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2章(1/2)
有人翻出陈思成早年节目言论,他曾公开支持\"优秀男性一夫多妻\"。而当时在场的佟莉娅则表示\"只要记得回家就行\"。
舆论矛头顿时从陈思成一人转向了夫妻双方。
近年来\"大女主\"风潮盛行,佟莉娅这种隐忍态度立刻被贴上\"封建糟粕\"的标签,口碑急转直下。
反倒是陈思成,虽然骂声更甚,但对他早已所剩无几的形象毫无影响。
这已不是他首次陷入此类,早有\"前科\"的他根本无所谓风评再跌。
甚至有网友为其辩解:\"才子都这样,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,出事很正常。\"
陈思成作何感想无人知晓,但孟浩确实从中悟出了门道。
人设果然不能立得太高。
他琢磨着也该未雨绸缪,定期制造些真假难辨的绯闻。
先自毁形象,再让公众麻木。
假料多了,日后掺些真料也不会有人当真。
只要甘当废墟,就永远不会塌房。
随着澄清声明发布,蹲守剧组的娱记们也陆续收到撤场通知。
《唐人街探案》剧组终于能继续拍摄,剩下的人已经构不成什么阻碍。
陈思成这下也不敢再动什么歪心思,只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电影制作中。
进度反而比预期更快,不仅补回了耽搁的时间,还超出了原定计划。照这个速度,不到一个月就能杀青。
孟浩在片场待了几天,和陈思成重新梳理了\"思诺\"这条故事线。这个天才少女的角色原本脱胎于\"绿藤系列\"的《罪探秦风》,虽然在《心理罪》第一季结尾出现的\"q\"组织,本是计划在\"秦风\"系列中正式登场。这次调整明确了思诺并非该组织成员,虽然对当前剧情影响不大,但能更好地铺垫后续发展,也让导演更清楚如何指导演员表演。
饰演思诺的张紫枫是个经验丰富的童星,十五岁的年纪已有十年戏龄。她的演技丝毫不输给男主角刘浩然。
\"孟浩哥哥好。\"片场里,张紫枫腼腆地向孟浩打招呼。
陈思成在一旁打趣:\"怎么叫我叔叔,到他这儿就成哥哥了?\"
\"师哥,您这岁数当我叔叔都够格了。\"孟浩笑着回应。
张紫枫安静地站在一旁,抿嘴轻笑。她其实早就听说过孟浩——在拍摄新剧时,合作演员赵今麦曾提起过《心理罪》的拍摄经历。
\"是赵今麦那孩子吧?\"孟浩很快反应过来。他暗自记下要确认赵今麦的档期,《心理罪2》中\"廖亚凡\"这个角色最好能保持演员连贯性。
敲定角色设定后,孟浩在剧组的工作也告一段落。
陈止希处理完手头事务,与孟浩一同搭乘航班返回国内。
“电影安排在几月上映?”
机舱内,孟浩调整好座椅隔板,转头询问。
“暂定七月末。”
“暑期档啊。”孟浩若有所思,“竞争应该很激烈吧。”
国内院线每年有四大热门档期:春节、五一、暑假和国庆。其中暑期档跨度最长,热度最高。加之七八月是国产片保护期,众多影片都会集中在这个时段上映。
比如黎沁参演的《致青春2》就定档七月初,等《唐人街探案》公映时,前者已接近下映。这样至少避免了与黎老师的作品正面交锋。
与专注网剧的弧光影视不同,陈止希的儒意影业以电影制作为主业。从曼谷飞往京北约四小时航程,孟浩借此机会了解电影行业现状。
“孟总对电影市场感兴趣?”
“迟早要涉足的。”
“有道理。过几天有个电影投资交流会,你若有意向可以同行。”
“哪部作品?”
“知道吴景吗?”见孟浩颔首,陈止希继续道:“他自导自演的系列片要拍续集,正在募集资金。”
“吴景?”孟浩回忆道,“是去年那部《战狼》?”
“你看过?”
“当时连看两场电影,其中一部就是它,质量不错。”那次是和宋秩约会时的安排。
“第一部票房很好,续集融资应该不难吧?”
“有前作基础确实容易些,但这次预算1.2亿,需要多家资方共担风险。”陈止希透露,目前已知的联合出品方已有多家。
“这么多投资方,利润怎么分配?”
“每家少占些份额。电影比电视剧风险更高,需要观众直接购票,所以资方更倾向稳健收益。”
近年上映的电影背后,动辄十余家出品方已成常态,皆为分散风险。孟浩思忖着,即便无法参与投资,去积累经验也是好的。
网剧虽是弧光影视根基,但公司不可能止步于此。作为八大艺术形式之一,电影的商业价值或许与剧集相当,但社会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。要让弧光真正跻身行业顶端,进军电影市场势在必行。
儒意影业虽非一线公司,但与万达、光线等保持合作,具备优质行业资源。
孟浩有意进军电影行业,与陈止希建立良好关系显得尤为重要。
航班抵达目的地后,双方确定了投资洽谈的具体时间,随即各自离去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