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章(1/2)
“孟总何必自谦?论网剧领域的建树,弧光影视堪称业界标杆。”
“放眼全场,还有比您更合适的人选?”
“确实如此!”
七嘴八舌的附和声中,事实不言自明——
纵是规模最大的华策、资历最老的慈文、口碑封神的正午阳光,主营业务仍是传统电视剧。
对他们来说,网剧审查标准的变化无关痛痒,顶多在流程上多费些功夫。
要论网剧行业的标杆,非弧光莫属。
嫌孟浩太年轻?
别闹,他可是公认的\"国产网剧开创者\"。
在网剧领域的资历上,在座的各位都得称一声\"前辈\"。
见众人一副\"非孟总不可\"的神情,孟浩眉头微蹙,随即长叹一声,摆出\"当仁不让\"的姿态。
\"承蒙各位厚爱,我就代表大家向官方传达诉求,全力争取共同利益。\"
生意场上虚话无用,孟浩直切要害,句句不离利益。
这番话显然说到了众人心坎里,大家笑容满面地表示\"相信孟总\"。
孟浩对这个结果也颇为满意。
正如刘军所言,如今的弧光要资金有资金,要人才有人才,项目实力样样不缺。
唯独欠缺的,是高层关系网和行业影响力。
这次审查标准之争,正是他的机遇。
对内,可借通上层关系;对外,若能争取到宽松政策,行业地位必将水涨船高。
即便无人推举,他也会主动请缨。
眼下这般顺水推舟的局面,反倒让他的意图显得不那么刻意。
随后两日,孟浩尽职履行代表职责,与各公司对接整合诉求。
紧接着,他联合三大视频平台负责人,出席了政策研讨会。
官方代表以聂局和规划院工作人员为主。
\"早料到孟总会是代表之一。\"聂局与平台方寒暄后,对孟浩笑意盈盈。
\"全靠同行们信任弧光。\"孟浩谦逊回应,却对聂局的格外热情心生疑惑。
谜底很快揭晓——聂局谈起去年弧光向周边国家输出网剧的佳绩。
孟浩恍然大悟。自\"文化自信\"提出后,\"文化输出\"成为热词。
影视行业如何体现?将作品销往海外并取得良好反响,便是最佳范例。
正因如此,弧光在官方眼中形象颇佳。
前阵子《白夜追凶》过审顺利,除金盾影视保驾护航外,也因审核部门开了绿灯。
\"国内许多文化题材对海外观众,特别是东亚文化圈,极具吸引力。\"
孟浩迅速领会了要点,开始详细阐述:\"我们弧光出品的《灵魂摆渡》虽然涉及敏感题材,但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,这正是它在东南亚市场广受欢迎的原因。\"
聂局表示认同:\"确实有所耳闻。听说海外电视台已经购买了\"聂局消息真灵通。\"孟浩微笑回应,\"越南和泰国确实购买了版权,预计明年推出\"这正是文化输出的典范。\"聂局赞许道,\"网剧的优势就在于题材多样性。若完全比照电视剧标准,反而会限制行业发展。\"
在场代表们闻言精神一振,这番话暗示官方立场有所松动。
随后数日,孟浩与平台代表们密集走访广电各部门,经过多轮磋商终于达成共识。
新政策采取折中方案:保留审查制度和许可证要求,但在题材范围和审查尺度上较电视剧更为宽松。主流的悬疑、刑侦等类型均获准制作,只要避免过于直白的暴力或内容,适度打擦边球也可接受。
业内对此结果普遍满意,对促成此事的代表们也更加认可。三大平台地位稳固,而弧光影视则借此契机从优秀制作公司跃升为行业标杆。
平息后,孟浩特意设宴答谢聂局。
\"感谢聂局支持,我敬您一杯。\"
\"政策制定本就该听取业界意见,这是分内之事。\"聂局谦和回应,双方私交日渐深厚。
席间聂局询问:\"听说弧光开始涉足电视剧领域了?\"
孟浩点头确认:\"年初立项的谍战剧刚刚杀青,预计年底播出,算是我们的新尝试。\"
\"谍战剧确实是个不错的题材。其实弧光如果考虑电视剧制作,可以多关注主旋律和现实题材作品,这些都是目前政策支持的方向。只要拍得好,主旋律作品同样能获得市场认可。就像最近热播的《人民的名义》,虽然是反腐题材,照样引发全民追剧热潮。\"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