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贞观第一狂徒 > 第101章 荣归惊雷震帝京,卧榻犹闻风雨声

第101章 荣归惊雷震帝京,卧榻犹闻风雨声(2/2)

目录

“这个……案情紧急,文书已在办理……”裴明试图搪塞。

“既无合规文书,亦无陛下明旨,”薛斩打断了他,声音陡然转厉,虽虚弱,却带着一股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凛冽煞气,“尔等便擅闯凯旋大军营地,惊扰重伤功臣,污蔑百战劲旅!裴明!你眼里可还有王法?可还有陛下?!真当本将军刀锋不利,斩不得你这谗佞之徒吗?!”

最后一句,杀意凛然,如同实质的寒冰,瞬间穿透车帘,笼罩在裴明身上!裴明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,仿佛被一头嗜血的洪荒凶兽盯上,竟忍不住激灵灵打了个寒颤,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,脸色瞬间煞白!

他这才猛然想起,眼前这位躺在马车里、看似虚弱不堪的年轻人,是那个在渭水河畔单骑冲阵、在阴山脚下杀得突厥人闻风丧胆的“血衣修罗”!其凶名,是用无数敌人的头颅和白骨堆砌起来的!

“薛……薛将军息怒!”裴明的气势瞬间矮了半截,额头渗出冷汗,“下官……下官也是职责所在,心急案情……绝无冒犯将军之意……”

就在这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,只见一名身着明光铠、盔插红缨的骑兵校尉疾驰而至,高声喝道:“圣旨到!卫国公李靖,云麾将军薛斩接旨!”

众人皆是一惊,连忙跪倒在地。裴明更是如蒙大赦,趁机退到一边,低着头,不敢再看马车方向。

来的是一名宫中内侍和一名兵部官员。内侍展开黄绫圣旨,尖细的声音高声宣读:

“制曰:北伐大捷,颉利就擒,此乃不世之功,朕心甚慰!卫国公李靖及以下有功将士,劳苦功高,国之柱石!特允凯旋大军,即刻入城,经朱雀天街,至承天门外,朕将亲临承天门,接受献俘,犒赏三军!云麾将军、渭南县侯薛斩,勇毅忠贞,功勋卓着,着令安心乘舆,随队入城,一应礼仪从简,待献俘礼毕,再行叙功恩赏!钦此!”

“臣等领旨!谢陛下隆恩!万岁,万岁,万万岁!”李靖早已闻讯赶来,率先叩拜。众人齐声高呼。

这道圣旨,来得恰到好处!不仅以最隆重的方式肯定了北伐之功,更是明确了对薛斩的优渥待遇和高度信任,“安心乘舆”、“礼仪从简”,无疑是对刚才刑部刁难最有力的回应!

李靖站起身,目光如电,扫过一旁脸色灰败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的裴明,冷哼一声,却没有立刻发作,只是对那内侍和兵部官员拱手道:“有劳中使,有劳侍郎。大军即刻准备入城。”

他走到薛斩马车前,隔着帘幕,沉声道:“薛斩,陛下隆恩,体恤备至。你且安心,一切有老夫。”

“多谢李帅。”车内传来薛斩平静的回应。

李靖点了点头,转身去安排入城事宜。那裴明见状,哪里还敢停留,带着手下灰溜溜地迅速离开了营地,如同丧家之犬。

这场风波,看似被陛下的圣旨强势压下,但在场所有人心中都明白,事情绝不会就此结束。那如同毒蛇般阴冷的指控,已经像一颗种子,埋了下去。长安城,果然如预料的那般,迎接他们的不只有鲜花和掌声。

队伍再次启动,向着那座巨大的城门行进。只是,气氛已然不同之前那般纯粹热烈,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凝重。

明德门洞开,如同巨兽张开的口。当李靖一马当先,率领着北伐大军主力,踏着整齐雄壮的步伐,穿过深邃的门洞,进入长安城的那一刻,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从朱雀天街两侧如同火山般爆发开来!

“大唐万胜!”

“卫国公威武!”

“血衣修罗!薛将军!”

宽阔无比的朱雀天街,此刻早已被汹涌的人潮挤得水泄不通。临街的楼阁窗户全部打开,探出无数激动的面孔。金吾卫士兵组成人墙,奋力维持着秩序。彩绸飞扬,锣鼓喧天,空气中弥漫着香火、酒水和人群蒸腾的热气。

薛斩的马车在狂字营亲卫的严密护卫下,缓缓行驶在队伍中较为靠前的位置。尽管车帘紧闭,但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,尤其是无数人高喊他名号的声音,依旧如同雷鸣般冲击着他的耳膜。他甚至可以想象出外面是何等盛况空前的景象。

然而,他的心中却一片冰凉的清明。方才刑部裴明那番举动,绝非孤立事件。那是一个明确的信号,宣告着他薛斩,已经正式踏入了长安这座权力绞肉机的漩涡中心。侯君集案的余波,世家门阀的反扑,魏王一系的嫉恨,甚至可能还有来自东宫内部某些人的微妙心思……所有的明枪暗箭,都将接踵而至。

他轻轻咳嗽了几声,肋下的隐痛提醒着他此刻的脆弱。这副身体,是他最大的弱点,也是敌人最容易攻击的突破口。他必须尽快好起来,至少,要拥有足以自保、乃至反击的力量。

马车沿着铺着青石板的朱雀天街,在震天的欢呼声中,缓缓向北行进。最终,队伍抵达了位于皇城正南的承天门广场。

这里的气氛更加庄严肃穆。广场四周,禁军林立,甲胄鲜明,刀枪如林,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。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在广场两侧的高台之上。而在那高大雄伟、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承天门楼之上,明黄色的华盖之下,一道身着赭黄袍、头戴通天冠的威严身影,正凭栏而立,俯瞰着广场上凯旋的雄师!

正是大唐皇帝,李世民!

“献俘——开始!”礼官高声唱喏。

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,被除去王冠、身着白衣、捆缚双手的颉利可汗,以及一众突厥王公贵族,被唐军将士押解着,步履踉跄地穿过广场,最终跪倒在承天门前。曾经不可一世的草原枭雄,此刻面如死灰,头颅低垂,再无往日威风。

李世民目光如炬,扫过阶下囚虏,脸上充满了作为胜利者的威严与畅快。他缓缓抬手,声音洪亮,传遍整个广场:

“突厥颉利,屡背盟约,侵我疆土,掠我子民!今王师北伐,扫穴犁庭,生擒此獠,实乃天佑大唐,将士用命之功!朕,今日于此,告慰列祖列宗,昭告天下万民——北疆已定,胡尘廓清!”

“陛下万岁!大唐万胜!”广场上,数万将士齐声高呼,声浪直冲云霄,天地为之震动!

隆重的献俘仪式,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。随后,便是对有功将士的初步犒赏宣谕。李靖、李绩、苏定方、程咬金等主要将领,皆得到丰厚的赏赐和擢升。当念到薛斩的名字时,整个广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欢呼。

“……云麾将军、渭南县侯薛斩,加授镇军大将军(武散官,从二品),实封增至八百户,赐绢帛千匹,金银器皿若干,另赏……”

一系列的封赏,极为厚重,尤其是“镇军大将军”的散官衔,已是极高的荣誉,可见圣眷之隆。然而,薛斩却敏锐地注意到,诏书中并未提及任何新的实职任命。这显然是有意为之,既彰显了对他功劳的肯定,也考虑到了他需要长期养伤的实际情况,暂时将他“供”了起来。

仪式结束后,大军有序撤离广场,各自归建或前往指定营地。薛斩的马车,则在东宫属官和程咬金派来的家将共同引导下,离开了承天门,并未随大队行动。

“薛将军,太子殿下已为您备好休养之所,名为‘澄心别院’,环境清幽,一应物事俱全,御医亦常驻。”东宫的一名属官在车外恭敬地说道。

与此同时,程咬金也骑马跟了过来,隔着车窗低声道:“小子,先去那儿住下,老子府上人多眼杂,吵得你脑仁疼!如玉那丫头……回头让她去看你。你安心养着,外面那些魑魅魍魉,有老子和李帅他们盯着!”

薛斩心中微暖,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安排。“有劳殿下,有劳程叔叔。”

马车转而向东,驶入了长安城东北隅,靠近风景秀丽的曲江池区域。这里多是达官贵人的别业园林,果然环境清幽,人流稀少。

澄心别院坐落在一片梅林之中,虽不及国公府邸宏伟,却精巧雅致,亭台楼阁,小桥流水,一应俱全,显然经常有人打理,洁净无尘。薛斩被石柱和亲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早已准备好的、温暖舒适的主卧内。

躺在柔软的病榻上,听着窗外风吹梅枝的沙沙声,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药香和炭火气,薛斩长长地、疲惫地吁出了一口气。从阴山风雪到长安繁华,从生死一线到荣归故里,这短短数月的经历,恍如隔世。

身体的极度虚弱如同潮水般涌上,意识开始模糊。但在彻底陷入沉睡之前,他强撑着对守在一旁的石柱吩咐道:“告诉兄弟们……轮流值守,外松内紧……没有我的手令,任何人……不得擅入内院……”

“将军放心!除非从我等尸体上踏过去!”石柱斩钉截铁地应道。

薛斩点了点头,这才放任自己沉入黑暗。他知道,回到长安,只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。而这澄心别院,看似宁静,实则已成为风暴眼中,暂时平静的孤岛。他需要时间,需要尽快恢复……风雨,已然迫近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