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1章(1/2)
孟浩耸耸肩。学生时代的朋友早已疏远,如今走得近的也就这两位。
听到这两个熟悉的名字,黎沁明显放松下来:\"好啊,到时候约个时间一起去。\"
她心底泛起一丝雀跃。
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邀约,更是孟浩主动将她引入自己的社交圈。无论对谁而言,这都是种难得的认可。
\"对了,有件事忘了说。\"
看着黎沁疑惑的眼神,孟浩笑意更深:\"我特意叮嘱他们这次要带家属过来。\"
\"啊?\"
——————
首映礼的重头戏自然是观影环节。
孟浩本想借机挨着黎沁坐,趁着灯光熄灭时制造些亲密接触的机会。可惜主演必须坐在指定区域,这个计划只能作罢。
无奈之下,他只好与陈止希、柯利名等人同坐。起初他还勉强看了会儿电影,但不到十分钟就失去了耐心。
抛开俗套的青春疼痛剧情不谈,整部片的叙事节奏支离破碎,演员的表演更是惨不忍睹。
\"苏韵锦,你欠我的拿什么还!\"
孟浩心想:这片子欠观众的又该拿什么还?
唯一让他眼前一亮的,是穿着校服的黎老师——清新得像是沾着晨露的栀子花。
熬过漫长的九十分钟,放映终于结束。陈止希侧身问道:\"觉得这片子怎么样?\"
孟浩沉吟片刻,实在找不出亮点:\"还行,至少票房不会赔。\"
\"四亿保底发行,我们当然稳赚不赔。\"陈止希了然一笑。
自2013年华艺用三亿保底《西游降魔篇》狂揽十二亿票房后,这种发行模式便在业内盛行。制片方规避风险,发行方博取高收益,可谓双赢——当然也有像这次微影时代这样押错宝的倒霉蛋。
尽管《致青春2》凭借主演热度首周斩获1.7亿,但随之而来的是全网群嘲,尤其是对男主角演技的辛辣评价。
某条高赞短评精准概括了观众怒火:\"......\"
天仙从未想过,自己竟能凭借演技实力碾压对手。
豆瓣3.9的评分,直接将这部作品钉在了耻辱柱上。
此刻最高兴的莫过于郭凡,他那部勉强及格的《同桌的你》,竟成了近年青春片的标杆。
票房走势同样惨淡,次周便开始,最终能否突破3亿都是未知数。
黎沁与孟浩通话时五味杂陈。
精心参演的电影遭遇滑铁卢固然沮丧,但值得安慰的是舆论矛头都指向主演,她这样的小配角反而逃过一劫。更意外的是由于影片表现太差,后续宣传活动大幅缩减,倒让她难得清闲。
同样调整策略的还有儒意影业。眼见回天乏术,他们立即将资源倾斜到月底即将上映的《唐人街探案》。
——
上半年因《精绝古城》的紧张拍摄及乐时网的合约束缚,弧光影视显得格外沉寂。
但自宣布终止与乐时网合作后,好运竟接踵而至。
最先传来捷报的是黄征。腾讯领投拼多多b轮融资尘埃落定,联合高荣资本、凯辉基金等机构共同注入1.1亿美元,公司估值飙升至20亿。手握充足资金的黄征当即决定将业务版图拓展至江浙沪以外。
紧接着,弧光与华策影视达成战略联盟。除项目合作外,弧光得以借助华策渠道开发版权价值。首批合作的《灵魂摆渡》系列等剧集在东南亚市场反响热烈,尤其契合东亚文化圈的《灵魂摆渡》已收到多国翻拍询价,仅此一项就为弧光创收5000余万,近乎去年总利润的八成。华策同样获益匪浅,不仅享有分成权益,更借机成功打入网剧市场。
资本市场立刻给出反馈:合作消息公布次日,华策股价应声大涨5%。董事长傅梅城在董事会上直言,单是这波行情就值回合作成本。
最后登门的是郭凡,为弧光的好运再添新章。
经过数月的评估,中影最终选定郭凡团队负责《流浪地球》的制作。
这部影片总投资约3.5亿元,中影承担2亿元,剩余资金及宣传费用需由郭凡和宫格尔自行筹措。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孟浩。
\"当初就承诺过,项目到手一定给弧光留一份。\"郭凡在弧光办公室笑着说,\"看,老哥说到做到。\"
孟浩挑眉:\"郭哥真行,要钱的时候才想起我。\"
\"这叫投资合作。\"郭凡纠正道。
\"行吧,弧光可以出5000万,但没法一次性到位。\"孟浩松口。
宫格尔接话:\"中影已预付1.5亿前期资金,筹备阶段不用担心。\"
商议完投资事宜,三人开始讨论项目筹备。尽管孟浩表示时间有限,郭凡仍为他安排了联合制片的职位。弧光在制作团队、特效、道具、场地等方面都能提供重要支持。
持续整天的会议结束后,孟浩回到朝阳区的办公楼。虽然海淀新办公室已启用,但他更习惯原来的工作环境。
\"孟总,您的快递。\"前工叫住他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