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大秦:我的底牌是仙尊 > 第44章

第44章(2/2)

目录

这种诡异的雾气必定由某种特殊原因形成,或是天然阵法,或是某种灵物,灵木便是其中一种可能。

“估计有五十多丈高。”小厮谨慎地回答。

张良心里略微一紧。五十多丈,折算成如今的度量,一丈约有两米多,五十多丈便是一百多米。前世最高的树木也才一百多米高,这棵树显然并不寻常。

“或许是成了灵木,有了本能,才会放出这迷雾。”张良暗自思忖。

在太玄仙尊的记忆里,各种灵木千奇百怪,能制造迷雾的并不罕见。就连这个世界,也有蜀中至宝“扶桑神木”那样的灵木,汇聚浓郁火灵气,早已被张良视为必取之物。若这小山上也有一株灵木,对他而言实属大幸。

“走,过去看看。”张良轻笑,迈步向雾气笼罩的山头走去。

不久,他来到雾气边缘。这雾气仿佛有生命,恰好笼罩山脚,不多不少。张良伸手一引,一团雾气被抽离出来,在他掌心凝成一颗指头大小的珠子。他以神识探察,察觉其中带有迷幻与僵直的效果,正是典型的木系毒素。

“这点毒性,对我无用。”张良一笑,张口吞下雾珠,真元运转,片刻间便将其化为精纯灵气。

“我进去看看,你们在此等候。”张良说完,不等地风水火四人回应,已闪身没入雾中。

雾气对他毫无影响,但即便是宗师高手,久留也会中毒伤身。

越往山林深处,雾气越浓,张良视野所及只剩三丈。“雾气越浓,木灵气越盛,此地倒是适合我修行。”接近山顶时,灵气已是外界五倍有余。

很快,张良登上山顶。眼前是一株高达两百米的巨树,树干苍劲如老翁,枝叶却青翠似少女。大树吞吐灵气,叶片释放毒素,与灵气相融,化作白雾弥漫。

“果然是灵木,已有本能。”张良轻叹。这在太玄仙尊记忆中虽寻常,对他却是初见。

“此处是宝地,需先解决雾气问题。”张良摘下一片绿叶,细看后放入口中咀嚼。

“果然,叶片可解毒。”他心中一喜。自己不畏毒,但族人需要。有了这叶片,张家便可迁居于此。

这里灵气浓郁远超外界,只要不受毒素侵扰,便是一处绝佳的修行宝地。而外围的浓雾更是一道天然屏障,足以抵御寻常外敌。

“不过,这还不够。待我突破通玄境后,再于此地布下阵法,便足以成为开宗立派的根基,正是日后修行的理想道场。”

欣喜过后,张良渐渐平复心绪,告别巨树,又在山中仔细探查。

此方天地灵气稀薄,能长出如此巨大的灵木,必然存在特殊条件,这山头绝非寻常之地。

张良细致搜寻,不放过任何异常。果然,约莫半个时辰后,他有了发现。

“灵脉!此地竟孕育出一条小型灵脉,实乃双喜临门!”

天地灵气聚集,与水相融可化灵泉,与地相合则成灵脉。张良原以为此世灵气稀薄,唯有昆仑祖脉或海外孤岛方有可能寻得灵脉,未料在此竟遇一条小型灵脉。

修行虽使张良战力远超同阶,却需海量灵气支撑。他一直忧虑突破神海境需数十年积累,如今寻得灵脉,此忧可解。

“有此灵脉,纵再微小,突破神海境时亦不虞灵气匮乏!”张良欣然大笑。

又在山中搜查片刻,张良发现这山头草木稀疏,但能在此生长的植物皆生机盎然,更有几株灵药长势喜人。

“此地亦可作天然药园。不过种植灵药前,需先布阵隔绝毒素,以免灵药异变损及药性。幸而此类阵法并不复杂。”

整座山头一片寂静,未见任何动物踪迹。这倒也合理,浓雾含毒,非灵兽难以在此存活。

“既可为宗门根基,又宜作修行道场,且距新郑不远,确是宝地,亦是我的福地。待突破通玄境,便可着手布置。”

巡视一周后,张良循原路返回。

实则若在此修行,张良很快便能达玉骨圆满。但今日出行不仅为探查宝地,亦为诱敌,需回府察看情况。

不多时,张良抵达山下,未向地风水火四人解释山中见闻,径直率众回府。

此时,张府一战的消息已传遍新郑,城中大小势力皆得情报。张家此次行事高调,一车车运往城外,极为引人注目。

回府后,张离迅速将今日战况详细禀报。

“那名宗师高手,身份可曾查明?”张良皱眉问道。

虽早知不少人对张家心怀不轨,却未料到竟有宗师高手现身。

“蓑衣客已经辨认过此人的身份,他是曾在楚国一带活动的江湖独行客,但近几年已不在江湖上露面,很可能已被楚国某位贵族招揽。蓑衣客仍在继续追查此事。”张离说道。

“其他几路人马呢?查清楚是谁派来的了吗?”张良接着问。

张良并没有打算就此罢休,即便这次张家并未遭受损失,这个仇已经结下,他将来必定要讨回来。

“已确认的有两路,分别是燕国的雁春君和秦国的吕不韦,其余几路目前尚未查明。”张离回答。

“两个也足够了。等我腾出手来,必取这两人性命。”张良语气冷冽。

张离闻言微怔,却没有反驳。尽管雁春君与吕不韦皆是位高权重的人物,但他对张良充满信心。

“另外,蓑衣客怀疑参与的人中有墨家与农家的成员,只是还没有确凿证据。”张离低声补充。

“墨家和农家?呵,若真是两家出手针对张府,怎会只派这点人手?多半是其中某些人私下行动罢了。”

“墨家之中会对我张府下手的,恐怕只有燕丹。其他墨家弟子要么无权调动这么多人,要么谨遵墨家教义,不屑使用这般手段。”

“上回拍卖会,燕丹与雁春君都曾到场。燕丹若对我的丹药起了心思,也不奇怪。为了振兴燕国,他向来不择手段。”

“至于农家……”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