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8章(2/2)
若非刘浩然在场,他早已借故离开。
勉强应付之际,陈思成终于归来。
“搞定了。保强对剧情没意见,按我们方案来就行。”
陈思成笑着说完,看向众人:“都认识了吧?丫丫,这就是我常提起的师弟孟浩,弧光影视创始人,白手起家的典范。”
“师兄过奖。要说成就,你也不遑多让。”孟浩回以商业互捧,“当年师姐公布恋情时,不知让多少师弟羡慕不已。”
“嗐,这有什么好羡慕的。”陈思成不以为意地摆手,“你们年轻人不懂,结婚后都一个样。要我说,还是单身自在。”
......
这话听着颇有深意。
孟浩余光扫过佟莉娅,见她依旧保持温婉笑容,似乎毫无异样。
啧,这对夫妻多少都透着些古怪。
开机仪式结束后,泰方随即举办了欢迎晚宴。
孟浩与资方代表调换座位,坐到了陈止希身旁。
\"孟总好呀。\"陈止希眉眼含笑,\"突然觉得这晚宴有趣多了。\"
\"这话该我说才对。\"孟浩笑着摇头。
寒暄过后,陈止希直入主题:\"找我有事?\"
\"想向陈总打听个人。\"
\"谁?\"
\"中影董事长剌培慷。\"
\"他?\"陈止希挑眉,\"孟总和中影有新合作?\"
孟浩坦言:\"有位导演朋友正与中影筹备科幻项目,想提前了解这位新掌门。\"
提及中影,众人首先想到的必是\"三爷\"韩三评。这位自1999年中影创立便执掌电影制作的元老,堪称国产电影史上的里程碑。
2014年韩三评卸任后,继任者正是现任董事长剌培慷。此前他长期主管国产电影海外推广及中外交流,参与制定进口分账片引进规则。因早年旅居欧美,对国外电影工业体系了如指掌。
上任后他力推\"中美青年导演交流计划\",安排郭凡等赴派拉蒙考察。待众人归国,立即启动中影旗下科幻Ip开发计划。孟浩此次打听,正是为即将与郭凡共赴中影洽谈《流浪地球》项目做准备。
\"科幻电影?\"陈止希若有所思,\"是《流浪地球》吧?\"
\"陈总也知道?\"孟浩略显诧异。
\"前年中影项目发布会重点推介过。\"
陈止希对项目知之甚详。这正是孟浩找她的原因——她背后有高人指点。
韩三评任内副手章强原被视作,不料剌培慷异军突起。次年章强调任阿里影业总裁,同时兼任儒意影业董事。作为儒意总经理的陈止希,自然掌握不少。
\"剌董的为人,我只略知一二。\"陈止希透露,因主管国际交流,剌培慷推崇好莱坞工业体系,主张本土化改造。其人有魄力敢创新,曾直言:\"电影重在创作创新,类型单一化只会扼杀产业。成天拍古装歌舞、小情小调绝非正道。\"
孟浩微微颔首:\"确实是个有远见有胆识的人物。\"
\"缺乏远见和胆量的人,根本不会考虑科幻电影这个领域。\"陈止希抿嘴轻笑。
交谈间,孟浩对这位\"剌董\"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,心中已然有了判断。
\"目前这个项目是由你们弧光负责吗?\"
\"不,是郭凡导演在运作。\"
\"郭凡?就是去年执导《同桌的你》的那位导演?\"
陈止希深吸一口气:\"从青春题材直接转型科幻类型,这个跨度会不会太大了些?\"
\"跨度大小暂且不论,但我确信...\"孟浩眼中闪过笃定的光芒,\"如果国产科幻电影要取得突破,郭凡绝对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选。\"
\"看来你对他相当看好。\"
\"否则我也不会选择加入这个团队。\"
望着孟浩胸有成竹的模样,陈止希不禁陷入沉思。
正如业内同行都称赞她的独到眼光,她也始终认为这位\"孟总\"的商业嗅觉更胜一筹。
短短两年时间,就将初创企业打造成行业翘楚。
虽然弧光影视尚未启动融资,但市场估值早已突破十亿大关。
这样一位商业奇才,不可能不清楚国产科幻电影面临的困境。
但他依然如此坚定地支持郭凡,说明这位\"青春片导演\"必定有其过人之处。
思及此处,陈止希突然灵光一现。
\"孟总,如果这个项目正式启动,我们可以保持密切沟通。我们儒意对这类创新题材同样充满兴趣。\"
即便有中影这样的巨头支持,大型项目也需要多方资本共同参与。
\"合作愉快。\"孟浩展颜一笑,\"不过要等我们先确认能否接手这个项目。\"
——
元旦假期过后,崭新的2016年拉开序幕。
参加完《唐人街探案》开机仪式,孟浩次日便返回京北。
顾不上休息,他直奔郭凡的工作室。
三人组——孟浩、郭凡和宫格尔,将15万字的剧本、百年大事记、上千幅概念设计图精心整理完毕,带着全套资料来到中影集团总部。
接待团队阵容豪华:中影董事长剌培慷亲自出面,陪同的还有十余位核心部门负责人。
投影屏幕上展示着详尽的项目资料,会议室里因震撼而陷入短暂的寂静。
谁都不曾想到,这位年轻导演竟真能用一年时间,自掏腰包投入百万资金,完成如此庞大的前期筹备。
\"这主要归功于我们的总编剧孟浩老师,是他协助完善剧本架构,梳理时间脉络,并提供资金支持我们完成这些工作。\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