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(2/2)
言毕,张良转身便走。
燕丹身旁一人怒视张良,眼中几乎喷火。
“太子,此人太过狂妄,真当我燕国与韩国一般?属下这就去查他落脚之处,带兵擒拿!”
燕丹目光一寒,厉声呵斥:“休得胡闹!如此行事,更难获得他的支持。”
那属下顿时噤声,却未察觉燕丹眼中闪过的异样神色。
远处,一双明眸正静静注视着这一切——若是张良在此,定能认出那眼眸的主人,正是阴阳家东君。
张良信步走在街头,对燕丹的邀约全然不加理会。
这一路上,拒绝权贵之后遭致报复之事屡见不鲜,然而最终无一不是张良安然无恙,而那些权贵家族反而元气大伤,更有甚者惨遭灭族。
燕丹深知此节,即便张良让他颜面尽失,也未曾起报复之念;相反,张良的拒绝反而让他心中稍安。
早在张良抵达蓟城之前,燕丹便已根据其行踪推演谋划,时至今日,一切仍在预计之中。
张良对此浑然不觉,在城中寻了间客栈暂住,屏退侍从后,便开始参悟近日剑法心得。
自离开道场以来,他的开山式已融合十八招,根基更为扎实;游历天下后,剑法精进神速,如今更已融合至二十一式。
“想必第二十二式也快成了。”张良心念微动,闭目凝神,潜心参悟剑道真谛。
突然,张良眉头一蹙,语带不悦:“既然来了,何必藏头露尾?”
“哼!”
一声娇蛮而冷傲的嗓音响起,房中骤然多出一道倩影,正是阴阳家东君。
“东君阁下,久违了。”张良微微一笑,见是她,怒意稍减。
“是许久不见,你倒是名扬天下,风头正劲。”东君语气仍不客气。
多年未见,她傲气未减,英气依旧,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娴静,周身贵气也愈发浓郁。
“东君此来,总不至于是特意来夸我的吧?”张良含笑,似从她话中听出一丝怨怼。
“我是来传话的。”东君傲然道。
“何等要事,竟劳你亲自跑这一趟?”张良轻笑着问。
“哼!你走哪,哪里就掀起腥风血雨,我不过是不希望你搅了我的事。”东君冷睨他一眼,续道:“有人想借你的手除去雁春君。我要你在事成之后,即刻离开燕国。”
“燕丹?”张良不屑。
“正是。”东君直言不讳。
“你特地来告诉我,莫非燕国苍龙七宿的秘密,落在燕丹身上?”张良笑问。
“你既知道,那最好。这是我阴阳家数百年大计,你伤云中君之事我们可以不计较,但若敢破坏我阴阳家大业,便是与我全派为敌!”东君语气凛然。
“你该去找燕丹,而不是来威胁我。”张良摇头。
“哼,燕丹不知诸子百家的深浅,自以为能算尽一切,实则愚不可及。他以为能算计你,却绝不可能不留痕迹。我不便劝他,但无论如何,你都必须留燕丹一命,否则北冥子也保不住你!”东君冷冷说道。
张良暗自思量,觉得燕丹与东君之间的关系似乎偏离常轨,眼前这位东君,全然不似要嫁与燕丹的样子,反倒对他颇为轻蔑。
“你替我杀了雁春君,我便不计较燕丹算计我的事。否则,即便不杀燕丹,我也必让燕国元气大伤。”张良语气平淡。
“我不便出手,否则那厮早已没命。”东君语气中带着一丝气急败坏。
张良细细打量东君,只觉她与从前相比,似乎少了些高不可攀的冷傲。
实际上,确实如此。东君本是阴阳家不世出的天才,明面上地位仅次于东皇太一,实力在年轻一辈中堪称翘楚。
可惜在新郑与张良一战,她败得毫无余地。若仅是如此,还不足以挫尽她的傲气。
然而随后张良接连出手,声名远播,转战四方,俨然有开宗立派、与诸子百家分庭抗礼之势。
若说当初败给张良,她尚不服气,还想日后雪耻,那么随着张良声名愈盛、战绩愈多,东君这份心思,也渐渐熄了。
如今亲眼见到张良,东君在他身上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压力,仿佛直面东皇太一一般。尽管现在的张良还远不及东皇太一那般令人敬畏,但也已经让她体会到几分属于宗师之上高手的威胁。
因此,这次再见张良,东君表面仍维持着高傲姿态,甚至出言威慑,实则内心已有几分虚怯。
取得燕国苍龙七宿的秘密是她的任务,本与张良无关。然而燕丹不知天高地厚,意图借张良与雁春君之争,除掉雁春君,或许还有更深一层的算计。燕丹自作聪明,以为能掌控全局,却不知张良最厌恶遭人算计,到头来很可能自取其祸,惹怒张良而招致杀身之灾。
若真如此,燕丹一死,东君便无法完成任务,苍龙七宿的秘密将缺失关键一环,这不仅对阴阳家的布局大为不利,对东君自身也是极大难题。但她既无法说服燕丹,也不愿在他面前暴露身份、引起警觉,只得前来劝说张良。
张良注视眼前的东君,略作思索,轻轻摇头道:“东君阁下,可曾想过你来找我,或许也在燕丹的算计之中?燕丹此人城府深沉,并非鲁莽之辈。若是一般权贵欲借我之手行事倒不奇怪,但燕丹要对付雁春君本非难事,何必冒险设计于我?这种得不偿失又风险极高的谋划,绝非智者所为。唯一能驱使他这么做的,只可能是他有万全把握不会引火烧身。而能让燕丹自认能在我手下保全性命的,我想不会是墨家,而是你,是阴阳家,对吗?”
张良含笑望着东君,嘴角带着一丝冷意,目光却如洞穿世事的智者,深邃得仿佛能看透万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