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贞观第一狂徒 > 第104章 静水深流布暗棋,药香氤氲藏锋镝

第104章 静水深流布暗棋,药香氤氲藏锋镝(2/2)

目录

安排完这件事,薛斩心中稍定。他不能出门,但不能做聋子瞎子。刘仁轨心思缜密,又有东宫属官的身份便利,暗中调查这些不易引人怀疑。陈风是生死兄弟,绝对可靠,由他联系程处默,再通过程处默将指令传递给刘仁轨,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开各方耳目。

做完这些,精神消耗颇大,薛斩又感疲惫,便由石柱扶着回到内间卧榻休息。刚躺下不久,便听到院外传来程如玉的声音。

今日她并非独自前来,身旁还跟着一位身着青色官袍、面容清癯、约莫四十岁上下的官员。石柱通报后,引了进来。

“薛将军,这位是太常寺太医署的杨医丞,精于金石药理与外伤调理,尤擅治疗陈年内伤。爹爹特意请来,为将军会诊。”程如玉介绍道,眼中带着期待。

薛斩心中一动。程咬金此举,显然是信不过只由东宫安排的御医,或者说,是想多一重保障。这位杨医丞来自相对独立的太医署,而非直接侍奉皇帝或东宫的御医,身份更为超脱。

“有劳杨医丞。”薛斩微微颔首。

杨医丞态度不卑不亢,行礼后上前,先是仔细观察了薛斩的气色、舌苔,又仔细询问了受伤经过和目前的感觉,然后才伸出手指,搭在薛斩腕脉之上。他的诊脉时间远比王、张两位御医要长,手指时而轻按,时而重取,眉头微蹙,似乎在细细品味着那微弱而复杂的脉象。

良久,他松开手,沉吟道:“将军之伤,确如王、张二位同仁所言,乃形神俱损,元气大伤。阴山苦寒,失血过多,更兼心神耗竭,非寻常药石可速愈。如今用药,以温养气血、固本培元为主,方向是对的。”

他话锋一转:“然,将军脉象之中,除虚浮无力之外,另有一股郁结燥烈之气,盘踞于肝经与心脉之间。此气,非药力能化,乃沙场杀伐积累之戾气,叠加近日忧思郁结所致。若此气不疏,纵然气血渐复,亦如堤坝蓄水,隐患暗藏,一旦情绪激动或再遇外邪,恐有气血逆乱、旧创迸裂之险。”

薛斩闻言,心中暗惊。这位杨医丞果然有些门道,竟能从他脉象中诊出那股因杀戮和当前处境而郁结的“戾气”与“忧思”。王、张二位御医并非不知,但他们更侧重于身体实质的恢复,对此等“虚症”提及较少,或者认为需待身体强健后自行化解。

“不知杨医丞有何良策?”薛斩问道。

“疏导之法,其一在于静心。非是枯坐,而是需寻一寄托,可引将军心神专注之事,如观棋、听琴、临帖,使其戾气有所宣泄,忧思得以转移。其二,”杨医丞从随身药囊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玉盒,打开后,里面是数十根细如牛毛、闪着幽蓝寒光的金针,“下官或可以‘冰魄针法’,辅以特制药膏,疏导将军郁结之气,虽不能立竿见影,但持之以恒,可收潜移默化之效,至少能保将军在恢复期间,心神宁定,不受内火煎熬。”

程如玉在一旁紧张地看着薛斩。

薛斩看着那幽蓝的针尖,沉默片刻,点了点头:“那便有劳杨医丞了。”

接下来的一个时辰,杨医丞施展针法。那冰魄针法果然奇特,金针入体,并非刺痛,反而带来一股清凉之意,循着特定经络游走,所过之处,那因郁结和伤痛而带来的烦恶燥热之感,竟真的有所缓解。尤其是当他引导内息配合针法运行时,那股清凉之意仿佛能涤荡神魂,让他纷杂的思绪渐渐沉淀下来。

行针完毕,杨医丞又留下一盒散发着薄荷与冰片清香的药膏,嘱咐每晚睡前涂于太阳穴和胸口膻中穴,可助安神。

送走杨医丞和程如玉,薛斩躺在榻上,感受着体内那股难得的清凉与宁静,心中对程咬金的感念又深了一层。这位老叔叔,看似粗豪,实则心细如发,为他考虑得极为周全。

身体的恢复,情报的收集,心神的疏导……一切都在看似被动静养中,悄然推进。薛斩如同一头受伤的猛虎,蛰伏于洞穴,一边舔舐伤口,一边用冷冽的目光,扫视着洞外风雪弥漫的丛林,等待着利爪重新锋利、獠牙再次森寒的时刻。

他知道,这澄心别院的宁静之下,是愈发汹涌的暗流。而他,必须在这药香氤氲之中,将意志磨砺得比冰雪更冷,将心智淬炼得比金石更坚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