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章(1/2)
原生家庭的烙印,终究难以磨灭。
\"有空多读点书。\"孟浩顿了顿,\"总不能永远当个小前台。\"
\"我...我有在看书的...\"杨朝月声如蚊蚋。
\"那些仙侠小说?\"
\"孟总怎么知道?\"她瞪圆了眼睛。
\"花妍告诉我的。\"
\"哼...\"杨朝月鼓起腮帮,活像被揭穿密的学生。
孟浩嘴角微扬。没想到花妍那个二次元少女,竟和这姑娘成了闺蜜。
大概中二病患之间特有的共鸣吧。
值得一提的是,收入微薄的杨朝月始终坚持正版阅读——这点让身为创作者的孟浩颇有好感。
当然,也可能是她压根找不到盗版资源。
点到即止的提醒后,孟浩适时收住话头。成年人最忌好为人师。
\"刘总到了吗?\"
\"已经在办公室了。\"
\"好。\"
孟浩转身上楼,推开刘军办公室的门。
\"军哥,忙什么呢?\"
\"看新闻。\"
\"什么大新闻?\"孟浩凑近屏幕。
刘军将显示器转向他,上面赫然是一则快讯:
\"......乐时网董事长贾跃亭发布公开信,承认公司面临财务压力,并购计划存在变数,但承诺将在三至四个月内化解危机......\"
乐时网今年的日子可不好过。
上半年与弧光影视分道扬镳,引发不少争议。下半年资本市场遇冷,收购乐时影业的计划更是雪上加霜。
外部困境重重,内部同样危机四伏。贾老板沉迷造车烧钱无数,而原本支撑集团的影视业务接连受挫。
失去弧光后,乐时网自制剧水准直线下滑。\"太子妃\"团队因《将军在上》投资过大被迫放弃,电影方面同样惨淡。《盗墓笔记》靠着保底勉强盈利,但《爵迹》2亿成本仅收3.6亿票房,让郭小四在路演现场崩溃大喊。如今全部希望都押在了年底的《长城》上。
\"贾老板要是肯放弃造车,找个接盘侠或许还有救。\"孟浩看着新闻感叹。
\"没戏,\"刘军摇头,\"这些年提了多少次精简业务,哪次真放弃了?找人接盘容易,但治标不治本,迟早还是完蛋。\"
作为乐时老员工,他太了解前老板的性子了。
孟浩笑道:\"那就等着看谁是那个了。\"
两人相视一笑,都等着看这场好戏。
\"对了,你找我什么事?蓝岛拍完了?\"
\"《白夜追凶》杀青了,《心理罪2》得拍到年底。\"孟浩说,\"来商量下弧光明年的项目。\"
\"巧了,我正想找你。\"刘军提议,\"现在弧光有固定观众群了,不如每年初发布年度片单,既方便排期又能提前造势。\"
以前弧光的风格随性得很,全凭孟浩一时兴起。刘军来了大半年,总算把公司带上正轨。
孟浩略一思索便点头同意:\"那就定在春节前吧。\"
\"行,我先和项目部拟个初稿给你过目。\"刘军应道。
\"好。\"孟浩点头,将话题引向正题,\"我在考虑尝试制作电视剧,你觉得如何?\"
\"电视剧?\"
刘军略显意外,但并不吃惊。
弧光影视作为网剧领域的佼佼者,已触及发展瓶颈。
若要突破,要么拓展新题材,要么等待市场扩容。
前者他们已在推进,如投资小糖人文化进军青春偶像剧,以及与华策影视合作创立\"华光工作室\",涉足古装偶像剧。
这些都是热门且稳定的类型,审查宽松、平台青睐,更易造星,比悬疑题材更具优势。
至于市场扩张,则需依赖行业整体投入。
通过与儒意影业的合作,弧光已初步涉足电影领域。
唯独电视剧仍是空白。
尽管网剧兴起冲击了传统电视剧市场,但其根基依然稳固。
能登陆卫视或实现台网联播,对网剧团队仍是值得骄傲的成就。
然而——
\"电视剧行业格局复杂,各方势力盘根错节,远比网剧水深。\"刘军提醒道。
\"我明白,但总要迈出第一步。\"孟浩从容道,\"何况我们并非毫无经验的新手,可以循序渐进。\"
\"你有数就好。\"刘军笑道,\"打算拍什么类型?继续悬疑或刑侦?\"
\"电视剧审查太严,刑侦剧本会被改得面目全非。\"孟浩否定后提议,\"我计划尝试谍战题材。\"
\"谍战?\"
刘军略作思索,眼前顿时一亮。
对弧光而言,这确实是上佳选择。
首先谍战仍属悬疑范畴,与团队风格契合。
其次作为经典类型,只要将背景设定在1949年前,过审相对容易。
更重要的是,近年大热的《伪装者》正是孟浩作品,掀起谍战新风潮。
天时地利人和,此时入局再合适不过。
\"你既然提出,应该已有具体构想?\"刘军追问,\"类似《伪装者》的风格?\"
\"不同。现在同质化严重,我想在形式上创新。\"
\"比如?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