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华娱: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 > 第206章

第206章(1/2)

目录

翌日,白玉兰奖屠榜热搜。

新科视帝何冰与视后马一俐占据头条。前者首夺电视剧奖项,后者终结了\"殷桃魔咒\"。

讨论区高楼里,夹杂着对\"最佳编剧\"的惊叹:【25岁的孟浩?我以为领奖的是他爸!】

质疑声很快被《和平饭店》的剧照淹没。弧光影视的拥趸们甩出数据:豆瓣8.9分,年度悬疑剧3,更别提孟浩操刀的《暗黑者》系列。

\"网剧出身\"反倒成了勋章。当媒体盘点\"打破次元壁的创作团队\"时,没人注意到获奖感言末尾那句\"特别感谢我的缪斯\"——毕竟编剧不是爱豆,台下观众更关心他何时开新坑。

倒是各大视频平台连夜调整了《和平饭店》的分账比例。毕竟,镀金的播放量可比普通爆款值钱多了。

白玉兰奖的全名是“上沪电视节白玉兰奖”,不仅是一场颁奖盛典,也是国际影视交易的平台。

孟浩凭借《和平饭店》斩获“最佳编剧”后,这部作品迅速吸引了多国发行商的关注,纷纷与弧光洽谈海外版权事宜。

实际上,早在颁奖前的展映环节,就有不少国际买家对《和平饭店》表现出浓厚兴趣。与传统谍战剧不同,该剧融入了国际化元素,更容易被海外非华语观众接受,市场潜力更大。

相比之下,荣获“最佳电视剧”的《白鹿原》因本土文化气息过于浓郁,海外反响。而《我的前半生》这类都市情感剧在东南亚市场颇受欢迎,甚至拥有大量本土观众——毕竟,狗血剧情向来是全球观众的共通喜好。

白玉兰奖落幕,孟浩在上沪的行程告一段落。

黎沁连夜忙碌后,次日中午悄悄返回自己房间整理行李,先行飞回京北。孟浩则留下处理海外发行事务,并抽空与师姐秦雯小聚。

尽管秦雯此次未能获奖,但她的编剧实力有目共睹。《我的前半生》播出时,观众对其“王佳卫要拍电视剧?”孟浩挑眉,“且不说题材,他拍戏真的需要剧本?”

秦雯笑道:“剧本当然要写,至于他用不用……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”

秦雯接手的项目是按照这位导演的“拖延传统”,从筹备到上映至少还需五六年。面对如此漫长的周期,连孟浩都不敢保证剧本会否被魔改,何况是出了名随心所欲的王佳卫。

孟浩曾考虑投资该项目,但想到王佳卫对资方的“前科”,最终打消念头。弧光手头已有耗时四年的《流浪地球》尚未收尾,实在无力再押注一个更遥遥无期的项目。

如果《流浪地球》票房表现良好,或许可以考虑后续合作。

毕竟王佳卫拍戏进度慢,等个一两年再参与也不迟。

孟浩不禁感慨,连王佳卫都开始涉足电视剧领域,可见港片没落到何种地步。

随着香江影视市场萎缩和内地市场崛起,昔日着名的港片导演纷纷北上发展。

最初,内地影视公司和投资方对这些\"大导演\"礼遇有加,要资金给资金,要资源给资源,甚至愿意出让股份。

这些北上的导演大多心高气傲,动辄就要拍大制作,不谈收益回报,预算却一个比一个高,还特别青睐港台演员阵容。

最终呈现的作品有赚有赔,与内地导演的表现并无二致。

渐渐地,投资方也看明白了。既然收益没保证,技术不领先,成本风险更高,还经常出现\"天价道具\"之类的荒唐事,何必再找这些\"过气导演\"。

于是资本纷纷收起了先前的客气态度,露出了真面目。

管你是什么大导演,不能赚钱就靠边站。

面对这种局面,北上导演们要么像林超贤、陈可新那样调整适应市场;要么转型拍电视剧或网剧;实在混不下去的,只能退回原来的地盘。

人才外流、市场萎缩,又放不下身段,如今的港圈已是日薄西山,全靠几位老牌影星撑场面。

与秦雯谈完后,孟浩在上沪的事务告一段落。休息一天后,他飞回了蓝岛。

——

蓝岛湾区的海滩上,平日安静的滩涂此刻人头攒动。围观群众挤在外围,纷纷踮脚张望。

\"小哥,出什么事了?\"

\"我也不清楚,刚来看热闹。\"

\"听说有人从海里漂上来了,警察正在处理。\"

\"真的假的?这么夸张?\"

\"那边拉了警戒线,还停着,应该是真的。\"

\"别听他们瞎说,哪有警察办案还架摄影机的,明显是剧组在拍戏。\"

\"原来是拍戏啊。不过这布景挺逼真,比那些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强多了。\"

\"可不是嘛,就不知道是什么剧,播出时得看看。\"

\"你搜弧光影视就行,这几年在蓝岛拍的刑侦剧基本都是他们出品。\"

\"那我得记下来回去搜搜。\"

……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