些过头了,你们一并优化吧。”

“明白。”

交代完相关事项,孟浩看着电脑上的数据,轻叹一声。

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就绪,接下来只能直面市场的考验了。

七月底,备受期待的《盗墓笔记》正式上线。

作为奇异tV在自制剧领域的重磅之作,该剧投入了前所未有的资源。

三大流量明星加盟,导演由曾执导《古宅心慌慌》《狗咬狗》和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》的郑宝瑞担任。

制作成本高达6000万,共12集,单集预算达500万,远超行业标准。

开播后的成绩不负众望。

周五晚八点,第一集上线不到半小时,前台播放量突破1000万。

同时,奇异tV网站因流量激增出现卡顿,超清和高清模式几乎无法加载,许多观众只能选择480p流畅观看。

仅用22小时,《盗墓笔记》播放量突破1亿,刷新了此前《法医秦明》创下的纪录,表现惊人。

然而,伴随高播放量而来的是如潮的批评声。

原着粉丝“稻米”们更是集体爆发,评论区一片混乱。

“什么‘把文物上交给国家’?‘盗墓笔记’改名叫‘护宝笔记’算了!”

“演技零分,剧情零分,拍摄零分,‘上交国家’笑死,给1分——总分1分!”

“这剧绝对是《鬼吹灯》粉丝拍的!故意拍烂《盗墓笔记》,好让大家都去看《鬼吹灯》!”

“……”

无论是奇异tV、微博、豆瓣、b站还是贴吧,网友对这部剧的评价几乎清一色都是负面的。

该剧上线仅22小时播放量就突破一亿,但更惊人的是,开播三小时后评分就从7分暴跌至3.5,并且仍在持续下降。

《盗墓笔记》采用周更模式,每周更新一集,而每一集都能被观众骂足整整一周。

唯一还在坚持支持的,只剩下部分主演的粉丝,他们反复强调第一集只是为了过审才拍成这样,等剧情进入地下探险部分就会好转。

这种说法并非毫无道理,毕竟“盗墓”题材本身敏感,开头先做铺垫以求过审也算常见手段。

于是,不少观众暂时压下不满,等待后续剧情发展。

两周后,故事终于推进到原着第一个重要章节——“七星鲁王宫”。

然而,迎来的却是更猛烈的群嘲。

“请问道具组是从哪个玩具厂找的?这‘尸蟞’简直和毛绒公仔没区别。”

“号称单集投资500万的‘超级网剧’?这尸洞布景连我儿子的乐高积木都不如。”

……

观众的吐槽几乎全部集中在粗糙的特效上,毕竟谁都难以相信,2015年投入6000万制作的剧集,最终呈现的效果却像大学生毕业作品。

通常情况下,面对如此差评,剧组最好的选择是保持沉默。

但《盗墓笔记》偏不,制作人公开回应称,并非剧组舍不得花钱,而是国内特效水平有限,有钱也没处使。

若在以往,这种解释或许还能勉强接受,毕竟国产剧特效一直是短板。

可偏偏同期另一部剧却因“道具过于逼真”而引发争议。

“国内特效水平不行?建议看看隔壁,那才叫精细制作。”

“求问隔壁是哪部剧?”

“乐时网的《法医秦明》,主打沉浸式体验。”

“法医题材?会不会很吓人?”

“恐怖倒不至于,主要是刑侦破案。建议搭配用餐,效果更佳!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