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(1/2)
她抿唇压下内心的雀跃,拿起手机发了条消息。
【你到了?】
过了片刻,孟浩才回复。
【刚到。】
【在忙什么?】
【和你们导演聊你的事。】
【……】
宋秩放下手机,尴尬得恨不得原地消失。
怎么有种家长被老师约谈的感觉?
另一边,孟浩看着那串省略号,忍不住笑了。
实际上,他只是刚看到何炯从工作区走过来而已。
这姑娘也不想想,如果真在谈事情,哪能这么快回她消息。
“何老师,恭喜啊!”
“同喜同喜,孟总,新剧可是大火啊!”何炯热情回应。
孟浩稍作停顿,随即明白他指的是《伪装者》。
这部剧开播一周后,收视率便稳定在2.4到2.5之间,稳居同期黄金档榜首。
网络热度同样居高不下,各类剧情解析、角色剪辑层出不穷,随便一条相关视频都能收获可观的播放量。
精良的制作、紧凑的剧情,加上极具吸引力的主角设定,成功吸引了许多原本对谍战题材无感的年轻观众。
业内不少公司已经开始探讨,谍战剧是否即将迎来新一轮热潮。
《伪装者》尚未播完,已有大量同类项目排队等待立项。
面对何炯的祝贺,孟浩谦虚道:“主要是正午阳光的制作水准高,我只是负责剧本。”
“话可不能这么说,剧本才是核心。网上不少观众都表示,正是因为编剧是你,他们才愿意追剧。”
何炯所言非虚。“编剧孟浩”这个名字,随着弧光几部爆款网剧的走红,逐渐被观众熟知。
由于弧光参与了《伪装者》的宣传,许多粉丝得知孟浩担任编剧后,纷纷选择支持。
部分观众看完剧后搜索幕后团队,发现孟浩的名字时,还会感慨“原来是孟浩的剧本,怪不得这么精彩”。
甚至有些想跟风拍摄谍战剧的公司,对网剧市场并不了解,四处打听如何邀请“孟浩老师”执笔新作。
消息传到孟浩耳中时,他不禁觉得好笑。
当初与正午阳光合作《伪装者》,纯属机缘巧合。
如今弧光已组建专业团队,未来自然不会再轻易将剧本交给其他公司制作。
对于《伪装者》的成功,孟浩乐见其成,这意味着弧光千万级别的投资回报已成定局。
事实上,正午阳光已将六成收益打至账上,剩余部分需等电视台结款后再行结算。
年底前这笔资金预计能到位,加上乐时网《法医秦明》的分成收入,弧光的资金状况将明显改善,足以支撑明年新项目的开展。
何炯继续讨论节目筹备事宜:\"《明星大侦探》的固定成员选拔,你有什么想法?\"
孟浩分享前期沟通成果:\"我和何晨讨论过,建议在确定最终阵容前先进行能力评估。\"他解释道,这类推理综艺对嘉宾的综合素质要求特殊——并非需要超高智商,而是考察多维度表现力:逻辑推理、角色演绎、叙事节奏、幽默感等任一突出特质都能成为亮点。
具体方案是拟定一份候选大名单,通过模拟案件场景测试嘉宾表现,由节目组根据考核数据分类评分,最终筛选出最适合的固定班底。其余表现出色者后续可作为飞行嘉宾参与。
\"撒老师那边已经确认了,\"何炯补充道,\"只要不涉及电视台播出,央视目前没有限制。\"
这消息让孟浩倍感欣慰。毕竟节目成败关键就在于能否聚齐这两位主持界标杆——何炯与撒倍宁的化学反应令人期待。
——
204章电视看正午,网剧看弧光
电影首映礼的核心环节终究是观影本身。孟浩早前阅读《栀子花开》剧本时给出的\"烂片\"评价,在看完成片后不得不修正为\"极其糟糕\"。
开篇四个女生的塑料姐妹情戏码,拙劣模仿《小时代》却连基本审美都未能达标——既无标志性台词梗,演员造型也土气十足,宋秩在镜头里全然不见往日光彩。
片尾曲响起时,被观众人群隔开整场的宋秩终于得以靠近孟浩。她长舒一口气,虽然面露倦色,眼睛却亮晶晶的:\"最近突然接到好多节目邀约和剧本,行程排得好满。\"爆款剧的衍生价值正在于此,除了直接收益,更重要的永远是造星效应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