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灵异恐怖 > 刺杀狗皇帝后,我们灵魂互换了! > 第17章 郑爱卿

第17章 郑爱卿(1/2)

目录

宣政殿里,静得能听见金砖缝里钻过的风。

九重丹陛底下,文武百官分列两班,如同泥塑木雕,连呼吸都放得极轻。

空气里弥漫着沉水香和一种无形的威压。

慕朝歌藏在广袖里的手指微微蜷缩,指尖冰凉。

她努力回忆着原书里那些零碎的片段,目光在一张张或老成持重、或精明外露、或唯唯诺诺的脸上逡巡。

忽然,她的视线定格在文官队列靠前的一位官员身上。

那人约莫四十出头,身形清瘦,穿着三品绯色孔雀补服,腰束玉带。

面容端正,甚至称得上清癯,双颊微微凹陷,更显得颧骨有些高。

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,此刻低垂着,眼观鼻,鼻观心,一派恭谨臣服的模样,可那微蹙的眉头和紧抿的薄唇,却透着一股子近乎刻板的刚硬之气。

即便在这落针可闻的金殿上,他挺直的脊背也像一块宁折不弯的顽石。

就是他!

慕朝歌心头一跳,原书的描述瞬间清晰起来——大理寺卿,郑武当!

一个在朝堂上以刚正不阿闻名,甚至有些油盐不进的“阎王判官”。

而鲜为人知的是,这位冷面阎罗,正是搅得大殷民间沸沸扬扬,让无数闺阁女子捧心落泪,让说书先生口沫横飞,让“狗皇帝尉迟澈”恶名远扬的头号功臣——话本界顶流巨擘,“紫竹公子”!

想到紫竹公子那些风靡市井且题材五花八门的话本,慕朝歌藏在冕旒后的嘴角就忍不住抽搐。

才子佳人、江湖侠义、志怪传奇……无论故事怎么变,唯一不变的铁律就是:皇帝,必然是那个昏聩无能的头号大反派!

字里行间那含沙射影,指桑骂槐的劲儿,就差没把“尉迟澈”三个字直接印在反派脑门上了。

这郑武当,简直是靠着一杆笔,日夜不停地给尉迟澈泼脏水,泼得天下百姓提起皇帝,脑子里自动蹦出的就是“荒淫无道”四个大字。

此刻,这位郑大人,看似肃立,内心却如同滚沸的油锅。

昏君!无耻之尤!

郑武当的思绪在胸腔里无声咆哮。

弑君之女,不凌迟处死以儆效尤已是法外开恩,竟还敢堂而皇之纳入后宫,封为慕妃?简直滑天下之大稽!礼法何在?天家颜面何存?王朝之耻!

一个崭新的话本大纲几乎瞬间在他脑海里成型:

“新篇就写《深宫劫》!富商之女,貌若天仙,被微服出巡的昏君一眼看中,强抢入宫!女子抵死不从,昏君便以女子全家性命相胁!女子假意顺从,忍辱负重,暗中怀上龙嗣。待产期将近,设计一场大火,诈死脱身,隐姓埋名于乡野,生下太子,含辛茹苦抚养……

数年后,踪迹暴露,昏君震怒,派鹰犬抓回。女子为护幼子,委身暴君,受尽折辱……最终,昏君因强占人妻、夺人子嗣,倒行逆施,天怒人怨。边疆匈奴趁机大举入侵,铁蹄踏破山河,昏君仓皇逃窜,最终连同那被他强占的女子、那无辜的稚子,一家三口,齐齐毙命于匈奴弯刀之下!大好河山,沦为焦土,万民流离,哀鸿遍野……”

多么凄美!多么悲壮!多么解气!

郑武当几乎能想象到新书上市时,茶楼酒肆里那些捶胸顿足痛骂昏君,为女主和小太子掬一把同情泪的盛况。

这狗皇帝尉迟澈强纳慕妃的丑闻,简直是天赐的素材!

他定要让这昏君的恶名,随着新话本,传得更远,骂得更响!

等下了朝,回去立马就写!

就在郑武当沉浸在自己足以让尉迟澈遗臭万年的故事里,热血上头,恨不得立刻提笔疾书时,一个毫无情绪起伏的声音,如同惊雷般轰然砸落:

“郑爱卿。”

郑武当浑身猛地一僵!

仿佛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,他几乎是本能地收敛起所有外泄的情绪,换上那副万年不变的冷硬面具,躬身出列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