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(2/2)
张良对两位王族的生死并不在意,但此案所引发的动荡,现在才刚刚开始。
姬无夜意图私吞军饷,韩王未必不知,此举已稍稍触及韩王的底线。然而,要让韩王下决心除去姬无夜,他既无那份能力,也无那份胆魄。
姬无夜筹谋许久,原想一箭双雕,既得军饷之财,又打压政敌,如今却功亏一篑,绝不会就此罢休,必将报复。
更重要的是,韩非经此一案,已迅速进入韩国朝堂的权力核心,虽未站稳,却已拿到入场之券——韩国朝堂的格局,从此改变。
而对张家而言,这次不仅避开了姬无夜的算计,还顺势将韩非推到前方。有韩非在前牵制姬无夜,张家可得一段安稳时日。
那天早朝结束后,张良得知,经由张开地举荐,韩非已被任命为司寇一职。
下午,张风前来禀报:“公子,九公子邀请您今晚前往紫兰轩赴宴,说是要答谢您的提点之恩。”
“不去。”张良头也不回地答道,“告诉韩非,我偶感风寒,抱病在身。”
“公子,四公子韩宇也派人送来请柬,想请您明日过府,帮他鉴定几卷东周时期的残本古籍。”张风继续传达。
“东周残卷?不去,就说我需静养。”张良同样推辞了。
短短时间内,韩非声名大噪,而张良亦不遑多让。一些有心人得知他曾与姬无夜正面交锋,再加上韩非有意无意提及自己能够迅速侦破鬼兵劫饷案,多亏张良从旁指点,一时间,张良也被推至风口浪尖。
韩非并不愚钝,他清楚张良有意让他出面抵挡姬无夜的锋芒,自然不会让张良轻易隐于幕后。
原本那场大战之后,姬无夜已对张良动了杀心,只是韩非破案神速,使他无暇分身对付张良。案件告破后,经韩非这番宣扬,姬无夜虽对韩非恨之入骨,却也对张良更加忌惮——这亦是韩非的一步棋,让张良替他分担来自姬无夜的压力。
然而,张良对朝堂权争毫无兴趣,能避则避,加之现下忙于弄玉之事,更无心理会。
称病不出的张良,白日习武练剑,偶尔聆听弄玉抚琴,逍遥自在;夜晚则潜入左司马刘意府外,静待时机,守株待兔。
时光如水,转眼两三日过去。
这一夜,张良终于在刘意府外有所收获。
夜黑风高,左司马刘意深夜大醉而归,回府后与弄玉的母亲激烈争吵,怒气冲冲。此时,张良瞥见一名黑衣人悄然潜入刘意府中,暗中监视刘意,却不知自己亦被人暗中观察。
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不过如此。
张良隐匿身形,除非近前肉眼所见,否则难以察觉他的气息。但他感知敏锐,即便不靠双眼,四周一草一木皆在其感知范围内,任何陌生气息靠近,立时便会被他发现。
“此气息隐蔽而隐匿,杀意浓重,血腥气扑鼻,必是双手染血之徒,想必就是杀手兀鹫无疑。”
张良暗自判断,更加专注地感知四周。
“嗯,还有一人,气息收敛极深,带着枯槁衰败之感,应是李开。”
“但不必着急,待兀鹫杀了刘意,才是我出手之时。不过需小心,莫让兀鹫顺手取了弄玉母亲的性命。”
张良缓缓自暗处显出身形,余光锁定兀鹫与李开二人。
身为杀手,亦是断发三狼之一,兀鹫行事极为谨慎,所选时机正是刘意醉酒不备之际。
刘意身为武将,武功不弱。兀鹫虽自信能胜他,但要悄无声息地除去他并不容易。好在他极有耐性,终于等到了良机。
兀鹫悄然潜入刘意房中。
暗中观察的张良冷笑,刘意本非善类,他无意相救,此人一死反倒能守住诸多秘密,正合他意。
不久,兀鹫便从密室搬出刘意的尸身。酒后争执,心绪激荡,刘意防备松懈,被兀鹫一剑封喉,干净利落。
兀鹫熟练地伪造现场,迅速离去。
“轮到我了。”
张良轻笑一声,暂将李开之事搁置,紧追兀鹫而去。
兀鹫很快察觉有人尾随,因张良并未刻意隐藏行迹。
“什么人?”兀鹫停下脚步,冷冷注视张良,神情警惕。仅从轻功便知,眼前之人绝非易与之辈。
“将死之人,何必多问。”张良不屑一笑,身形飘动,空手直取兀鹫。
兀鹫身为白鸟高手,又曾是恶名昭彰的断发三狼之一,武功自是不凡,长剑横扫,直袭张良。
“太慢了。”
剑锋过处,只中残影。兀鹫心头一震,背后传来声音,他惊惧回身疾刺。
“不必费力,若我要杀你,你早已毙命。”
张良身形飘忽,从容避开剑锋,气定神闲立于一旁。
“你是张良。”
兀鹫收剑而立,冷眼相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