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章(2/2)
“诸子百家,个个来历久远,谁家藏着什么底牌,外人哪能看得清?这实在不好说。”北冥子轻轻摇头。
“那只看表面实力呢?”张良不死心地追问。
“表面实力也很难比。一个宗门强不强,主要看有没有陆地神仙坐镇,再看宗师的多少、普通弟子的规模,还有些不为人知的底蕴。”
“一般来说,诸子百家中明面上大多只有一位陆地神仙,有的甚至一位也没有,但也有的不止一位。就像我道家天人二宗,就只有我一人;而阴阳家有两位。儒家表面一位,可实际上,最近一位成圣的强者便是儒家的孔丘,儒家底蕴深不可测。”
“兵家看似门人不多,可兵家弟子遍布各国,不少杰出人物更是一方大将,手握重兵。历代兵主,无不是陆地神仙,从未断过传承。”
“再说纵横家,也就是鬼谷一脉,历代鬼谷子也皆是陆地神仙,传承一样没断过。”
“不管是儒家、兵家还是鬼谷,实力都难以揣测。相反,那些表面上与儒家齐名的墨家,或是号称弟子最多的农家,或许并不如想象中强大。”
“不过这些只是我一家之言。诸子百家,哪个不是传承悠久、底牌重重?以你现在的修为,切莫太过张扬。他们之中,能对付你的势力可不少。”
北冥子含笑点评一番,最后也不忘提醒张良一句。
虽未点透,张良已听出北冥子对阴阳家、兵家、鬼谷、儒家都颇为重视,而墨家与农家似乎略逊一筹。
张良不禁想到,日后大秦一统天下,最先对付的就是墨家与农家,或许正是因为它们实力稍弱。
“那我们道家呢?”张良顺势问道。
“道家啊……既然你想知道,何不亲眼看看?”北冥子笑而不答,只示意天宗弟子抬起灵桃树,继续前行。
张良无奈摇头,这老道不仅卖关子,还讲究排场。明明一路都亲手托着灵桃树,快到山门了,却交给普通弟子抬。
走不多时,一行人便到了天宗山门。
“小子,你看我们天宗如何?不比你那地方差吧?”北冥子带着几分自豪问道。
“山明水秀,气象古朴,宛如人间仙境。灵气充沛,清静祥和,确实是块修行的宝地。”张良由衷赞叹。
北冥子笑道:“天宗乃道门祖地,当年圣人老子曾在此修行,自然非凡俗可比。”
张良微微点头,天宗所在灵气充沛,竟是外界三倍之多,且经道家历代经营,建筑古朴自然,与群山相融,宛若人间仙境。沿途可见弟子或练气,或挥剑习武,虽仅数百人,却个个资质不凡。张良已见到七八名大周天境的年轻弟子。
北冥子边走边为他介绍各处:“此处是迎客门……”“这是洗剑池……”“此为试剑石……”“那里是较武场……”
忽然,七道身影迅速掠近,张良顿感一股压力。这七人竟皆为宗师,为首之人气息与北冥子相近,已触及宗师之上境界。那人腰间佩着一柄古朴奇异的长剑,张良认出是风胡子剑谱排名第六的雪霁——历代道家掌门信物,由天宗与人宗共掌。
佩戴雪霁者,自是道家天宗掌门赤松子。
北冥子笑呵呵引见:“此乃天宗掌门赤松子,这六位是天宗长老。”又指向张良:“这位是我代师收徒的新师弟张良张子房,暂任宗门长老。”
赤松子等人面上略显窘迫。他们虽早得消息,亲眼见到张良仍觉不适。道家修行讲究顺其自然、厚积薄发,通常年岁愈长修为愈深。七人中看似最年轻者也三四十岁模样,实则皆过五旬。而张良未满十八,犹带稚气。天宗虽不如儒家重礼数,面对这位长他们一辈的少年,仍感不自在。
张良含笑抱拳:“见过宗主与诸位长老。若不介意,唤我子房即可。道家修行贵在自然,不必拘于俗礼。”他神色坦然,气息微露便令众人不敢小觑。北冥子早前传信中曾言,张良是其所见最有希望突破宗师之上的天才,众人自无排斥之理。
赤松子最先笑道:“子房来得正好!两月后便是天宗人宗五年一度的之期,我正愁此次无人接掌雪霁剑呢。”
“天宗人宗?”张良微露讶色,转望北冥子。
“再过两月,便是天宗与人宗论剑之期,其中缘由你应当明了。老道虽不在意胜负,但门下弟子却极为看重,届时你便代赤松子前往吧。”北冥子含笑说道。
张良略显诧异:“以掌门人的修为,赢得此次比试应当易如反掌吧?”
他心中暗忖:原着中赤松子败于逍遥子之手,致使晓梦日后出山夺回雪霁。但此刻观赤松子修为已臻宗师巅峰,距离突破仅一步之遥,十数年后的逍遥子也未必有此境界,怎会落败?更传言赤松子败后不久便坐化,实在令人费解。
“赤松子即将尝试突破。你也知晓此关凶险万分,成则功成,败则陨落。原本天宗打算此次让与人宗,不过你既来了,倒也不必相让了。”北冥子笑道。
张良凝神细观赤松子,但见他气息圆融,周天隐隐与天地相合,显然已能驾驭部分天地之力。其修为已达宗师极致,距离陆地神仙境仅差临门一脚。
然而这最后一步至关艰难,关键在于凝聚元神。此方世界并无系统凝神之法,全凭前人经验自行摸索,成功者寥寥。赤松子年逾七旬,若再不突破,气血渐衰,更难企及更高境界。
张良对天宗已生归属之感,若有机会,他愿助赤松子一臂之力。
“天人二宗论剑之事容后再议,不如先栽种这株灵桃。”张良展颜一笑,并未直接应承。
“善。”北冥子含笑点头,“你看何处最宜栽种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