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章 长期投资(2/2)
他总不能说自己确实想要这个位置吧?
慕朝歌冷笑一声:“诸葛爱卿,慕凌在你眼皮子底下舞弊二十年,你身为礼部侍郎,难道就一点都没察觉?”
诸葛鸣冷汗唰地就下来了:“臣失察……”
“好一个失察!”慕朝歌一拍龙案,“既然知道自己失察,就该好好反省!礼部尚书一职,你还是别惦记了!”
这话如同当头一棒,把诸葛鸣彻底打蒙了。
他辛辛苦苦布局这么久,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!
晋王尉迟瑾站在一旁,脸色也很难看。
他精心策划这么久,就是为了把礼部抓在手里,谁知道最后便宜了姚庆临这个老东西!
可他现在什么都不能说。
姚庆临破获科举舞弊案是实打实的大功,他要是反对,岂不是显得自己包庇罪犯?
“陛下圣明!”晋王强忍着怒火,还得装出一副心悦诚服的样子,“姚大人清正廉明,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。”
他这一带头,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:
“陛下英明!”
“姚庆临出任礼部尚书,臣等心服口服!”
慕朝歌看着底下这群见风使舵的大臣,心里冷笑。
她就是要用姚庆临这块试金石,看看朝中还有多少人是真心为朝廷办事的。
“既然众爱卿都没有意见,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。”慕朝歌转向姚庆临,“姚爱卿,朕再给你一个任务。”
她拿起姚庆临呈上的名单:“这上面所有通过舞弊上位的官员,一律革职查办。情节严重的,赐死。”
满殿哗然!
赐死?这可是要血流成河啊!
姚庆临却毫不意外,朗声道:“臣遵旨!”
退朝后,慕朝歌独自坐在御书房里,回想这一个月来的种种事件。
每一步都在她的算计之中。晋王以为自己在下一盘大棋,殊不知他才是棋盘上的棋子。
“陛下,晋王求见。”太监在门外通报。
慕朝歌挑眉。
来得真快。
晋王尉迟瑾走进来,虽然强装镇定,但眼中的怒火藏都藏不住:“皇兄,臣弟有事禀报。”
“说吧。”慕朝歌慢条斯理地品着茶。
“儿臣觉得,姚庆临虽然有功,但恐怕难以胜任礼部尚书一职。”
看看,这就坐不住了。慕朝歌心里冷笑,面上却不动声色:“晋王多虑了。姚爱卿忠心可嘉。倒是你……”
她故意顿了顿:“朕听说,慕凌逃跑那晚,是你派人给他通风报信的?”
晋王脸色骤变:“父皇明鉴!绝无此事!”
“没有就好。”慕朝歌似笑非笑,“朕也就是随便问问。你退下吧。”
晋王灰溜溜地走了。
慕朝歌看着他的背影,轻轻摇头。
就这点道行,也敢跟她斗?
“陛下,该用膳了。”太监在身后轻声说。
慕朝歌转身,脸上又恢复了那副威严的表情:“传膳吧。”
……
慕凌的案子尘埃落定,朝堂上下一片肃杀。
那些靠着舞弊上位的官员被清理得七七八八,空出来的位置正好安插姚庆临举荐的寒门子弟。
这日,下朝后,姚庆临特意留下来禀报一事。
“陛下,慕凌的妾室袁氏有个妹妹,她儿子今年八岁,天资聪颖。臣想着,这孩子无辜,可否让微臣收养?”
“不可。”慕朝歌打断他,手指轻轻敲着龙案,“八岁的天才?正是读书的好年纪。让他进宫,入国子监。”
姚庆临愣住了:“陛下,这,是否太过恩宠?”
“恩宠?”慕朝歌笑了,“姚爱卿,你想想,一棵好苗子,好生栽培十几年,将来能长成栋梁之材。这笔买卖,划算得很。”
姚庆临听得云里雾里,这怎么还扯上买卖了?
慕朝歌心里算得门清:八年基础教育,三年实践锻炼,十一年后正好十九岁,正是能用的时候。这比直接赏赐金银划算多了,这可是长期投资!
“就这么定了。”慕朝歌一锤定音,“你去安排,务必让那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。银子从朕的私库里出。”
姚庆临感动得老泪纵横:“陛下圣明!微臣代那孩子谢过陛下!”
看着姚庆临退下的背影,慕朝歌满意地点点头。
人才储备要从小抓起,这个道理她比谁都懂。
不过。
“憋不住了!”刚才在朝堂上憋了半天的尿意,此刻汹涌而来。
慕朝歌也顾不得什么帝王威仪了,提着龙袍一路小跑冲向净房。
“哗——”
巨大的水声在净房里回荡。
尉迟澈忍不住扶额:
这女人,用朕的身体如厕,能不能稍微文雅一点?这动静,不知道的还以为黄河决堤了……
慕朝歌才不管这些,舒舒服地方便完,神清气爽地回到御书房。
铺开宣纸,提起笔,慕朝歌开始写着什么。只是这字……
尉迟澈看着“自己”的手写出来的歪歪扭扭的字,内心又在哀嚎:
朕的一手好字啊,被这女人写成鬼画符。这要是让御史看见,非得撞柱死谏不可。
慕朝歌才不在乎字好不好看。
想着想着,她习惯性地伸手去拔头发。谁知这一拔,疼得她“嘶”了一声。
“别拔朕的头发!”尉迟澈终于忍不住出声抗议。
慕朝歌这才反应过来,现在这头秀发是尉迟澈的。
她讪讪地放下手:“不好意思,忘了。”
你这女人!
尉迟澈气得想骂人,但转念一想,这一个月来,慕朝歌确实帮忙把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。
至少,这江山没败在她手里。
慕朝歌似乎猜到他在想什么,得意地挑眉:“怎么样,我这个临时皇帝当得还不错吧?”
尉迟澈冷哼一声:“勉强及格。不过你那个所谓的什么‘资本家思维’能不能收一收?朕的国库不是给你做风险投资的。”
“小气。”慕朝歌撇撇嘴,“我这叫长远布局。等那孩子学成归来,能给你创造的价值,比现在投入的多多了。”
说着说着,她又习惯性地想去拔头发,手伸到一半停住,转而拿起一块糕点塞进嘴里。
尉迟澈看着这一幕,莫名觉得有点好笑。
这一个月来,他已经习惯了。